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北师大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 数位 … 千… 亿位 千… 亿 亿 亿 亿级 百亿位 百十亿位 十亿 万 万 万 1 数字表示 整数部分 万级 亿位 千万位 千百万位 百十万位 十万 千 百 十 一 万位 千位 个级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 … … … … … … … … 10000 1000 100 10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确实是十进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4.亿以内数的读数方法: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在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每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5.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6.比较数大小的方法:多位数比较大小,假如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位数少的那个数就小。假如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大。假如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7.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8.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依照题中要求,看到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假如这一位满5,则向前一位进一;假如不够5则舍去。而不管尾数的后几位是多少。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最后一定要写出单位名称。

第二单元《线与角》 一、线

1.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能够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射线有一个端点,只能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线段没有端点,不能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

2.过一点能够画许多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能够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4.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许多条,过线外一点作平行线,只能画一条。 5.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两条平行线之间的垂线段确实是他们的距离。

6.相交:假如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7.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互称为对方的垂线。

8.一条直线的垂线有许多条,过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只能画一条。

9.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最短,它的长度叫作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10.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线是另一条线的垂线,这时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

二、角

11.由一个顶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也能够看成是一条射线围绕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12.当角的两边旋转成一条直线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平角;当角的两边通过旋转重合时,这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13.角有一个尖尖的顶点两条直直的边,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张口越 大角就越大,张口越小角就越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14.小于90度的角是锐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15.认识度。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6.认识量角器。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7.量角器的使用方法。“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一看”确实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18.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依旧内刻度。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第三单元《乘法》

1.估算方法。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利用竖式运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注意,第二个因数的十位要乘三遍,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使用时机:当几个数相乘时,假如其中两个数相乘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能够改变乘法运算中的顺序。数字如;25和4、50和2、125和8、50和4、500和2等。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能够把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那个数相乘,在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数:(a+b)×c=a×c+b×c或(a-b)×c=a×c-b×c

补充:

1.时、分、日之间的单位互化。 1时=60分 1日=24时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2.了解两个因数越接近(即差越小),积越大,两个因数相等时,积是最大的;两个因数的差越大,积越小。

3.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样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差不多上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能够使运算简便。

第四单元《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

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连加运算中,当某些加数相加能够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口诀:连加运算认真看,考虑加数是关键。整十、整百与整千,结合起来更简单。交换定律记心间,交换位置和不变。结合定律应用广,加数凑整更简便。

减法的运算性质

1.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那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a-b-c=a-(b+c)

2.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那个数连续减去和里每个加数。 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应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在连乘运算中,当某两个乘数的积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运用乘法运算律可使运算简便。

运用分解的方法,将某个乘数拆分成几个数相乘的形式,使其中的乘数与其他乘数的乘积“凑整”。

乘除的规律:先乘后除等于先除后乘。

除法的运算性质:(1)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每次都能除尽)等于那个数除以这两个除数的积。

除法的运算性质:(2)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那个数连续除以积里每个乘数。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专门要注意“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能够先把它们与那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注意:1.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乘法关于减法的分配律是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2.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

1.数对的表示方法: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即依照直角坐标系,确定某一点的坐标(x,y)

2.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依照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将观测点与物体所在的位置连线;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最后得出结论在哪个方向上。新课 标 第一 网

(2)用直尺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 第六单元《除法》 1.除法运算:

<1>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用乘法进行验算。 <3>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4>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运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假如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试商

<1>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假如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2>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假如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假如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4.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路程、时刻和速度

<1>路程、时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刻 时刻=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刻

<2>讲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 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

1. 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2.正数:比0大的数字差不多上正数,有的时候我们在正数前面添上“+”号,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负数:比0小的数字差不多上负数,我们在负数前面提案上“—”号,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第八单元《可能性》 1.不确定性

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即不确定现象;有些事件则是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即确定现象。

2.摸球游戏

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一 认识更大的数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级……亿级 万级 个级

数位……千亿位 百亿位 十亿位 亿位 千万位 百万位 十万位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计数单位……千亿 百亿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个

<1>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确实是十进制关系。 <2>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亿以内数的读法:

①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

②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亿以内数的写法:

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二线与角 1、线的认识

直线:能够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读作: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能够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读作: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平移与平行: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如:AB∥CD。 3、相交与垂直

<1>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互相垂直:直线OA垂直于直线OB,直线OB垂直于直线OA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说明了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必须相交,相交还要成直角。

<3>会用数学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关系。如:OA⊥OB。 <4>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4、旋转与角

<1>角的概念。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2>认识平角、周角。

平角: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周角: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3>角的分类:

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

平角=180°=2个直角, 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

5、图形的变换

绕中心点旋转的方向:顺时针,即顺着钟表时针走的方向,从上往右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逆时针,和顺时针的方向相反,从上往左走,再往下,最后向上。

三 乘法

1、两三位数的乘法

<1>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十位数上的数字去乘三位数,乘得的积的末位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科得的积加起来。

<2>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2、认识并会使用运算器,利用运算器探究规律 四 运算律

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2、运算规律: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样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什么缘故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成效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刻,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只是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要紧缘故确实是腹中无物。专门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差不多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明白“是如此”,确实是讲不出“什么缘故”。全然缘故依旧无“米”下“锅”。因此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专门难写出像样的文章。因此,词汇贫乏、内容空泛、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那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存足够的“米”。乘法分配律:(a+b)×c=a×c+b×c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 或(a-b)×c=a×c-b×c

那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同时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因此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能够分为人一辈子、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究、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能够积存40多则材料。假如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减法的性质 a-b-c=a-(b+c)

五 方向与位置 1、描述行走路线

<1>以动身点为基准,先确定每次要到达的地点,再按“从某处动身向某个方向走多到达某处”如此的方式进行描述。

<2>认识方向: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依照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1)以某一点为观测中心,标出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用数对确定位置

<1>数对:两个有顺序的数组成的且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表示列数,再表示行数。

<3>依照数对能够确定物体的位置: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物体所在行数。如某个同学在(5,6)那个位置。他的实际位置是,班级中(从左往右数)第五组第六个座位。

六 除法 1、除法运算:

<1>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在哪一位上面;

<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用乘法进行验算。 <3>商不变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4>除数是整十数,商也是整十数的竖式运算方法。注意在商的末尾必须补0,它起到占位的作用。

2、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假如前两位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3、试商

<1>估商的时候,把除数变大了,商就可能变小;假如把除数变小了,商就可能变大。(或者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要调小。)

<2>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假如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假如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4、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商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5、路程、时刻和速度

<1>路程、时刻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刻 时刻=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刻

<2>将出意义并能比较速度的快慢。如:4千米|时 12千米/分 340米|秒 30万千米|秒 七 生活中的负数 1、温度

<1>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在温度前面写上“—”号,如“—2℃”“—12℃”通常读作零下2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

<2>能够正确地比较两个零下的温度的高低:0℃和零上的温度高于零下的温度;零下温度的数字越大表示温度越低。

2、正负数

<1>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一个量为正,与它相反意义的量就为负;

<2>正数:比0大的数字差不多上正数,正数是正数前面添上“+”号或省略不写,读作正几或几,如+5、+20等等,读作:正5、正20。

<2>负数:比0小的数字差不多上负数,负数是在负数前添上“—”号,读作负几,如—2、—10等等,读作:负2、负10。

<3>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八可能性 1、不确定性

在生活中,有些事件的发生是可能的,即不确定现象;有些事件则是一定发生或不可能发生的,即确定现象。

2、摸球游戏

可能性的大小:可能发生的事件,可能性有大有小。在总数中所占数量越多,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占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