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背景下课题的提出
初中时期的学生正处于心理与生理的过渡期,他们生理逐渐发育,身心也开始向成熟发展。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由于单纯而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因而形成叛逆、倔强的心理特征。加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是若珍宝,因此在生活中一旦不顺,就会体现出叛逆霸道的性格,这种性格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只会让学生身心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改革过程中,强调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进而让他们身心得到统一发展,为他们成长之路打下夯实的基础。《中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班主任任务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 在传统的管理中,老师认为班主任要给学生树立的形象需要是高高在上的,因而一直板着面孔对学生。虽然在管理中树立了老师的威严,但是也疏远了师生的距离,使管理工作质量下降。我认为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这就需要我们以平和亲近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情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选择正确的方向。
2. 我在担任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与反思 2.1尊重人格,保护自尊心
有人说:“要给人以阳光,你心中必须拥有太阳。”由于初中生自尊心较强,如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一味地严格呵斥,只会让学生有了抵触心理,这对于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我们在与学生交朋友的过程中,首先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这是信任与赏识学生的前提。尤其对于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卑与恐惧的心理,我在平时考试中分数不会在课堂中公布,这对于他们的自尊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冲动引起纠纷,但我依然会以朋友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比如我们班几个男生因为打篮球身体冲撞而有了纠纷,甚至大打出手,我知道后并没有训斥他们,而是了解前因后果后跟他们说作为男子汉就该大气一些,本身体育运动就容易引起身体碰撞。如果因为一点摩擦就大打出手,那毫无男子汉气概。学生们对于我的耐心说理都觉得自己错了,在我的面前握手言和。
2.2借助“网络日志”进行班级管理
班级网络日志是博客的种类之一,能够让师生与家长在网络平台上进行交流。卢梭曾经说过:“不要对你的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应该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 在初中管理中借助班级网络日志,有助于培养学生管理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一般传统的观点是教师对班级进行管理,班干部协助班主任的部分工作,这就让大部分学生与班级日常工作相脱节,而每个学生都是班集体的一员,教师应当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展现自我的方向。在另一方面,我发现现在的家长都比较忙,很难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一般只有每学期期末才能见到家长面,这样的话,在和家长交流与配合方面就存在很大难度。每学期,我都会接到部分家长的电话,询问学校和学生的情况,通过沟通交流,我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家长由于工作繁忙,都无暇顾及孩子,因此我在国内一家大网站中建立了班级网络日志。建立日志之后,许多学生在博客上留言,提出一些针对班集体管理与建设方面的意见与建议,让学生们增加班级凝聚力。有时候,学生会在博客上讨论一些话题,比如社会的一些现象或者班级的某些事件,让班级成员有着很好的沟通,班级荣誉感进一步增强。
在另一方面,网络日志也是实现家校沟通的方便载体。我会鼓励家长经常浏览我的博客,我会将学生最近表现及时地更新在日志中。比如班上有个孩子很活泼,经常捣乱,我发现叫了几次家长之后,他对我有了抵触情绪,更加难以管理。我在日志中将他一些平时的动态与对家长建议性的教育模式通过留言板进行沟通,通过共同教育使得孩子逐渐变得听话。我会定期在博客上表扬进步较大的学生,既是对学生的鼓励,也可以让家长有的放矢教育孩子,确保家校共同努力以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2.3信任学生,多鼓励少批评
大部分班主任在平时管理中爱摆出老师的架子,认为“严师出高徒”,这样只会让学生感到老师过于严厉,而失去平等沟通的机会。我认为班主任应当放下教师的姿态,全权信任学生, 要将自己的信赖表现给他们。比如可以在平时教学中给他们一些任务让学生完成,当学生能够完成很好时要及时鼓励,这样才会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信任,因而更加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比如我们班有个女生在课上经常和别的学生说话,甚至声音很大,严重影响课堂纪律。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她做了纪律督察员,专门记录在课堂中说话的人名,她得到任务后很认真地在每堂课上记录,而这对于她自己也有了约束力,逐渐改掉了爱说话的习惯。
3 结语
班主任有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称,在中学阶段,班主任的管理可以说是树立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过程。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传统的教育方式已经难以与当前素质教育相协调,因此我们应当转变传统教育理念,放下“严师”的姿态,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与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引导学生的品格走向,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人生十字路口中顺畅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李振峰;王在勇;王瑜;也谈班主任的专业化[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14期.
[2]王玲;中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及学校管理促进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