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书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
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2.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就是指语文教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立志献身于语文教育工作的精
神追求。
3.教学原则:是为了保证教学目的的实现,根据教学规律确定的指导教学活动的基本原理、法
则。
4.愉快教学法:就是在整个读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控制各种影响因素,如师生关系、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过程等,使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进行学习。
二、填空(10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本质;规律2.作业练习法;观摩评教法;教育实习法 3.语文训练;智力发展;情思审美教育
4.合理取舍;厚积薄发;熟读课文;作者情思;例;类 三、简答(30分)错一处扣2分,扣完为止 1.(1)教书育人,贯彻执行教育方针;(2)依据大纲,进行语文教学活动 (3)不断创新,推进语文教学改革;(4)培养情操,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1)从实际出发,多就少改;(2)恰当表扬,慎重批评 (3)顾及全面,突出重点 3.(1)抓住线索,理清结构;(2)突出揭示作者的思路 (3)突出意境教学;(4)语言分析和读写训练 4.(1)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形成浓厚的阅读兴趣;(4)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5.(1)确定目标,教学有旨;(2)熟悉学生,目中有人;(3)钻研教材,胸中有书;(4)制
定策略,教学有方;(5)编写教案,教学有谱
四、论述(20分)各10分,文面各1分,每点3分。
1.(1)品德素质;(2)才智素质;(3)身体素质 2.(1)在备课过程中贯彻;(2)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贯彻 (3)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
五、评点王立志课堂教学实录《就是那一只蟋蟀》(20分)文面2分,每点3分
(1)教态(2)语言(3)板书(4)知识(5)教法(6)效果
1
语文教学论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语文教师的职业品格:就是指语文教师在职业道德方面所具有的个人的思想品质。 2.应需性语文能力自练:是指利用生活中听说读写机会进行语文能力自练。
3.语感:是一种语文修养,是在长期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
彩的,比较直接地迅速感知语言文字的能力。
4.以线引珠法:即有的语段在内容上具有照应、承启、释疑等作用,则可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
直接从讲析这个语段入手,通过精心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导引、点拨,带起全文的学习。
二、填空(10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实践性;2.喻深以浅;喻难以易;3.《新注国语教学法》;4.爱;美;兴趣; 5.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6.朗读;朗诵;背诵 三、简答(30分)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纳》(试验修订版)规定“高中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2.(1)要增强教学方法的双边性。(2)要增强双部性。(3)增强双型性 3.(1)文道统一的原则;(2)读写听说互相促进的原则;(3)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相辅相成
的原则;(4)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原则;(5)先放后收的原则;(6)勤思多练的原则;(7)兴趣性原则(答5、6、7也算对。) 4.(1)听读式;(2)听写式;(3)听讲式;(4)听说式;(5)听唱式 5.(1)指导学生自读、自思、自讲(2)指导学生诵读;(3)古今比较法;(4)串讲分析法;
(5)圈点评注法;(6)授之以法,导之自学;(7)指导学生写感想 四、论述(20分)
1.(1)用语文课堂教学指导语文课外学习。(2)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课文有关的文章。(3)指导学生课外学习精短名篇。 2.(1)阐明意义,反复教育。(2)点滴积累,持之以恒;(3)严字当头,因材施教。(4)示范点拨,表扬激励 五、探究(20分)
评点宋涛同学的教学实录《陋室铭》。文面2分,每点3分 (1)教态(2)语言(3)板书(4)知识(5)教法(6)效果
2
语文教学论试卷(C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语文教师的职业情感:就是指语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和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无限热爱的真诚感
情。
2.专门性语文能力训练:是指按学校教学计划、以语文教材为凭借的、有领导、有系统的课内
进行的语文能力训练。
3.语文教材:广义的语文教材,是指学校师生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所使用的语
文方面的教学材料。狭义的语文教材指教科书。
4.问答法:指老师的设疑、学生的质疑问难、教师引导学生解疑辨难的方法。 二、填空(10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1.感知;理解;鉴赏评价;2.精心细读;圈点勾画;资料;3.读文教学;作文教学;4.《初中文学教学大纲(草案)》;5.听读式;听讲式;听唱式; 三、简答(30分)
1.(1)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2)从小说特点出发,进行小说教学 2.(1)综合讲评(2)专题讲评(3)佳作讲评(4)对比讲评
3.(1)大纲是认识教学的指导(2)大纲是编选教材的根据(3)大纲是实施教学的指南(4)大纲是考核评估教学的标准 4.(1)直观性。(2)审美性。(3)联系性。(4)灵活性。(5)应用性。 5.《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规定“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提高阅读、写作和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四、论述(20分)
1.(1)听、说、读、写必须全面训练,不可偏废。(2)在听和读训练的基础上,安排说和写的训练。(3)利用读和写的训练促进听和说的训练。(4)听和读活动的核心是“理解”,理解是大脑内部活动,其效果不能直接表现出来,需要借助说、写的形式反馈。 2.(1)重视作者的全面修养,从根本上增强写作主体对于客体的理解、把握能力。 (2)多读,多写,多改,“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3)重视写作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以理论指导写作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五、探究(20分)
评点教学实录《吾家有女初长成》。文面2分,每点3分
(1)教态(2)语言(3)板书(4)知识(5)教法(6)效果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