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从容说课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是世界公认的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早期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
学习本文的重点是细心品味其语言特色,感受其语言的魅力。
首先是高度个性化的语言特色。歌德曾感慨万分地说:“莎士比亚是用生动的字眼来感染人的……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世界上再没有比这件事更高尚、更纯粹的享受了。〞莎士比亚词汇的丰富性是令人惊叹的,他既能运用书面语和口语,又广泛采纳民间俚语谚语,有时还新造词汇,这使他作品中的人物语言具有高度的个性化。人物谈吐显示着他们不同的性格,又非常符合人物各自的思想状态。如罗密欧对他的仆人鲍尔萨泽讲的那段话,表面上好像显示罗密欧对仆人的冷酷无情,实质上显示了他极度悲伤和痛苦的心情。
其次是语言极富诗意。他的剧中处处是诗,韵散糅杂,丰富多彩。莎士比亚是一位完全精通诗意的语言艺术的诗人。他给每一种感情、每一种思想都找到了最适合于它们的表达方式,如帕里斯的台词:“这些鲜花替你铺盖新床,惨啊,一朵娇红永萎沙尘!……〞用诗一般的语言,写出了帕里斯对朱丽叶的赞美和深情的思念,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朱丽叶的爱慕之情。
再次,莎士比亚的语言还具有准确、深刻、细腻的特点。他善于用比喻把一切抽象的感情和事物具体化,通过有声有色有形的比喻加以表达。他能恰当地表达人的一切复杂、细微
- 1 - / 10
word
的情感,无论多么大的痛苦、多么大的欢乐、多么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多么抽象的思想,他那枝生花妙笔都能像魔棍似的以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学习本文的难点是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表达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他把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表达了以人为本,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是朗读法和比较法。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品味作品的语言魅力,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横向联系和比较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设计了初读、深读课加深学生的理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
2.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蕴含着的人文主义思想。
3.品味剧本中诗化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 2 - / 10
word
2.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
3.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的比较学习,探究造成各自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
4.分析并体会两个世代结仇的家族最后握手言和的思想意义。
德育目标
通过悲剧故事的爱情情节,体会作者对中世纪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的批判,对现实的封建势力的抨击。
●教学重点
品味莎士比亚诗化的戏剧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爱情悲剧中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
1.分角色朗读法。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情,可以更好地品味莎士比亚戏剧诗化语言的特色。
2.比较法。以前也学过一些爱情悲剧的课文,通过比较学习,可深入理解剧情,揭示作
- 3 - / 10
word
品的批判意义。
3.分析、讨论法。要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必须训练他们的主动思维习惯,这样也是学生主体参与的很好表达。
●教具准备
多媒体,《罗密欧与朱丽叶》电影VCD光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家、作品。
2.分角色朗读剧本。
3.初学课文。
[教学过程]
- 4 - / 10
word
一、导语设计
爱情题材历来被文学界称为“永恒的题材〞。我国古代从《诗经》中的第一篇《关雎》到乐府诗中的《孔雀东南飞》到清代曹雪芹的小说《红楼梦》,无不表达这一永恒的题材。其实不仅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写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一部以爱情悲剧为题材的戏剧。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孔雀东南飞》,了解了乐府诗中的爱情悲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莎士比亚,学习他笔下主人公的悲剧命运。
二、解题
多媒体显示:
1.作者介绍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他幼年时就对戏剧产生了兴趣,他曾进过文法学校,接触到古代罗马的诗歌和戏剧。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曾在剧院里打杂,为看戏的绅士们看管马匹,后来才登台演戏。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蛰居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 5 - / 10
word
2.剧本产生的社会背景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它是根据意大利民间故事写成的一部悲剧。当时正是先在意大利产生,然后在欧洲其他许多国家相继发展起来的一次中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其主要内容:第一用人性反对神权;第二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第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其中个性解放是针对封建社会宣扬的禁欲主义,要求劳动人民克制欲望、放弃斗争、放弃现世的幸福而提出的,它肯定现世生活,认为现世幸福高于一切,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莎士比亚的早期作品主要是宣扬这种人文主义思想,《罗密欧与朱丽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
三、初读课文
1.学生快速默读。
2.分角色朗读。
3.讨论思路。
学生讨论后明确:课文节选部分是全剧的最后一场。前半部分〔由帕里斯出场到朱丽叶死去〕写朱丽叶殉情。后半部分写劳伦斯长老表达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的原因和经过,两个家族的家长,痛悔不已而终于和解。
- 6 - / 10
word
板书:
4.提问: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剧本怎样的矛盾冲突?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5.提问:结合前面对人文主义的介绍,讨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所蕴含的人文主义思想。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表看法。
明确: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反对一切以神为本的旧观念,宣传人是宇宙的主宰,用“人权〞与“神权〞相对抗;反对封建思想,提倡个性解放,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赞美爱情是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冲破世仇恩怨,追求真正的爱情;反抗封建制家族观,秘密举行婚礼;为爱而双双殉情;两个结怨很深的家族的握手言和等都是人文主义精神的具体表达。
6.提问:从节选部分来看,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我们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
- 7 - / 10
word
形象呢?
明确:罗密欧本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贵族青年,他的忽而粗暴、野蛮,忽而平和、友好,是他听到心上人朱丽叶的死讯后,悲痛欲绝的表现。他对仆人用了一连串命令,用粗暴甚至威吓的语言指使仆人,如“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的心境非常狂野,比饿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而当仆人顺从他之后,他的语言马上平和起来,“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而对于所谓的“情敌〞,他的语言也是忽野蛮,忽友好。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十分激动的、几乎要失去理智的罗密欧。
7.提问:如何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
明确:剧本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深刻地表达了它的社会意义,即鲜明的反封建倾向。莎士比亚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个人文主义思想的封建贵族青年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而且明确地把悲剧的根源归咎于陈旧的封建意识,巧妙地把爱情题材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矛盾联系起来,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8.作者为什么在结尾安排了结怨多年的蒙太古和凯普莱特两个家族和好呢?
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中的一部悲剧,但无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风格,都和这一时期的喜剧接近。这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意识的爱情悲剧,由于双方家族是世仇,两个青年无法结合,终于殉情。两个原本武斗不断的家族,在各自失去了心爱的儿女,
- 8 - / 10
word
得到了复仇的最惨痛的结果后,两个家族却没有再像过去那样发生大规模的械斗,而是显得非常冷静。亲王适时地劝导后,凯普莱特说:“啊,蒙太古大哥!把你的手给我。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一份聘礼。〞看来凯普莱特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这血的代价。蒙太古也说道:“但是我可以给你更多的。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塑像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两家的握手言和说明:第一,年轻的一代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举动已冲破了封建势力的束缚且取得了胜利;第二,这一结果象征了人文主义理想在与封建思想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
四、课堂练习
多媒体显示:
下面是诠释“人文主义〞的一段文字,在横线①②上选填可以使上下文连贯得体的一组语句是〔〕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一种思想体系。人文主义①,用“人权〞与“神权〞相对抗;②,颂扬尘世的欢乐和幸福。
答案:C〔①②两项的句式应有相似处,所以首先排除A、D两项,再根据语境,可确定以“反对〞开头的C项是正确答案。〕
- 9 - / 10
word
五、课文小结
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有特定的历史、社会背景。学习这篇课文,应首先让学生了解中世纪后期的英国社会,了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本文是戏剧节选,还必须让学生了解全部剧情。了解了有关内容,才能纵观全局,准确把握,进而分析和鉴赏课文。
- 10 -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