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

来源:爱go旅游网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2)初步掌握品味语言的能力;

(3)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二)技能目标:

(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把握文章内容,体味作者的感情,领悟文章的语言美; (2)通过对文章的学习,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3)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 (三)情感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的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2、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难点】

领悟课文的语言美。 【学法指导】

(1)文章使用了比喻,增强了说理的透辟性、情感的生动性和语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蕴、文字的含义同时丰富了起来。作者在说理,在鼓动人民大众;

(2)又在抒情,抒发豪情壮志。比喻的运用,使作品中的一些语言具有多重的含义,值得反复品味。 【学习内容】

(1).理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雄健的精神”; (2).体味作者的豪壮情怀。 【学习过程】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大意。 2、精读每一段,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学习生字词。 4、思考课后问题

二、自我检测:

1、下列词有四个错别字,请把正确的字写出来:

逼侠( ) 骑岖 ( ) 阻仰 ( ) 回环屈折( ) 2、仿照例句写一段话: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二、合作探究: 1、 紧扣“艰难”“雄健”两个关键词解读课文内容,说说两个词各自的两层含义。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再从题目看“艰难”与“雄健”之间有何联系?两组词的位置可否调换? 什么是雄健的精神?

3、国民为什么能“雄健”? 国民之所以能雄健,是因为: 三、质疑交流:

学习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能帮助你:

四、迁移延伸:(1)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你体验过这样的美趣吗?

(2)仿写课文第三段,把“旅行”改成其他比喻,如学习。用“有时……有时”“愈……愈……”的句式造句。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比喻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强烈的感情。

2、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学习重点】揣摩文章浩荡雄奇之语言及比喻中蕴涵的哲理。

【学习内容】分析比喻的含义,体味比喻说理的作用。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朗读课文,复习上课时所讲内容。

二.检查上节内容 三、合作探究:

1、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趣味”?

2、这篇文章第二、三两段都说到两种境界,语意的重点在哪一方面?第三段同第二段相比,语意的重点又有什么不同?

3、请同学们联系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比喻的含义和作用。再展示学习成果。 ①长江大河——

②扬子江、黄河——

③浩浩荡荡——

④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⑤曲折回徊,崎岖险阻——

⑥长江、黄河穿沙漠,过山峡—— ⑦浊流滚滚,一泻万里—— 三、质疑交流:

学了本文,你还有什么疑难或困惑?说出来,同学们帮你。

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今天的中华民族,国运昌盛,联系国际形式来想想,我们还需要“雄健的国民”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