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 授课专业与年级 授课时间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 电气自动化 2021/1/28 教学项目名称 课时安排 授课地点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知识 8 一体化教室 教学 具体内容如下: 主1.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知识 要主要2. 了解RCS-9600系统的构成 内教学3. 了解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及监控软件 容 内容 4. 了解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 5. 会使用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 6. 会用微机后台监控系统完成运行工况的监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后台监控系统及监控软件 2)保护测控单元 难点: 会使用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 知识目标: 1)掌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概念、基本功能和结构 2)掌握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应用 能力目标: 教学1)会使用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 目标 2)用微机后台监控系统完成运行工况的监视 素质目标: 1)促使学生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2)职业素质的培养,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应用能力 教学环境选择与设计 学习者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变电站的一次电气设备,继电保护知识,二次回路的知识对电力设备及工作环境、对工作内容和要求有了整体的了解。对综合自动化全面认识,也是二次设备是总结提高的阶段,在这个学习阶段要以介绍、应用为主 学情学习者特征: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技能学习兴趣浓厚,但对知识吸收能力有限;乐于参与分析 随堂实训,但需要加强自律性和约束;学习的主动性较差,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性和持续性需要加强。除此之外,他们缺乏对问题深究的精神,技能的学习浅谈辄止,需要在训练中培养其工匠精神 教材及教辅材料 使用教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应用技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田淑珍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实训场地 1. 3D可视化仿真变电站实训室 及工 2. RCS-9600系统 具材 料的准备 信息 1.3D可视化仿真变电站实训室,具备局域网、无线数据传输环境,教学资源实时更新,1 / 3
2021/1/28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 电子教案及教学设计 田淑珍
化环境 课堂难题随时解决; 2.学生、教师具有手机等移动终端,具备镜像投屏功能,教学资源、小组作业及时分享讨论 (一)数字资源 网络资源(包括专业网站、百度百科等):教师、学生可借助手机、平板电脑随时上网,查找所需课程学习资料 (二)信息化技术 联机多媒体技术:学生实训成果展示交流; 移动投屏技术:教学资源、小组作业借助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传,实现资源共享 1) PPT课件 2) RCS-9600系统 3)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 1.教师主导的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在解决具体任务中学习实用技能; 2.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3.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 任务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知识 任务2:RCS-96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应用 任务3:使用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 任务4:微机后台监控系统完成运行工况的监视 讲解、指导看书,回答问题,参观,讨论、实操训练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础知识(讲解介绍) 1)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概念 2)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内容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基本功能 4)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分层分布式结构形式 5)分层分布式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组屏及安装方式 2. RCS-9600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1)RCS-9600系统的构成 2)RCS-9600后台监控系统及监控软件(介绍为主,为熟悉变电站监控环境) 系统结构 系统功能(实时数据采集、数据统计和处理) 监控系统软件 3)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 RCS-9600保护测控单元的功能及分类 保护测控单元硬件结构 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单元功能 3. 技能训练:RCS—96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的使用. 熟悉面板布置及功能 液晶显示 命令菜单 保护报告说明 4. 微机后台监控系统完成运行工况的监视 2 / 3
信息化资源利用 教学情境设计 教学载体选择 教学情境类型 教学情境描述 教法学法设计 教学实施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智能变电站 电子教案及教学设计 田淑珍
熟悉一次主接线监控画面 根据监控画面列出监控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任务小结 考核方法与工具 1.总结本次课程的重难点和学生实际掌握的情况 2.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采用过程考核和绩效考核两种方法。 过程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学习态度和方法;帮助其他同学的情况; 绩效考核依据的是制定任务完成的成绩。 1.学习过程的记录与总结 ; 2.回答分析问题的成绩; 3.教学检测的成绩; 4.技能训练考核 1)任务分解的合理性: 2)时间安排的合理性,有无调整的需要: 3)在教材及材料阅读中的问题,需要教师指导的内容: 4)对实训场所和条件改进的意见: 5)其他: 1)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2)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下次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4)其他: 考核评考核价 主要内容 学生反馈 教学后记
3 /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