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品读名家笔下的桂花之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桂花素有“秋之花王”的美誉,被誉为“国色天香”。它的花朵绽放在深秋的香天,丰收的季节里馨香四溢,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灵感之源。让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名家们对桂花的描绘吧!
先修睿智的唐代文学家李白曾笔下:“锦城如昨朝,芳草胜曾宫。繁桂不待秋,芳华常满林。”这幅美丽的画面勾勒出桂花开放的场景,令人仿佛置身于一座美丽的古城里。
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赤壁赋》中也描绘了桂花的美:“独竖鳞行密,五十步环堵。”桂花的芳香仿佛构成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让人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元代文学家关汉卿在《雨巷》中写到:“萧萧梧叶送寒声,江南无个秋寺僧。秋窗雨气素,桂烛争红明。”把桂花和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幅别样的意境。
明代文学家杨慎的《临江仙·桂枝香》写道:“春风引上春晖阵,满目明媚胜蜂蜡。”桂花伴随着春风的拂面,散发出浓郁的芳香,如同一颗颗明亮的明珠。
近代作家林语堂在《十三夜春秋》中说道:“五月十五望月使人想起了桂花,天下无桂花人时一片春和秋,五月满长安二十里绿,一
第 1 页 共 2 页
点点黄。”这幅诗意的画面将桂花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呈现了深秋满城的美景。
桂花的美丽不仅仅在于花香四溢,更在于文人雅士们用才思和情感为之增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让我们沉浸在这些名家笔下的桂花世界中,感受古人对桂花的赞美之情,流连于文学的海洋中。
第 2 页 共 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