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总结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2021年高考的帷幕已经胜利落下,在教育局的关心下,在校党总支、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全校师生同心协力,共同拼搏,2021年高
,阳新一中以骄人的业绩向全县人民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得到了全县人民的认可,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嘉奖,县政府特别为阳新一中颁发了嘉奖令,并颁发了高达六十万元的奖金.18位教师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表彰.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高考总结表彰大会,我受学校委托,对2021年高考成绩和各项工作进行总结.
一、高考成绩总结
2021年高考,我校在高考考分和高考录取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胜利,可谓亮点纷呈.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高分醒目,文理科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
理科柯飘飘、曹汐两位同学分别以667分、664分的高分囊括黄石市理科第一、第二名.
文科陈匡运同学以
610分的高分夺得黄石市文科第三名 .
2、一大批同学被名校录取 ,高考录取结果喜人.
柯飘飘、曹汐、石志文等三位同学被清华、北大录取.陈匡运同学被人大录取,
闫胜和刘福来两位同学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航天大学招收为空军飞行员.
1 / 101
高考总结报告
一大批同学被武大、华科、哈工大、国防科技大、中山大学、天津大学等985、211大学录取.
3、一本上线人数取得突破 ,二本突破千人大关.
2021年高考一本上线总人数363人,其中文化分硬考307人.应届生上一本224人,首次实现应届生过200人大关.特别是应届理科上一本184人,升学率到达18.6%.成果辉煌.
在全校总人数,应届生总人数,理科应届生人数三个方面上一本都有新的突破.
上二本人数突破千人大关,到达1028人.升学率、高考质量大面积提高.
4、单个班级成绩斐然,上一本人数可观.
2021届整体考得好,而且个个班都考得理想.其中,有几个班的成绩,值得一提. 应届生上一本人数最多的高三〔 9〕班,到达42人.平行班上一本 最多的高三〔12〕班,高达14人,高三〔17〕班也考了11人.上一本 8人以上的共有 11个班,其中平行班有7各班到达8人以上,他们是 高三〔12〕班、〔14〕班、〔15〕班、〔16〕班、〔17〕班、〔18〕 班、〔21〕班.阳光班有16人上一本.
5、绝大局部班级到达或超过学校下达的高考指标 .
刚进入高二,年级组就结合各班实际情况 ,给各班下达了高考指标 成绩出来后,完成或超过高考指标的有 15个班.高达71.4%.
.
其中高三〔16〕班翻倍完成了任务,学校下达的指标是四个 ,三 〔16〕考上了9个人.难能可贵.
6、平行班学生夺得黄石市理科状元 ,创造神话.
平行班高三〔18〕班柯飘飘同学以667分的高分夺得黄石市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打破了平行班没有教头,不容易带出成绩来的观念,给了平行班师生信心和力量.
2 / 102
高考总结报告
7、重点班成绩突出,显示了重点班的龙头作用
.
三个重点班都超额完成了高考指标,可以说是各有亮点.附带说一下,本届高一时本来只有两个重点班,那就是一个卓越班,一个创新班.在高二分班时分出一个文科重点班,也就是把两个班扩为3个班.在高考中:
文科高三〔7〕班上一本27人,陈匡运同学夺得黄石市文科第三 .
理科高三〔9〕班42人上一本,为全校上一本人数大突破奠定了根底.
理科高三〔8〕班上一本39人,曹汐荣获黄石市理科第二名.曹汐、石志文两位同学被北大录取,刘福来和闫胜两位同学考取空军飞行员.
各位领导,老师们,这些成绩的取得,这些荣耀的绽放,这些变化的巨大,这些荣誉的摘取,不仅是靠运气偶然得来的,光环的背后,是全体师生付出的艰辛、奋斗和拼搏.
在这个根底上,我们再有可能来谈谈本届高三备考的经验
.
二、2021届高考备考经验.
1、目标明确,精诚团结,分工协作,任劳任怨.
赵校长在本届高一年级第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就明确提出了‘四、六、八’的高考奋斗目标,以此鼓励全体老师.三年来,我们年级和全体老师就是在这一目标指导下奋力拼搏的.
在‘四、六、八’目标的指导下,我们年级组几位同志精诚团结,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我们坚持每周一次年级例会,研究讨论年级各项工作,落实具体负责同志.做到了有方案,有安排,有催促,有落实.
年级组结合各班实际情况,在进入高二时,就把高考指标分到各个班,实行目标管理.
3 / 103
高考总结报告
全体课任老师任劳任怨,认真做好教学各个环节,坚持早晚辅导到位到岗,坚守自己的岗位和职业操守,尽职尽责地完本钱职工作,对年级和学校工作给予充分理解和大力支持.三年来,没有一个老师找过年级领导诉过苦,讨过好,要过钱,发过牢骚.而是任劳任怨地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学校和年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对此,我代表学校和年级组几位同志对老师们说声谢谢!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谢谢大家的努力工作,谢谢大家做出的巨大奉献!
2、践行课改理念,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
本届学生入校之时,正值我省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第二个年头,新课改活动已经如火如荼地全面开展.面对新的授课形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心存疑惑,倍感压力,也找不到最正确的适合学情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正在此时,赵校长率先践行,在全校提出了‘121三互高效课堂’理念,并亲自进行解读和发动.2021级积极响应,在年级全面推行‘121三互高效课堂’.为找到突破点,探索具体的适合学情的教学方式,在高二分班时,专门成立课改实验班.今年高考,这个班上一
39人,北大2人,空军飞行员2人.成绩说明,课改有出路,也只有课改才有出路.因为课改课改,不仅在改变理念和方式方法,高考试题和试卷也在发生变化,包括高考招生模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们只有适应课改,才能适应新的高考.
在开课问题上,我们还是坚持课改理念,
在整个高一阶段实行全面开课,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坚持不分科,不分班,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心理学,信息技术,共开足了14门课程.实事证明,开全课程,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即使是在高二下学期,根据省厅要求,我们还在文科开设了理化生,理科开设了政史地.
课 同时,开设自主学习课.高一高二坚持每班每周开设两节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不进班,不干预学生学习,只是班主任进班维持纪律.另外,每门学科开一节自主学习课,老师只辅导,不讲课.正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
4 / 104
高考总结报告
3、三年规划,科学安排,让教育水到渠成.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不是高三一年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高考的成功,需要三年全面规划,统筹安排.本届年级组实行高一重视根底,狠抓语数外,高二着手自主招生,落实各科竞赛,高三瞄准高考,突出综合训练.
高一年级:重视根底,狠抓语数外.
高一时,我们发现本届学生人数多,根底差,且优质生源流失严重〔根据2021年9月份统计结果显示,当年一中线上学生流失288人〕,学生成绩参差不齐.根据这种实际情况,高一时,我们高度重视根底知识的学习,特别注重语数外的学习和培训.一是反复强调语数外的重要性,数学、外语大家都是知道重视的,主要是语文,要认识到语文是根底中的根底,是各科学习的根底,是学生日后独立学习,进行科学研究的根底.语文能力提高了,记忆,理解,表达等能力就全面提高了.为此,我们坚持给学生征订一本语文读物---华师的?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一直到高二结束.二是加强培训,加大培训力度.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晚自习,开办了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培训提高班,对学生进行专门培训.我们设想,要想考高分,语数外要能考到400分左右,最好考到400分以上,并且要有一批人语数外能考到高分,才能保证语数外的高分和文综理综的高分对上号,保证在高考中有学生取得高分.在今年语文和数学这么难得情况下,柯飘飘语数外399分,曹
394分.这说明我们重视语数外的做法是正确的.高二着手自主招生,落实各科竞赛.
高三继承传统,突出文理综合.
这些都是是我校多年备考经验 ,不再多讲.
4、科学备考,讲究实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率.
高三复习备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更是年级工作的重要环节.因此,2021届高三年级组一进入高三,便制定了一整套明细的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做到一个“早〞字:
5 / 105
高考总结报告
早发动:高三意味着临近高考,步入高三,师生的思想及心态都会有所转变,吃苦高三,拼搏高三,快乐高三,幸福高三,自信高三的思想必需及早深入人心.一进入高三,我们就请来了全国知名的青年励志演讲家、感恩教育专家---杨青松老师给全体高三学生做高三复习发动演讲报告.效果明显,到达了复习发动的目的.
早方案:年级管理,教育教学,考试安排,教学方案,三轮复习等做好安排,做到年级有方案组织地开展各项工作,老师知道什么时间进行第几轮复习,都能心中有数,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进行.
重催促:年级组带着班主任老师每天检查催促学生早晚自习情况,做好记载,一周一通报.同时,对老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自习辅导进行检查催促,也实行每周例会通报制.对班主任到位和老师早晚自习辅导情况情况做客观如实的通报.三年来,年级例会每次都开得短,却开得扎实,而情况通报坚持得很好.通报做到几点几分哪些老师在办公室或者在教室.年级组只起着牵头和催促作用.感谢老师们三年来的充分理解、鼎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没有一个老师对此有明确的反对和不满.
学校组织的三本检查,我亲自到场检查,对每个老师备课多少,备了多少页纸,作业批改多少进行检查,并做好登记,在年级会上进行了通报.起到了催促作用.
5、三轮复习,研究教材,研究考纲考题,做到有的放矢.
2021届借鉴、学习2021届备考经验,坚持三轮复习,突出三轮复习各自的侧重点.
第一轮:系统复习阶段〔2021年7月――2021年2月〕
本轮目标是:重视根底落实,知识梳理与理解,在懂、熟、透上下功夫.
本阶段开始之初,召开教师发动大会,赵校长作了重要讲话.要求研究教材资料,研究学情,研究高考试题与试卷,研究教法,研究教学大纲.
6 / 106
高考总结报告
全体老师,人人参与,研究热情高涨,每人都撰写了研究论文,有的老师写了多篇研究文章,有的老师如吴小丽的论文长达40多页.各组在老师研究根底上召开研讨会,学校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各位校长都参加了相关学科的研讨会,也给老师们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赵校长亲自参加了政治组的研讨会,并从一个政治老师的角度提出了要求.年级把教师论文装订成册,作为珍贵资料保存.
老师们的论文着重研究两点,一是研究考纲,研究课改前后考纲的相同点和变化点,找出常考点,发现变化点,探索着力点.
二是研究高考试题及试卷,研究近10年考题及其变化,探索新走向,研究课改前后考题及试卷变化,探索2021年命题的可能性走向.
可以说,对考纲和考卷考题的研究,起到了调动老师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使老师们对课改前后考纲有了清醒的认识,对考卷考题有了明晰的把握.这个认识,这个把握,可能是粗浅的,可能是片面的,一鳞半爪的,甚至有的可能不是很准确.但是,它是老师们自己研究的结果,是老师们自己汗水的结晶,应该是最好的论文,是最好的、最直接来自对高考试卷试题和考纲的认识,是最直观的,可以说是最美的.
第二轮:专题复习阶段〔2021年3月---4 月〕
本轮目标是:重视专题达标和能力提升,加强同步训练,在解题速度、答题准确度和答题标准上下工夫.
在开始二轮复习之前,我们专门请武汉地区高考专家11人来我校就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进行调研和指导,专家们深入课堂听课,参与各组评课,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形成指导性意见.各个学科组在这个指导意见根底上开展二轮复习.
同时,魏凯旋主任还专门对中层以上干部作了题为?有效课堂与研训方式的变革?的专题报告.
议议 张银华主任作了题为?高效备考?的专题报告.提出课堂要学生听得懂,
能积极参与,学生要会学、会做、会考.建议课堂做做,讲讲,
,资料选取短频快的小试卷,要求做到“三好〞:选好试题,讲好考点,改好作业.
7 / 107
高考总结报告
柯局长亲自陪同并听取报告
,对活动给予很高评价.
在二轮复习中,正确处理好了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专题复习和根底知识的关系.不因强化专题而丧失根底,专题复习不是标志根底知识复习的终结,而是根底知识的深化和升华.二是处理好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的关系,不因综合训练而淡化专题复习,也不一味讲专题而忘了综合训练.三是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讲主干知识、热点、重点、难点,做到“三讲〞、“三不讲〞:讲关键、讲方法、讲规律,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同
,以训练为主线.知识是悟出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反复训练才能得以稳固,反对在课堂上“讲多练少,懂多会少〞现象.
第三轮:综合模拟阶段(2021年5月―6月3日)
目标是: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应试技巧和培养良好的应试心理素质,强化“踩点〞得分意识,减少失分因素.
本阶段,我们实行周考制,时间安排与高考同步.通过周考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坚持信息的收集和甄别整理,加强与省内外主要是武汉地区学校的联系,及时准确掌握高考动态.
在这阶段,高度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和锻炼.我们请来了武昌实验中学心理辅导特级老师耿喜玲老师,跟学生作了?考前心理调适?的专题报告,指导学生考前怎么调节心理心态,减轻压力,放下包袱,轻松参加高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请来了湖北师范学院教授王文为高三家长作了?考前家长做什么?的专题报告,指导家长考前怎么帮助考生调节心态,怎么样做好后勤效劳等问题,为急躁、迷茫的家长指明了方向和方法.
6、提高老师效劳学生的意识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始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主要起引导、指导和效劳工作.老师多做事,学生少做题,老师发现总结归纳出学生缺乏之处,指导学生自己解决.
在高三复习过程中,我们花费心血作了两件为学生效劳,为学生减轻压力的工作.
8 / 108
高考总结报告
一是组织精干队伍,对学生做过的练习、试卷进行整理,把学生做错的题目进行归类、整理,编撰各学科学生易错题集.经学科组谈论后交付打印,作为资料发给学生.正真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二是组织有丰富备考经验的老师编订各学科知识网络结构,把各科复习过的知识点进行再次梳理,整理出各学科主干知识点,编订成
,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把课本知识和资料上的内容由厚变薄,让学生在最后的紧张复习阶段始终能做到对本学科知识有个系统的把握,时刻做到心中有数,思路清晰.
7、合理配备资源,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
本届年级,结合优秀、骨干老师多,青年教师多的特点.合理配备教师资源,最大限度调动老师工作积极性,重视教师培训和培养,注重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龙头作用,发挥他们的“传、帮、带〞作用,开展“青蓝工程〞.
在高二分科时,有意识地安排六位经验丰富、知名度很高的老师 带一个重点班.同时,在高一时就在年级全面听课 ,发现,物色,抽调六 位全面理解课改理念,大力支持课改的年轻而有潜质的江章令、冯美 善、李庆芳、周树平、秦青山、刘元庆等 6位平均年龄不到 30岁的 老师带这个课改实验班 .
在教师大会和两个班的质量分析会上,明确要求老教师除了带好本班的课之外,还要请老教师知道课改班青年教师的备课和教学.课改班老师要虚心学习,要求他们不定时地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点.
实践证明,这两个班在高考中成绩都很突出,一个班上一本42人,一个班两个同学上北大,两个考取空军飞行员.可以说,老教师和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工作热情都充分调动起来了,潜力得到了开掘.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所总结的仅仅是本届的一些具体的做法,谈不上什么经验,更不是什么理论.而且,这些做法很多都是我校的优良传统.
三、教学反思.
9 / 109
高考总结报告
2021年高考虽然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是,还是有些地方值得反思,需要在日后进行改进.
1、课改进行了,但仍然是浮在外表,不够深入,特别是课堂改革,课堂的有效性值得深入探讨.
模式虽然是提出来了,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但老师们仍有顾虑--
担忧学生不能接受,担忧教学任务完不成,老师们真正扎实按要求进行教学的少,安课改精神教学的少,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的少,自己当主角一讲到底的多.
2、集备坚持得很好,但是集体的巨大作用没能完全发挥出来
.
集备是坚持了,各组也开展得很好,可集体的智慧未能完全挖掘出 .
各位领导,老师们,问题的存在并不能淹没各位教师的功绩,并不能说明我们一无是处.2021年高考成绩证明各位付出的辛劳、汗水是值得的,是得到了回报的.
我们相信,明年的高考会更加辉煌,一中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
2021、9、19
10 / 10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