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读后感800字【最新版】

来源:爱go旅游网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读书笔记范文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读书笔记范文,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当代文学的历史化》读后感800字

程光炜在丛书总序中指出,所谓的当代文学“历史化”是有一定限度的,认为可以”先划出一定历史研究范围,如‘17年文学’、‘80年代文学’等等是有必要的,它会有利于研究问题的分层、凝聚和逐步的展开“,并在《后记》中指出本书的中心问题是“当代文学史研究如何‘历史化’的问题”。在这里首先要声明“历史化”与“史料化”的区别,二者经常联系在一起,但并不相同。

就个人而言,“历史化”是一种观念,而“史料化”更是一种方法。就本书而言,程光炜所做的是回到八九十年代,对当时的文学史、文学思潮、文学批评进行重新解读。这当然也是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的一环。

本书从八十年代的“十七年研究”、新时期文学的起源、八十年的“五四”研究等文学史问题进行重新解读,并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夏氏兄弟和李欧梵等海外学者的研究以及唐小兵、黄子平和刘禾等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所代表的“再解读”的研究入手,重新关照八十年的文学史。我认为,程光炜其实是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将八十年代纷繁复杂的文学研究放到全球的视野中进行重新思考,可以说是一种\"再解读\"之后\"再解读\"。

令我敬佩的是,程光炜的广阔的文史视野,他并不是套用西方的文学理论,也不是纯粹的史料堆砌,而是将二者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去进行解读。文章即扎实,而且也具有很强的思辨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章,他以唐小兵的《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为例,对90年代兴起的再解读思潮进行思考。他觉察出,当时所进行“再解读”的学者大多是从海外归来的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从国外学习到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思想,用后现代的各种理论去重新解读十七年的小说。他们从西方的理论视角下去思考本国的文学,本身就让人警惕的。不过程光炜从东方学的视角去重新解读“再解读”,说白了也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但不管怎么样,此书的重新解读,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启发。我从事现当代文学研究以来,所接触的即是《文学理论》《再解读》《文学理论》等书,让我一度对文

学理论存在某种执念,相信他们所建构的文学史。而程光炜在书中将其一一解构掉。此书不论是研究内容还是研究的方法都给我很大的启迪,值得再读!

注:尊敬的各位读者,本文是笔者读书笔记范文系列文章的一篇,由于时间关系,如有相关问题,望各位雅正。希望本文能对有需要的朋友有所帮助。如果您需要其它类型的读书笔记范文,可以关注笔者知识店铺。由于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部分内容侵权请联系笔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