第33卷第 期 喀什师范学院报 V01.33 N0.3 , 2012年5月 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Hege May 2012 内层蛋清中蛋白质变性过程的介电谱研究 冯永红 ,张武智 ,周兰兰 ,张 尚 ,赵 芳 ,鹿桂花 ,张晋鲁1,2 (1.伊犁师范学院新疆凝聚态相变与微结构实验室,新疆伊宁835000; 2.新疆教育学院科研处。乌鲁木齐830043) 摘 要:采用介电谱方法对内层蛋清中蛋白质的变性过程进行检测.研究表明,介电谱方法检测蛋白质变性过程 是可行的与有效的,而蛋白质的变性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 关键词:蛋白质变性;介电谱方法;蛋清 中图分类号:05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2X(2012)03—0035—02 0 引言 研究.这里所谓的内层蛋清是按照如下方法获得的:将鸡蛋 打开后,首先放入玻璃盘中心,蛋清中较稀部分会自然流向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 边缘处,然后再把盘中靠近盘中心的蛋清取出一部分,作为 物。蛋白质的结构决定了它的性质和功能,蛋白质是胶体物 本实验的待测样品。即为所指的内层蛋清.之所以取内层蛋 质,蛋白质在溶液中形成的颗粒直径大约为1~1O0 nm,属 清来作为实验样品,是因为内层蛋清较稠,蛋白质含量较 于胶体颗粒的范围。溶液是亲水胶体溶液.【l-lol 高,形成良好的胶体,有利于对蛋白质变性过程的研究. 在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的作用下.蛋白质的空间构象 本文对内层蛋清的研究是首先测量从3oo~350 K的升 将被破坏,但不包括肽链的断裂等一级结构变化,导致蛋白 温过程内层蛋清的复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然后再 质若干理化性质、生物学性质的改变。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 测量从350—300 K的降温过程内层蛋清的复介电常数随温 变性[4-131鸡蛋蛋清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清蛋白占整个鸡 度的变化情况:最后再对同一样品进行第二次的此温区的 蛋重量的45%一60%,存在于蛋白膜之内,是一种无色透明 升降温测量.通过上述过程试图分析温度对内层蛋清的复 的胶状物.当在高温、强酸或强碱的作用下,蛋清蛋白会发 介电常数的影响。以及内层蛋清变性过程在所对应的复介 生变性.蛋清在加热过程中。蛋清由无色透明的胶状物变为 电常数的变化特点. 白色不透明的胶状物,蛋白质分子发生了变性,这个过程对 介电谱测量时所用的主要仪器:Novocontrol公司生产 蛋清的介电性影响较大.介电谱方法.可以精确表征玻璃材 的Beta-ND宽频阻抗分析仪、东南大学四达仪器公司生产 料的动力学转变过程。而且对过冷液体的再结晶、晶态一液 的WT一108温控装置、东南大学四达仪器开发公司生产的 态相变、液态气化等过程也都能灵敏地探测到.[2-71因此,本 SDT-208型高精度温度测量仪. 文尝试利用介电谱方法来研究蛋白质的变性过程,以检验 这种方法对蛋白质变性测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2 结果与讨论 1 实验方案 图1所示的是f=l Hz时。同一样品从300 K升温至 350 K,先升温后降温的两次升降温过程的内层蛋清的复介 介电谱方法可以检测到样品的复介电常数 ’复介电 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从图1可以发现内层蛋清的介 常数8’的实部s 反映的是系统介电性能。虚部s 反映的是 电常数的实部8 与虚部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升温中都随 系统的耗散行为。而这种耗散与分子之间的微观相互作用 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第二次升温中介电常数的实部 与 以及与之相关结构变化、电荷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蛋白质 虚部 都大于第一次升温的值;两次降温过程中,介电常数 在随温度而产生的变性过程对应着其结构的改变,其导致 的实部s 与虚部 都略有下降但幅度不大,且第二次降温 的系统的介电性能与耗散行为的改变应在介电谱上有所反 中介电常数的实部 与虚部s”都大于第一次降温的值;同 映.p 时还可以看出第一次降温以及第二次升降温过程中介电常 下面我们对鸡蛋内层蛋清随温度变化的介电谱进行了 收稿时间:2012-03—26 .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60076),国家973项目(2012CB821500),新疆自治区高技术发展项目(200916126)和 新疆自治区科技厅自然基金(200821104,200821184)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冯永红(1981一),女,陕西宝鸡人,伊犁师范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凝聚态光学. ・36・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第33卷 数的实部8 与虚部8”都不重合。而是有一定的差值.这些现 象说明在升降温中,内层蛋清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这 一过程对应着蛋白质的变性过程. 望 e 墼 罨 暑 图1 I=I Hz时。同一样品从300K升温至aSOK. 先升温后降温的两次升降温过程的内层蛋清 的复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两次升温中实部和虚部随温度的变化曲线都存在一个 斜率改变的过程。斜率的变化正是由样品性质的变化引起 的,对应着内层蛋清中蛋白质的变性过程,可以看出蛋白质 变性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可以将变化前后的曲线的切 线交点的温度 定义为蛋白质变性的特征温度. 第一次降温和第二次升温过程的数据相比较,可以看 出在同一温度以下。两条曲线相差不大,而大于这一温度, 差值变大;而且在其后的第二次降温中介电常数的实部8 与虚部s”都保持较大的值.这说盟升降温中内层蛋清变性 过程发生在这一温度以上的温度区间内。同时说明内层蛋 清中的蛋白质在第一次升温至350 K时,并没有完全变性 或者变性过程没有完全进行;在第二次升温中蛋白质继续 发生变性.蛋白质的变性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并不能在 在某一温度点完成。而是发生在的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的. 3结 论 本文将介电谱方法用于内层蛋清中的蛋白质变性过程 的测量,样品从300 K升温至350 K.先升温后降温的两次 升降温过程的内层蛋清中的蛋白质在在第一次升温至350 K时,蛋白质的变性过程发生在的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是 一个渐变的过程,而且第一次升温中变性并不完全变性或 者变性过程没有完全进行,在第二次升温中蛋白质继续发 生变性. 本文的研究表明,介电谱方法能够对内层蛋清中蛋白 质的变性过程给予有效的检测。表明介电谱方法检测蛋白 质变性过程是可行的与有效的:同时还表明蛋白质的变性 过程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本文研究所得的数据与结论将为 蛋白质变性过程及其他过程的检测与进一步研究提供参 考. 参考文献 【1]卢雁,李向荣.蛋白质变性机理与变性时的热力学参数 研究进展【J].化学进展,2005,(9). [2]黄以能,张晋鲁,应学农,等.玻璃化转变机制的串模型 与液态低频力学谱研究【J】.物理学进展,2006,3(4). 【3]赵孔双.介电谱方法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3-38. [4]韩雪,孙冰.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应用【J].中国乳品 工业,2003.(3). [5】董素英.硫酸铜使鸡蛋清变性实验研究【J】.化学教育, 2009,(7). [6]董素英,马红勇,王笃年.对蛋白质变性中一些问题的 究叨.化学教育,2009,(8). 【71方竞.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机理、测定方法及防止措施 【J].福建水产,2001,(3). [8]曾名灞.几种主要淡水经济鱼类肌肉蛋白质冻结变性 机理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 [9】张艳,王圣开.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及抗冻剂的研究进 展【J].肉类研究,2008,(12). [】0]崔雁娜,戴志远,张志广,王宏海.几种抗冻剂对养殖 大黄鱼蛋白质冷冻变性抑制作用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 技,2009,(3). 【11】李敏,关志强,蒋小强.不同冻结装置对文蛤蛋白质冷 冻变性的影响及其改善的试验研究叨.食品研究与开 发,2009,(9). 【12】潘锦锋,沈彗星,宋永令,尤娟,罗永康.鱼蛋白冷冻变 性及其抗冻剂的研究综述【J】.肉类研究,2009,(6). 【13]董素英,马红勇,王笃年.对蛋白质变性中一些问题的 探究[J].化学教育,2009,(8). 【1 4]萨楚尔夫,罗辽复.蛋白质热变性现象的研究【J】.内蒙 古师范大学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