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意义。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臂丛复合颈浅丛神经阻滞,对照组30例: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臂丛阻滞方法一致。结果: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有效率较高,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在锁骨骨折术中疗效肯定。

标签:臂丛阻滞;颈浅丛阻滞;锁骨骨折手术

锁骨骨折是临床上多见的疾病,而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方法很多,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广泛应用于临床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以往通常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术,部分患者麻醉效果欠佳[1],最近几年本科室针对锁骨骨折手术采用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体重45.5-78kg。术前检查心、肝、肺、肾等均无明显异常,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T组臂丛联合颈浅丛神经阻滞,C组臂丛神经阻滞。麻药配制:臂丛神经阻滞选用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20ml,颈浅丛神经阻滞选用1%利多卡因10ml,手术时间1-2.5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麻醉方法术前30min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阿托品0.5mg,入手术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吸氧,监测ECG、NBP和SPO2,T组采用颈臂丛联合阻滞麻醉,先行患侧臂丛神经阻滞,5min后再行同侧颈浅丛阻滞。臂丛阻滞操作方法与C组相同,一次性注入1%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15-20ml,颈丛阻滞取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点附近为穿刺点,垂直刺入至颈浅筋膜下注入1%利多卡因6-8ml;C组采用臂丛神经阻滞,患者仰卧,手臂伸直,头偏向对侧,用7号针头注射器沿肌间沟进入寻找异感,当找到异感时,一次性注入1%利多卡因+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25ml。在此研究中臂丛阻滞未找到明显异感的不算入例。

1.3观察指标注药15-25min后,观察麻醉效果,优:完全无痛,患者安静,很配合手术;良:手术无痛,但术中牵拉时,患者诉不适或轻辅用少量镇静镇痛药,比较配合手术;差:手术野部分有痛,阻滞不全面或无效,较难配合手术,需要术中加用镇静镇痛药或改全身麻醉。如果有使用镇痛镇静药者,作出统计,并且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无,如中毒反应、喉返神经阻滞、霍纳综合征等。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X±s)表示,两组的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3讨论

锁骨骨折一直是临床中多见的创伤性疾病,而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的很一直很难把握,这个和锁骨区域的神经支配有很大的关系。锁骨及周边的皮肤等软组织受颈丛及臂丛的双重支配,在实施锁骨手术时,要同时阻滞颈丛和臂丛才可能达满意的麻醉效果[2],而锁骨骨折手术区域的皮肤受颈浅丛分支锁骨上神经支配,而锁骨周围的肌肉筋膜几乎都由臂丛神经支配[3],在临床中锁骨骨折手术如果麻醉阻滞不到位,容易出现手术部位肌肉紧张,患者躁动,心率、血压异常等表现,更有甚者无法顺利满足手术医师完成手术,而在实际临床工作中也经常无法阻滞到位,如果选择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可以较完全地阻滞锁骨骨折区域的神经,从而满足手术要求,达到手术无痛,让患者更加舒适。总之,臂丛阻滞联合颈浅丛阻滞用于锁骨骨折的手术,相对来说可以体现出操作轻便、麻醉管理舒适、又安全又可靠等特点,对患者来说也更容易接受,所以在临床中值得推崇,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莊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60.

[2]刘祥臣,胡彦彬.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方法的选择及其联合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7(01):23-24

[3]徐恩多.局部解剖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