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透过“美女”现象看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

来源:爱go旅游网
透过“美女"现象看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 杨赛良[ ([1]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益阳413049; 【2】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0)20—058—02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国大地,社交称谓语也悄悄 地进行了一次改革。网络、街道、学校、超市,“美女”的称谓充 斥着我们的耳朵。“美女”一词很早就存在,专指美貌的年轻 女子。传统用法多是按偏正式复合词理解的,所以真正称得 上“美女”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而今流行的“美女”称谓则成了 地地道道的复合式偏义词,偏重“女”而非“美”,从词义的角度 上来说,是把词义无限地扩大了,人们已经把“美女”等同于 “女人”了。媒体的无限发达、时尚潮流的疯狂席卷使得“美女” 迅速走进其他各个领域,在口语交际中更是迅速走红。面对 愈来愈汹涌的“美女”风暴,我们不禁要问这种称谓语的泛化 是否具有其合理性。我们将通过探讨“美女”现象,从而引发 对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有关问题的思考。 员看了看他说:‘进去是不行,几楼的,我帮你去叫一下。”’ 我们通过前后两个称谓的不同而女管理人员截然不同 的两种反应可以发现,女性对“美女”这一称谓的接受程度, 也可以从侧面了解“美女”称渭广泛被人们接受的原因。 3)在一些称谓语缺失的环境下,用“美女”来称呼,能调 节人际关系。像在车上,我们称呼女售票员,作为现在的年 轻人,如果称呼售票员显得很生硬,如果叫“打票的”又显得 很没有素养,叫“同志”又过时了,叫“小姐”更是不行,那么 我们怎么称呼她们,才能既引起了她们的注意,又获得了她 们的好感呢?这时候“美女”这一称呼的出现就帮了我们的 大忙。还有像在食堂、超市等场合,“美女”帮我们建立起了 良好交际的桥梁。 2“美女”称谓存在的原因 根据“存在即合理”的思想,我们可以认为“美女”这一 称谓是合理的,并且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我在学生当中 发放了100分调查问卷,回收9I份,他们对常见的一些工 作人员的称呼统计如表所示: 同志 女售票员 1 美女 70 喂、哎 l】 师傅 3 其他 6 1“美女”称谓在社会交际中的功能 在社会交际中,说话人总是在一定的动机的驱使下,产 生与别人交流的意向。这个动机一般来说包括三种:礼貌动 机、交流动机、求助动机。但是无论出于哪种动机,说话者都 面临着选择何种称谓语来打开局面,实现交流目的的问题。 “美女”的运用,特别是对交际中的年轻女性来说,是一个比 较好的称谓,正是由于这点,人们的言语交际才得以顺利进 行,并取得适当的效果。 1)在不知道对方姓名、年龄、职业、身份的前提下,如果 用“哎”、“喂”等用语显得缺少素质,而且极有可能不能实现 交流的目的,而用“美女”称呼首先赢得对方的好感,才有可 能进行交流。例如: “美女,到图书城走哪条路?” “美女,喜欢的衣服可以试穿。” 2)在人人充满自信的年代,在欣赏角度各异的时代,没 有人不希望自己年轻、漂亮,因此有的时候,你用你认为礼 貌的称呼去称呼别人,却不一定能达到你的目的。你称呼一 个人,如果你把她称呼得老了、超过了她的实际年龄,你可 能会接到一记白眼;但是你如果把一个40岁的人称呼为30 岁甚至20岁,你得到的绝对是笑脸。“美女”这一称谓,恰 好满足了人们内心的虚荣。例如: “一食堂女==f==作人员 饭店女服务员 2 O 47 67 23 9 15 O 4 l5 从调查的结果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已经接受了“美女”这 称谓,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能合理地存在呢? 我们可以从称谓语的演变中来看看。从宋代开始,人们 开始称呼女性为小姐,指社会地位低微的女性。“小”在古代 含有轻视、低贱的贬义。宋代以后“小姐”开始逐渐与出身门 第联系在一起,用来指富贵人家的女儿。从元代开始,历明 清至民国,“小姐”一词多指富家未嫁少女,有尊称之义。民 国时依旧沿用,建国后,人们认为“小姐”意味着“娇生惯养, 好逸恶劳”,是“寄生虫”的代名词,成为包含贬义的称呼。改 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对政治色彩的日趋淡化,以及在社交场 合中人们越来越崇尚礼貌,“小姐”这一既顺口又文雅的称 呼又迅速成为社会交际的领衔称呼语。它的词义更加扩大 了,不仅指未结婚的,也包括已结婚的女性。但是随着改革 开放,国外的一些思想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各种吧 台、舞厅、夜总会应运而生,色情从业人员也开始出现,人们 开始把从事色情服务的人员称为“小姐”。至此“小姐”这一 一帅哥抱着一束鲜花,在女生宿舍门口徘徊,终于鼓 起勇气走进了传达室,对着传达室的人员说:‘阿姨,我手机 没有电了,你让我进去一下,马上下来。’一30多的女管理 人员头也没有抬地说道:‘不行,女生宿舍,男生止步。’帅哥 走了出来,过了三分钟,又走了进来:‘美女。’闻言女管理人 员抬起了头。‘美女,你让我进去一下,我女朋友生日,手机 没有电了,我把花送给她马上就出来,就一分钟。’女管理人 称呼又成为了一个充满侮辱意味的贬义词。那么用什么称 谓语来称呼这些年轻的女性呢? 从民国开始,取“志同道合”之意,来称呼“同志”,在革 命的年代,这一称呼被广泛地使用。现在在正规的场合,依 然在沿用。但是在平时的社会交际中,它显得太正规,使用 的人逐渐减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同性恋”的被认同,使 得“同志”又成为了“同性恋”的又一称呼,在社交中,“同志” 逐渐淡出了人们的使用范围。 (下转第63页) 58 竹敏毛 ‘ 意,去描绘他的内心世界。 现实生活的这些原生态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在寒冷文化 一费拉哈迪将主观情节表现下的他者镜头注人片中,忠 实地客观叙述场景并辅以主观加入的字幕来推动情节的发 展。比如,用长镜头来描述猎海豹时的全景,用阴冷的画面 描述暴雪肆虐、动物萎缩成一团的场景,由此而透露出的导 演主观意图,以及纳努克在教儿子射箭时出现的“要做一个 像父亲那样优秀的猎手”等随处可见的字幕,都引领观众一 起思考。在拍摄过程中,费拉哈迪坚持将每一段拍成的胶片 给被拍摄者看,听取他们的建议,使得纳努克等人成了真正 成不变的持续下,纳努克他们生存的自然环境尤为艰苦, 他们的生命在暴风雪下岌岌可危。但从镜头下处处可见的他 们朴拙的笑容中,从他们真诚地共享猎获的事物中,从他们 对危险镜头的要求无所畏惧、积极配合以及他们对外来“文 明人”的信赖中,可知他们是安于天命、和平大方、乐观友善 的人。他们利用冰雪来造屋,他们在天的庇护下安睡……他 们的敌人只是凶恶的大自然,相反,他们也只能得到大自然 的庇护和给予。人与自然在矛盾的同时更多的是和谐,人和 意义上的参与者,有助干更加真实地表现当地的文化。在真 实的前提下,费拉哈迪积极介入纳努克的生活,让真实的生 活场景和他的主观情感完美地结合。他关注爱斯基摩人的 情感和命运,尊重他们的文化传统,反映了费拉哈迪对“他 者”文化的认同。他本着对原始人群的人文关怀和互信共享 的原则,与作为“他者”的纳努克建立了信任和友谊;他本着 平等、冷静的眼光对作为“他者”的爱斯基摩文化进行非功 利的探索,这些都反映了人类学的研究目标。 费拉哈迪还触及了人类学所关注的话题:人与自然的 和谐与矛盾。镜头传达了他对这个世界的“人”的无限热爱, 从他的片中丝毫看不出现代文明侵入的影子,一个从发达 的工业国家走出的导演放弃了他引以为豪的“文明”而崇尚 自然、和天共生共息,合二为一。他们不会希望去征服自然, 而是运用超强的适应能力去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否可以 反映出他们天人合一的信仰呢? 3结语 费拉哈迪导演的 E方的纳努克》记录了我们完全陌生 的人类生活。在影片中,纳努克和他的伙伴们在与大自然的 搏斗中所体现出的顽强意志,表现出了人性的壮美和尊严。 反观现代社会中,也许很难体会到这种壮美和尊严。从纳努 克的身上,我们终于意识到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在恶劣 的环境中,骄傲地活着。强大的人类也许正是从这样的“原 始”中走向文明的,这种现代文明圈之外的原始文化模式, 成为现代文明的文化参照和反思,原始文化在现代文化面 前重新定义,注入了新的内涵。费拉哈迪不仅仅把我们带到 “原始自然”,毫无偏见地赞美现代文明未入侵的自然美和 人性美,他所触及到的不仅仅是表层,而是人类的灵魂。 费拉哈迪始终追求一种人的生存价值,引领人们通过 理性的比照反观自己和他人的生存状态,来理解人类自身 的状态。他所描写的纳努克和现代文明毫无关系,而这种边 缘的人物和现代文明有着强烈的冲突,这就使得这些远方 的人们具有神秘的色彩。通过费拉哈迪的镜头,我们看到了 (上接第58页) 了边缘地带,还引领我们思考原始和文明的关系,是为现代 的文明骄傲?为真正的人性震撼?还是为人类文明的倒退而 悲哀? 这些也许正是费拉哈迪的现实主义价值的巨大体现。 编辑杨呈样 “师傅”这一称呼原指有某种技术的人员,如“裁缝师 傅、打米师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称呼在某些领域 就显得太落后而被淘汰了。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被称为“小姐”、“同志”、“师傅”的 这群人,我们怎么称呼她们呢?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中华民族和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 笑,它让我们陷入了一个无称可呼的困境。在人人都爱美, 在人人都希望永远年轻、漂亮的心理驱使下,“美女”这一称 谓应运而生,它满足了人们社会交际的需要。现在在各个领 域,我们都可以听到这一称呼,它已经完全泛化。但是任何 事物的发展变化都应该有个“度”,过犹不及。“美女”称谓的 如果一个人从你妈妈那边来论他是你的长辈,但从爸 爸这边论他恰好又是你的晚辈,你又如何称呼呢? 面对这样一些人,我怎么称呼才妥当呢?“美女”这一称 谓过气后,我们又用什么来称呼呢? 4结语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我们接受了很多外国的思想,那我 们是否也可以把他们的称谓语借过来用一下呢?无论你年 龄大小、结婚与否、美丑如何,一个“Miss”统而言之,虽然不 是很礼貌,但是总比被陷入“无称可呼”的困境要强些。当 然,我们同时也是一个开拓创新的民族,我们可以从现在起 开创一个或更多新的称谓语出来,这样既可以使我们依然 保持文明礼貌,又可以使我们从“无称可呼”的困境中鳃脱 出来,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1邢颖/J、姐称谓语的演变及其社会 196. 泛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完全泛化则不可取。任何一种 称谓语如果完全泛化地使用则会失去其应有的指称功能, 那么这种称谓语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3社会交际中称谓语的困境 尽管现在“美女”的使用已经出现了泛化,甚至是庸俗 化的趋势,但是依然有些“无称可呼”的现象存在。例如: 我们称呼男老师的爱人为“师母”,但是我们怎么称呼 女老师的爱人呢? 中国是一个历来讲究伦理的国度,也因此导致很多时 候陷入了困境。一个人,他比你爸爸大但是比你爷爷小,年 龄在正中间,那么怎么称呼呢?再如果他的长相比他的实际 年龄要小很多,又怎么称呼呢? [2】田培.,J、议现代汉语社交称谓语的困境【J].菏泽学院学报,2009,31 (1):1 15-1 17. [3]李丹弟.从“小姐”的命运看汉语称谓的困境[J1.贵州民族学院学 报,2006(4):1 10~1 13. 编辑杨呈祥 .t敏 l‘ 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