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选】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试卷—文言文基础训练(九)全国通用

【精选】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2020年小升初试卷—文言文基础训练(九)全国通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小升初常见文言文基础训练(九)全国通用

(一)狐假虎威

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③国天帝之命④也。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⑥乎?”虎以为然⑦,故遂⑧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⑨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战国策》 【注释】

①求:寻找,寻求。 ②长(zhǎng):通“掌”,掌管。 ③逆:违反。 ④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正确,对的。 ⑧递:于是,就。 ⑨畏:害怕。

【阅读训练】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两项是( )。 A.是逆天帝之命也(表示判断的动词) .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逃跑) .C.子以我为不信(认为) .D.兽见之皆走(都) .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子无敢食我也 子曰:温故而知新 ...B. 虎求百兽而食之 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 ..C.子以我为不信 何不以锯中截而人 ..

D. 虎求百兽而食之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2)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4.你是如何评价文中的那只狐狸的?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螳螂捕蝉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①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

,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③④

此三者皆务⑤欲得其前利,而不顾⑥其后之有患⑦也。

——选自《说苑·正谏》 【注释】

①居:停留,居住。

②委身曲附:缩着身子,屈着前肢。 ③傍:通“旁”,旁边。 ④延:伸长。 ⑤务:一定,必须。 ⑥顾:考虑。 ⑦患:灾祸。

【阅读训练】

1.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A.黄雀 B.螳螂 C.蝉 D.树 (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 ) .(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 ( ) ..(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

(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先摘录句子,然后用现代汉语翻译。

摘录: 翻译: 3.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可多选)

A.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 B.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 C.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没有好下场。 D.居安不能忘危,见利不能忘害。

(三)东施效颦

西施①病心而颦其里②,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③,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④;贫人见之,挈⑤妻子⑥而去之走⑦。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⑧。

——选自《庄子》 【注释】

①西施:春秋时代越国的美女。 ②顰(pín): 皱眉。里:乡里。

③美之:意动用法,即“以之为美”,认为这样很美。 ④坚:紧紧地。 ⑤挈(qiè): 带领。 ⑥妻子:妻子和儿女。 ⑦去:离开。走:跑。 ⑧之所以美:为什么美。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 美: (2)坚闭门而不出 坚: ..(3)挈妻子而去之走 妻子: 走: ...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和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其里之富人见之。 .

A.其里之丑人 B.见而美之 C.贫人见之 D.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2)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狐假虎威

1.A、C 2.B

3.(1)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它们,它抓到一只狐狸。(2)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4.狡猾、善变、奸诈。借着权威和势力欺压别人作威作福。

(二)螳螂捕蝉

1.(1)D (2)C (3)B (4)A

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它们三个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身后有隐伏的祸患。 3.A、B、D

(三)东施效颦

1.(1)美:认为……很美。(2)坚:紧紧地。(3)妻子:妻子和儿女。走:跑。 2.C

3.(1)村中一个长得丑的人看见了西施觉得她很漂亮,回家后也捂着自己的心口皱眉走在村子中

(2)东施知道皱着眉头会很美,却不知道皱眉头为什么会美。 4.不能盲目地去模仿,不然就会适得其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