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历史学业判断题250(daan)

历史学业判断题250(daan)

来源:爱go旅游网
学业水平测试 高二专项训练——判断题

判断题:

1.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到明清时期已至顶峰。A 2.在我国,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始创于秦朝。 A

3.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宗法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A 4.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 A )

5.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与众子具有血缘上的兄弟关系和政治上的君臣关系。 ( A )

6.中央集权制度造成地方官吏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 ( A ) 7.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以皇权拿制为核心,但相权一直威胁着君权,直到清朝时期建立军机处,废除了丞相制度,才结束了这一斗争。 ( B )

8.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之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是,有历史学家认为这个电视剧名犯了错误,他的理由是丞相制度早在明太祖时已经被废除,所以称“宰相刘罗锅”会误导观众。 ( A )

9.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它的提出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A 10、三省六部制调整了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保证了君权的独尊。(B×)

11.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制定的“陶片放逐法”是为了打击政敌,实现独裁。 B 12.《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作为农民阶级斗争的纲领,由于条件的限制,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B (《资政新篇》反映了历史潮流,不是空想)

13.雅典五百人会议负责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A ) 14、《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A

15、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B

16、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一项根本制度。 B 17、日内瓦会议是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B

18、朝鲜战争是二战后以美苏冷战为背景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A 19、中国的纺织技术萌芽于夏朝,汉代时中国被称为“丝国”。 B 20、19世纪40年代前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首先在中国沿海地区出现。 B

21、罗斯福新政期间政府举办的众多庞大的公共工程建设对于缓解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A 22、荀子主张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A

23、中共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 24、天文学家们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了海王星的位置。A

25、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运动中青年学生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B ) 26.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实现 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A )

27.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 28.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经历了从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转变的过程。 ( B ) 29.京剧的产生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阶段。 ( B )

3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是马克思主义

1

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A 3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以

连选连任,在参议院的赞同下有权解散众议院。 B 32、2003年10月15日,“神舟”5号飞船载着杨利伟升上了太空,并成功地回到地面。中国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A 33、西班牙画家哥雅是伟大的现实主义美术大师,代表作是《枪杀马德里市民》。B 34、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实现了“三民主义”中所谓民族主义的任务。B 35、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两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这两个谜底的认识是正确的,因为它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

36、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国际贸易大幅度提高。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原因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加快。A 37、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传统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儒学思想逐渐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宋明理学是儒学的新发展,它形成了儒学理论的哲学体系。其为中央集权政治服务,严格礼教,严重束缚人民思想,日益走向历史的反面。A

38、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是: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A 39、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制度。B

40、1787年9月,在费城召开的制宪会议通过了一部新宪法——联邦宪法。这部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联邦体制。 A

41、20世纪80年代初,东欧发生剧变,苏联走向解体,两极格局终结。目前,世界政治格局正向着多极化曲折发展。 A

42、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全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 B

43.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到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

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 ( A ) 44.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 ) 4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B 46.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A ) 47.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

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 B ) 48、 “一国两制”首先是针对台湾问题提出来的。 ( A ) 49、在中国被称为“瓷都”的是江西景德镇。 ( A ) 50、17世纪,被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英国。 ( B ) 5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 (A ) 52、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 5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 A ) 54.中共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于确定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 B ) 55.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B ) 56.“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 B ) 57.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规定,帝国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A )

2

58.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 ) 59.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 A ) 60.1993年底,一个联合欧洲12国的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 A ) 6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成功实践。 ( B ) 62.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统治俄国300多年的罗曼诺夫王朝统治。 ( B ) 63.为成功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B 64.目前世界格局呈现的发展趋势是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 B 65.古代中国手工业包括官营、民营和家庭经营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A 66 19世纪中叶,在世界市场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是英国。 A 67.欧洲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B 68 、中英《南京条约》明确规定:割香港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B 69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 B 70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B 71 .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是“光荣革命”的完成。 B 72 .十月革命的胜利,成功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 73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A 74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A 75 .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B 76 .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誉为文艺复兴“文学三杰”。 A

77、斯大林模式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发展,今天我国国家仍对经济进行调控,就是对建国以来斯大林模式的一种沿用。B

78、二战后的美苏争霸格局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如今的美国日益强大,已经形成单极格局,可任意操控世界。B

79、儒家思想虽然长期以来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还是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的。A

80、古希腊著名的学者苏格拉底强调对人的研究,强调人的道德,提出著名观点“认识你自己”,他敢于反抗权威,是属于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代表人物。B

81.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二战后形成的两极格局的瓦解。 A 82.“重农重商’’是我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B 83.重视发展轻工业是斯大林模式的主要经济特征。 B 84.小说这一文学成就反映了我国唐朝时期的文学特色。 B 85.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 A 86、新文化运动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载入我国史册。(B×)

87、汤姆是一名来自美国内华达州的众议员,按美国法律的规定,他的任期应是2年。(A ) 88、1958年“左”倾错误主要表现为: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发动了“大跃进”

运动;发动了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A )

89、汉字演变的脉络是:甲骨文--- 篆书---金文---隶书---楷书。(B×)

90.清朝统治者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到顶峰。皇帝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行政长官和最高司

法者,不受任何约束和监督。 ( A ) 91.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B )

3

9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B ) 93.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A ) 94.文艺复兴及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是批判神权统治、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

由、按照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 ( B ) 95.建立在西周分封制基础之上的郡县制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B

96.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计划。B 97.我国古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的界限,主要是商业繁荣的结果。 A 98.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先后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99.在经济全球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 B 100.马丁•路德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著名领导人。 A 101.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是当前重要的大众传媒。 A 102.我国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在杂交水稻方面的成就,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A

103.奥地利著名音乐家舒伯特《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都是以英雄为题材的伟大作品。 B 104.为成功解决香港问题,邓小平首次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 ( B) 105、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实行的基本政策是和平赎买。(A ) 106、下列历史人物是我国南宋时期的大思想家朱熹。 ( A) 107、马丁路德认为:“只有”教皇可以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B ) 108.“臣以为诸不在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反映了明清时进步思

想家的主张。 (B )

109、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A ) 110、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

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本质。 ( B)

111、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A ) 112、明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 113、法国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是康德。 (B )

114、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A 115、辛亥革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B 116、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B 117、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是1954年日内瓦会议。B

118、1961年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参加不结盟的国家主要是来自亚、非、拉发展中国家。A 119、东欧巨变、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从而实现了世界的多极化局面。B

121.世界主要大国英、法、美在近代化过程中很早就将议会(国会)作为立法机构,当今美国总统布什、英国首相布莱尔都要向议会负责。B 122.右图国内街头剪辫的情景最早发生在辛亥革命后。A 123.英国人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把世界带入了“蒸汽时代”。A 124.《资政新篇》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现。( B )

4

120.欧洲联盟是由英、法、德等欧洲6国发起成立的欧洲共同体发展演变而来的。 B

12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100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 ( A ) 126.“一国两制”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 A )

127.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改变了世界两极格局,从而实现了世界的多极化局面。 ( B ) 128.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基本格局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 ( A ) 129.辛亥革命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 B ) 130.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 A ) 131.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 B ) 13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 A )

133.《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 B ) 134.少数民族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 B ) 135.罗马法保护所有人的权利,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 )

136.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 ( A ) 137.小农经济是古代中国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 A )

138.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 ( A ) 13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 ( A ) 140.1519年至1522年间,哥伦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环绕地球的航行。 ( B ) 14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美国。 ( B )

142.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和资本主义手工业,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四种主要经营模式。 (B )

143.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中国国内主要矛盾。 ( B ) 144.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浦东的开发开放。 ( A )

14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逐步完善的十年。 ( B ) 146.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 A ) 147.清代长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严重阻碍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A ) 14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 A)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