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批改记录浅谈
作者:张孝慧
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4年第4期
陕西省商南县青山镇中心小学 张孝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经常会发现学生作业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若能及时纠正这些问题,势必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教学工作的成效。因此,教师在每次作业批改后,把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一个简单的归纳、反思、小结,形成批改记录,及时调整教与学就显得很有必要。
做好批改记录,主要是摘录错误的地方,有时也可针对其错误的解法写点体会。如何做好批改记录,下面谈一谈我们的做法。
1.把题目和整个错误解法都原本地抄下来。有些题目,要分几步运算,一些学生有好几步都错了,而且有不少学生错得相同,说明这样的错误带有普遍性。这就要把原来的题目和学生整个错误解法都抄下来。
2.摘录该题某个错误的地方。有些题目,虽然错误的地方不止一处,但某处的错误错的人较多,这就可以把较多人会弄错的地方摘录下来。
3.只写简单的评价。有时,不摘录具体的错误地方,而是写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五
年级学生学习了“数的整除”这一单元后,进行单元测验,错误较多的地方,往往在要题方面。因此,作批改记录时,可写:“数的整除”这一单元考试,概念不过关。
4.一题多解中,有新意的,也要摘录下来。不少题目,有多种解法,而有某种解法,有新意,甚至连老师都不曾考虑到。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的同学,并抄在黑板上,让同学们学习。另外,大多数同学用哪种解法,也要记一记,说明那种解法容易被学生理解。在以后的教学中,也宜用这种解法。往往是:最简单的解法,却不是最容易的被学生接受的。
5.写清楚学生的名字。写清楚谁这样做,主要目的是把作业或试卷发给学生后,老师在课堂上讲评时,可指出名字,加深他对“这题”的印象。我感到这样做,多数情况,比不指名要好些。这样,也便于因材施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