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铁道建筑 2007年第2期 Railway Engineering 73 文章编号:1003.1995(2007)02.0073.02 大埋深建筑物底板抗剪能力在抗浮桩设计中的应用 宋绿毅 (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摘要:建筑物基础埋深逐渐增大,导致建筑物抗浮问题越来越突出,现有规范对抗浮桩设计没有统一规 定。文章从挖掘大埋深建筑物底板的抗剪承载能力出发,通过力学分析试图尽量减少抗浮桩造价。 关键词:抗浮桩设计 底板抗剪能力 中图分类号:TU222文献标识码:B 随着建筑物埋深的增大,抗浮桩设计越来越常见。 高度94.8 m的商务公寓。 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规范,设计中对结构的抵抗浮力的 本工程地上建筑及外围均设有3层地下室,埋深 算法较为混乱,使得由于受力分析不清楚造成的工程 约为16 m。基础采用平筏板基础,各底板的厚度分别 造价的浪费事例层出不穷。本文拟从工程实例出发, 为:A栋2 200 mm,B栋1 400 mm,C栋1 600 mm,D栋 探讨、挖掘大埋深建筑物底板抗剪能力,从力学分析的 1 600 mm,地下车库600 mm。.由于埋深达15 m,地下 角度出发,减少抗浮桩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车库需进行抗浮设计。 1工程概况 2建筑物整体抗浮能力验算 某特大型综合性项目,为主楼、地下室连体结构, 由现有资料,设计抗浮水位为33.8 m,而基础底 占地3.67公顷。其标志性的中心主楼为一座33层、 板埋深为21.2 m,地下水对地下车库的浮力为 高度129.9 m的超高层办公楼,主楼以南分列有一栋 126 kN/IIl2。三层地下车库每层自重荷载约为10 kN/m2, 23层、高度为79.8 m的酒店式服务公寓,两栋28层、 地下车底板厚度为600 mm,底板自重为25×0.6= 4基坑变形观测 小、工期快、施工方便的特点。 2)将双排桩简化为门式刚架结构,计算其内力与 基坑侧壁的变形观测是支护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 嵌固深度,支护结构的稳定性验算表明该简化模型简 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施工中对基坑边壁变形的观 便可行。 测,可及时掌握边壁的稳定状态、安全程度和支护效 3)由于目前对双排桩的受力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 果,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信息,以便随时修改支护参数和 研究,对双排桩的土压力传递模式和计算方法还有不 施工方案。同时,测量控制还可以作为检验和评价边 同的看法和观点,所以现场的测试和测量工作显得十 壁最终稳定性的依据。本次基坑变形观测在桩顶梁上 分重要。 布置4个变形观测点,在基坑开挖阶段持续进行跟踪 参 考 文 献 测量。观测结果,最大位移为115 mm,基坑外地表无 [1]杨顺安,冯晓腊,张聪辰.软土理论与工程[M].北京:地 裂缝,紧邻的宾馆与机关浴池运转正常,墙体没有出现 质出版社,2000.1-2. 裂缝。 [2]Kenneth W Carigll M ASCE.Prediction of consolida7tion of very 从基坑变形结果来看,双排桩支护结构稳定,桩顶 soft soil.Joural of Geotechnique[J].1984,110(6):113—115. 位移小,证明这种结构是稳定的,设计方案是合理的。 [3]J E Bowles.Foundation AnMysis and Design(3th ed)[M].Mc Graw—Hill Book Company.1982.516—544. 5 结语 [4]葛建国,宋连海,孙骄,赖欢欢.双排悬臂支护桩受力机理分 1)本工程采用双排悬臂桩支护形式,既保证了邻 析[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19(2):98—100. 近建筑物的安全,又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实 修回日期:2006—10—06 践证明,双排支护桩在基坑支护中具有位移小、弯矩 (责任审编 王天威)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74 铁道 建筑 February,2007 ×3.14×0.6×l1.6=1 626 kN 15 kN/m ,即地下车库和底板累计自重为45 kN/m ,远 小于上浮力。因此,需对纯地下车库进行抗浮处理,抗 浮力 为81 kN/m 。 2)单桩承载力设计值 N=U /1.67=975 kN 3底板抗剪能力在设计中的应用 由于塔楼的自重远大于上浮力,塔楼底板周边对 地下车库底板产生向下的剪力,在塔楼周边一定范围 3)理论总桩数 =691 638/975=709根 采用正方形网格布桩,间距为2.8 in×2.8 in。 内不需抗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6抗浮桩桩身结构设计 GB50007--2002中平板式筏板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v s≤0.1§ tb hB 式中 ——筏板单位宽度剪力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C20混凝土 为1.1 MPa; ——筏板截面高度影响系数,高度<800 m ,取为1.0; b ——筏板计算截面单位宽度; ^ ——截面有效高度。 在本工程中,地下车库底板厚度为0.6 m,得单位 长度抗剪力值为: =0.7×1×1.1×1×0.6=462 kN l, 由此得塔楼抗浮影响范围为 :462/81=5.7 in,折减 浮 后取塔楼抗浮影响范围为4 in,亦即在塔楼4 in外的区 域布抗浮桩。 4建筑物浮力荷载设计值计算 1)浮力荷载 Ⅳ总=6 210×81=503 010 kN 2)总设计荷载(总标准荷载×荷载分项系数X建 筑物重要系数) Ⅳ设=Ⅳ总×1.25×1.1=691 638.75 kN 5抗浮桩单桩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1)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2iq M z 式中 ——为破坏表面周长; ‰——为桩侧表面第i层土的极限侧摩阻力 标准值; ——为抗拔系数,长径比大于20时,粘性土 抗拔参数取0.75,砂土取0.6; z ——为第i层土体中桩长。 抗拔设计桩径为600 mm,有效桩长为17 in,桩混 凝土强度等级为C25,则极限抗拔力为: Uk:0.75×110×3.14×0.6×5.4+0.6×60 钢筋承受拉力,当轴心受拉构件破坏时,在裂缝截 面处混凝土已退出工作,全部拉力由钢筋承担,即: ≤{ A s 所以,需配置的钢筋截面积A 为975×1 000/310 =3 145 aim2。选用Ⅱ级热轧钢筋,直径取20 mm,则主 筋数量为10根,即A =3 140 rIlrIl2。 按规范要求通长配筋,并保证主筋锚人承台40 d (即800 iilm)。纵向主筋应沿桩身周边均匀布置,保护 层厚度为50 mm。由于预留1 in桩头,所以实际桩长 为18 in,有效桩长为17 in。 箍筋采用 6@200 mm,并采用螺旋式缠绕。在桩 顶3~5 D(即3 in)范围内箍筋适当加密,间距为100 mm。钢筋笼每隔1.5 in设一道 14的加强筋,此时桩 基材料的受拉承载力为: N≤feA e+f A s 即1.1×975<1.3×0.25×3.14×500 +310× 3 140×10。(kN) 1 072.5 kN<255.13+973.4=1 288.53 kN 单桩抗拔承载力远小于钢筋混凝土桩抗拉承载 力,保证了抗浮桩不会出现裂缝。 7单位面积抗浮力验算 单位面积浮力荷载: 81×1.25×1.1:111.4 kN/m 抗浮桩布桩间距为2.8 in×2.8 in,则单位面积抗 浮荷载为975/(2.8×2.8)=125 kN/m 。 所以,单位面积抗浮力满足要求。 8 小结 通过对底板抗剪能力的挖掘,抗浮桩数量减少约 10%,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可 见上述计算方法是目前设计抗浮桩方法中较为合理的 模式。 收稿日期:2006一lO一08 (责任审编孟庆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