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初中语文毕业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来源:爱go旅游网
200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检测

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

1 .全卷共 其中卷面书写分 120 分钟。

4 大题, 25 小题。满分 150 分,..... 5. 分 . 。 考试时间

2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卷 ... 的密封区填上班级、姓名、学号。请勿遗漏。

3 .全卷由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组成。答题时,请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

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卷 效 ........

祝你成功!

...

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上无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28 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

据北京奥组委火炬传递官方网站发布消息, 月 24 日正午 12 时即北京时间当天 会圣火将在距离雅典 林匹

希腊当地时间 3

18 时, 北京奥运370 公里处的古奥

亚 ( yí) ① 址点燃。 圣火将于 3 月 31 日 ( dǐ) ② 达北京, ( jiè) ③

时将举行圣火进入中国及全球火炬接力( qǐ) ④ 动仪式。

2、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 分)

阅读,是一种幸福 自然中的小草、大树,人类中的快意与波澜,都会

闪烁爱的火花、情的充溢,都会流露出笑的宽慰、苦的涩味。庄子的 ▲ , 陶潜的 ▲ ,岳飞的 心、平静

▲ ,路遥的奋力,都会给你一颗澄澈之

之心、充沛之心、向上之心。

A、超脱

B 、壮怀

C 、隐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 的一项( ▲ )( 3 分)

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

急地等待

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4、古诗文名句默写 (8 分 ) (1)

牧《泊秦淮》

▲ )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

(2) 海日生残夜, 《次北固山下》 ) (3) 絮轻。

。 (王湾,日长飞

池上碧苔三四点,

(晏殊《破阵

子》 )

(4)

▲ ,玉垒浮云变古今。 )

(杜甫《登楼》

(5)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达自己寄情山水,旷达闲适的心境的千古名

句是:

▲。

(6) 范仲淹《渔家傲》中表达诗人虽有乡愁但却以忧国忧民保家卫国为使命

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

上填写阅读心得,组成排比句(

▲ 。

在下面的横线4 分) 阅读 《钢铁

阅读名著常为书中的人物所感动: 是怎样炼成的》 , 常为保尔·柯

察金钢铁般的意志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所感动;阅读《西游记》,常为孙悟空

的勇敢、 正义、 富有反抗精神所感动; 阅读 《 ▲ 》 , 常为 ▲ 所感动;

阅读《 ▲ 》,常为

▲ 所感动。

6、温州文化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为了弘扬家乡文化,传承灿烂文明,某校举

行“走进温州文化”活动。( 6 分)

( 1 )温州山水风光秀美,名胜古迹众多,留下了大量文人题咏。“名胜古迹

探访小组”

代名家题写的瑰丽的诗文。 胜相

搜集到了很多的历请你写出与下列名

关的诗句、对联或文人。(任选两处)( 2 分)

江心寺 : 澄鲜阁 :

▲ ▲

池上楼 : 楠溪江 :

▲ ▲

( 2)“民以食为天”,温州风味独特的点心小吃引起了同学们的调查兴趣。

“美食调查小组” 收集了温州不少传统的小吃, 准备拟写富有情趣的宣传语。 请 你也来参与,

任选下列的一种小吃

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语能

体现这种小吃的特点。( 2 分)

温州小吃 :汤圆 馄饨

麦饼 鱼丸

要求: 所拟写的宣传

( 3)温州的岁时风俗活动丰富多彩,体现出温州人重视亲情乡情、热情好客

的性格特点。 “岁时风俗搜集小组”走小巷、访农家,搜集了许多风俗习惯,请

指出下列风俗都有哪些活动?(请任选两项)( 2 分)

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 ▲

重阳节 活动: 活动:

▲ ▲

①所选风俗名称: ②所选风俗名称:

二、现代文阅读( 32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7---16 题。

(一) 成功 ( 15 分)

季羡林

⑴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 ((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

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⑵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

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

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

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

▲ + ▲ =成功

⑷“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是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

“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

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⑸谈到天资, 天资是不相同的,

首先必须承认, 这是一个事实,

人与人之间

谁也否定不掉。 十年浩劫中, 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 葫芦里卖的是什

自命天才的

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

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

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⑹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而继晷,恒兀兀而 穷年”, ▲ 的

▲ ,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⑺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

大。 就以我自己为例, 派我到德国去留学,

如果清华大学不则我的一生完全

不会

像现在这个样子。

⑻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

力。 机遇是不期而来的, 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

我们也无能为力。 只有勤奋一项

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

先举韩愈。

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所熟悉的。

⑼王国维的《人间诗话》中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

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 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 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

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

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

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7、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 ▲ + ▲ = 成功 (3 分 ) 8、本文开头通过设问 人们“衣带

+

,引出“ ▲ ”这个话题;结尾提醒

渐宽终不悔” ,强化文章的中心其实就是要强调 ▲

。 (3 分 )

9、请仿照“韩愈的‘焚膏油而继晷,恒兀兀而穷年’”的句式,补充它接着的

横线内容, 要求在第一横线写出人物名字, 在第二横线概括出合适的事例 (不

一定需要引用)。( 3 分)

10、

用韩愈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言,

作者在第⑻段引毁于随” 的名

有什么作用?

(3 分 ) 11、 的, 同意吗?

文中说 “天资是由 ‘天’ 来决定我们无能为力。 ” 这样的说法你

请结合事例说说你的观点。 (3 分 )

(二) 那个孩子 ( 17 分)

⑴曾经有个孩子,

很平常的工人, 没有显赫的 地位。 小小的孩子总爱做梦, 见自己的父母是市长或是明星, 悔,

看不起自己的父母。 父母都是

常常会梦孩子懊

为什么会生长在如此平凡的家庭呢?父母哪怕是医生或是老师也好啊。 于是孩子

很努力地读书,他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果然,孩子考上了外地的

⑵孩子早晨醒来,母亲和邻居正拉家常,嗓门很高,充满喜悦和激动,说孩 子如何如何有出息。孩子很烦,他忽然感到这个家的狭窄,还有粗鲁。他心头火

起,冲到厨房,大声对母亲说: “你怎么这么烦?”母亲炒菜的手一下子僵在那

儿。 孩子发过火以后又回到了房里。 母亲一如往常地炒菜, 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 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这一刻,孩子很后悔自己对母亲的态度。但他是个沉

默的孩子,从来不会说抱歉的话。

⑶父母就要送孩子上火车去外地了。 要父母送的, 但或许是因为

孩子本来不

那一次他对母亲莫名其妙地发火以后,心里总有歉疚,便同意父母和他同去了。

⑷父母好像得到恩赐一样, 在孩子面前表现出

非常兴奋。 但不敢把这种兴奋

来, 只在边上听孩子和同学高谈阔论, 不插一句嘴, 生怕惹笑话, 让孩子没面子。 父亲承担了泡水的任务,

都是他给装满水的。 他一趟趟地跑开水

这些同学的茶杯

房。几个同学开始过意不去,后来就无所谓了。孩子本来也无所谓,但看到同学

以略带轻慢的口气和父亲说话,就有些愤怒,有些酸,还有一些⋯⋯大概是来自

血缘的天然亲密, 让他觉得自己受到侮辱似的。 在下一个同学让父亲去开水房时, 他坚决地冷冷地说:“你自己去。”那个同学怔了一怔。父亲看有些僵,忙说:

“我来我来。” “不,让他去,他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孩子一点儿都不让

步。那个同学便自己去了。在后来的旅程中,孩子还和同学一起打牌,父亲还为 同学打开水,

好像第一次明白,

但这些同学变得很客气了。 孩子同学对父亲的尊

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望着相依相守的父母,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怜悯和抱歉,

还有杂七杂八包含在一起的感情。 ⑸到了学校,

名找宿舍。 他又觉得他们烦了, 们几句。 他们也不回嘴, 后。 到了宿舍,

父母很起劲儿地帮他报

说了他

还是很起劲儿地跑前跑父亲帮他挂帐子,

把床量了又量,孩子觉得烦,还有些害羞,好像他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似的。母亲

说: “这床没有护栏,你晚上会不会摔下来啊?”他觉得这个问题很可笑,便不

回答。母亲又说: “你翻身小心些啊,你小时候曾经从床上滚下来过,把我吓死

了。不过你嘴馋,看见手里还捏着吃的,便哭都不哭了。”孩子那一刻心变得很

软,他想在他那样小的时候,必定很依恋父母,会笑着往父母怀里钻,而不是像

现在一样嫌这嫌那的。他的父母那时必定还很年轻,有乌黑的头发和活泼的笑。

他看了看母亲掺着银丝的头发,心更加软了。便说: “我会当心的,我不会掉下

来的。”母亲好像就等他这句话似的,神情一下子放松了。

⑹孩子让他父母去招待所住。父母嫌贵,说不远的一个地下室很

便宜,才

块钱一张床。 最后发了火, 了。

4

孩子一定要他们去住招待所。

他们才很不情愿地去住

⑺第二天母亲告诉孩子,招待所有热水洗澡。 “我和你爸洗得很舒服。好久

没洗过这么舒服的澡了。”母亲的表情很舒畅。父亲却很紧张地告诉孩子,说其

他学生家长说, 食堂饭菜很差, “你千万不要省啊! ” 父亲说, “人是铁饭是钢,

你吃不惯就到外面去吃,不要心疼钱,知道吧?”孩子答应了,父母就有些放心

有些不放心地乘火车回去了。

⑻晚上, 孩子无论如何睡不着。 他想洗了一个热水澡便如此快活的母亲, 想 殷殷关照他的父亲。 母平时都很节俭。

孩子的家庭条件不太好, 父他们是那样平

常, 但是这世上最爱他的就是这两个人, 贴心贴肺地爱他, 甚至忍受他的不耐烦、 冷淡。他想像、崇拜明星啊,市长啊,甚至医生啊、工程师啊,他在他们眼里什

么都不是。但他小人物的父母,那般那般地爱他,爱得那样深。孩子又哭了,哭 得好伤心。

⑼后来,孩子长大了,工作了,有了一点成绩。他知道,他的这些成绩一半

是给父母的,

上对父母还是淡淡的, 让父母可以骄傲。 偶尔的关心也

但孩子表面

是粗着嗓门,但心里却很爱很爱他的父母。那种爱,或许与生俱来藏在心底,只

是那个夏日方才浮出水面。

⑽那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

12、 程。 把下面

选文形象地描写了孩子成长的过请根据主要情节, 用简洁的语言

的内容补充完整。( 4 分) 母亲嗓门很高地和邻居说话时,孩子 父亲给同学倒水受到轻慢时,孩子

时,孩子体会到父母的关爱,心软了;

父母殷殷关照乘车回去后,孩子

13、 孩子对父母由烦到尊重的情感变化缘于哪件事?请把文中表现这一变化的句

子写在下面。

▲;

14、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4 分)

( 1) 母亲一如既往地炒菜,但每一个动作都好像定格似的,说不出的滞重 .. 。

( 2)

母亲的表情很舒畅 .. 。

15、文章表现手法独特,虽然通篇都以孩子的视角叙写故事,但结尾

却说: “那

个孩子是他,是你,是我。”如果将这句话改为“那个孩子是我”好不好?

为什么?( 3 分)

16、 从文中孩子的情感经历中, 你一定明白了许多道理。 请把你的理解和感悟简

要地写在下面。

三、古诗文阅读( 25 分 )

阅读下列古诗文,完成 17— 24 题

(一) 秋风引 (4 分 )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解】“引”是古代的一种诗体。

17、一、二两句写出了秋风哪些特征 ?( 2 分 )

18、后人为什么说“孤客最先闻”中“最”字用得好?请联系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作简要分析。

(二)

陈涉世家 ( 11 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

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

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

天大雨 .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 死国可乎 闻二世少子也,

?” 陈胜曰 不当立,

:“天下苦秦久矣。吾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 分)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

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19、解释加点的词( 4 分) ( 1 )尝 . 与人佣耕 怜 . 之 ( 3)度 21、

若 . 为佣耕

▲ ▲

已失期

( ▲

2)

楚人

( 4)

...

你认为在本文中 “燕雀” 是比喻

▲ ,

“鸿鹄” 是比喻 在

浩淼的历史人物中,你觉得还有哪些人也可被比做“鸿鹄” 说说为什么觉得他或她也 可被

比做“鸿鹄”?( 4 分)

▲ (三)

乐不思蜀 ( 10 分)

旁人皆为

司马文王①与禅②宴, 为之作故蜀技③,

之感怆, 而禅喜笑自若。 王谓贾充曰:

“人之无情,乃至于是乎 !虽使诸葛亮在,不能辅之久矣,而况姜维邪?”充曰:“不如是

殿下何由并之。”

他日,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郤 正闻之,求见禅曰:

“王若后问,宜泣而答曰: ‘先父坟墓远在陇、蜀⑤,乃心西悲,无日不思。’”会王复问,

对如前,王曰:“何乃似 郤 正语邪 !”禅惊视曰:“诚如尊命。”左右皆笑。

【注释】 ①司马文王:

蜀王刘禅, 刘备之子。 ③蜀技: 四川的歌舞。

指司马昭。 ②禅: 指

④郤正:刘禅旧臣,与刘禅一起被迁送到洛阳。⑤陇、蜀:都指四川。

22、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

( 1)

( 答曰 ▲

为 . 之作故蜀技 ▲ (

2)乃

至于是乎

正 闻 . 之

3)郤

▲ (

4)宜 . 泣而

2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3 分)

24、“乐不思蜀”故事的结尾处“左右皆笑”,你认为他们为何而笑呢?( 3 分)

_

四、写作( 60分)

25、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2008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模拟检测

语文答题卷

卷面书 题号 一 写 得分 二 三 (二( 一( 二( 三(一) ) ) ) ) 四 总分 27 分)

1、( 4 分) 2、( 3、( 4、(

(3) (5) 3 分)(

1)

( 2) ( 3)

2 分)( )

8分) (1) (2) (4)

(6)

5、 ( 4 分) 《 》

《》

6、( 分)

6 分) ( 1 )(任选两处)( 2

江心寺: 池上楼: 澄鲜阁:

( (

2)( 2 分)

3)(请任选两项)( 2 分)

①所选风俗名称: ②所选风俗名称:

二 、现代文阅读:( 32 分)

活动: 活动:

(一)( 15 分)

7、( = 成功 8、( 9、(3 分) 10、(3分)

2 分),

3 分)

+ +

11、(4分)

(二)( 17 分)

12、(4

分)

13、( 3 分) ;

14、( 4 分)( 1)

( 2)

15、( 3 分)

16、( 3 分)

三、古诗文阅读:( 25 分)

(一)( 4 分)

17、( 2 分) 18、( 2 分)

(二)( 11 分)

19、(

( 3) 20、( 2 分) 21、( 4 分)

4 分) ( 1)

( 4)

( 2)

(三)( 10 分)

22、( ( 3) 23、( 3 分) 24、( 3 分)

4 分) ( 1)

( 4)

( 2)

四、写作( 60 分)

2008年九年级初中语文模拟检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7 分)

全卷书写

准: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得 楚,

5 分。评分标5 分;书写清

涂改较少,得 4 分;书写较潦草,涂改较多得 3 分;乱涂乱画的,不得分。

27 分)

l 、( 4 分)遗

2、( 3 分)( ( 3) B(每处 3、( C)

4、( (2) 江春入旧年

抵 届 启(每字 1 分)

1) A ( 2) C 1 分)

8 分) (1) 烟笼寒水月笼沙(3)叶底黄鹂一两声

(4) 锦江春色来天地 ( 5)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 浊

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每句 1 分。句中有漏字或添字者不给分,错别

字每字扣 0.5 分。)

5、( 4 分)示例:阅读《名人传》,常为贝多芬的高尚风格和顽强奋斗精神所

感动;阅读《水浒》,常为武松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所感动。

6、 (6 分 ) ( 1)

( 2) ( 3)

二、现代文阅读( 33 分) (一)( 16 分)

7、(

3 分)天资 勤奋 机遇。

1 分)必须以( 或:要获得

8、( 3 分)成功( 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干事业 成功

必须勤奋 ) ( 2分)

9、( 3 分)如:苏秦的“头悬梁、锥刺股”、车胤的囊莹映雪。(写出人物名

字得 1 分,写出事例得 1 分,事例和“勤奋”有关得 1 分)

10、( 3 分)论述了勤奋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11、( 4 分)不同意。虽然天资很大情况下是先天造成的,但是后天的努力和奋

斗也可以使原本没有天资的人具有比一般人更优越的天分。比如说,海伦凯

勒原本是残疾人,但是经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写作获得了伟大的成就,

鼓舞了更多的人。(有自己的论点,得 结合恰当的事例,得 2 分) (二)( 17 分)

12、 ( 4 分) 嫌母亲粗鲁而发火; 认识到应对父亲尊重 (或: 愤怒地批评了同学) ;

2 分,

母亲担心孩子从床上掉下;真正理解了父母对他发自内心的爱。

13、(

这件事。(

3 分)缘于同学让父亲倒水1 分)

孩子好像第一次明白,同学对父亲的尊重来自他对父亲的尊重。( 2 分)

14、( 4 分)( 1)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

情。( 2 分)

( 2)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 2 分)

15、( 3 分)修改后不好。原句点明了文章的写作目的,指出很多孩子都有过文

中孩子的情感经历。改后有局限性,削弱了表达效果。

16、( 3 分)作子女的应该理解、尊重、热爱自己的父母,努力做到内心和言语

行动相一致,使父母理解自己的一片孝心。

评分标准:第 14、 15、 16 题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得满分。

三、古诗文阅读( 25 分 )

(一)( 4 分)

17、( 2 分)答: 秋风刚至或萧索凄凉的特点。(学生用诗歌中的“萧萧”回

答,也得分)

18、( 2 分)答:表现了孤客对物候变化的敏感,写出了孤客羁旅漂泊思家念归

的心情。

(二)( 11 分)

19、( 4)

4 分)(

1)曾经( 2) 爱戴( 3)估计(

20、( 3 分)如今逃走(抓回来)也是死,起来起义也是死,同样都是死,还不

如为国家而死,可好?

21、( 4 分)众佣耕人 陈涉 可列举有远大志向或有较高成就的历史人物,如

岳飞、范仲淹、司马迁等。

22、( 应当

4 分)(

1 )替 ( 2)竟然

( 3)听说 ( 4)应该

23、( 3 分)即使诸葛亮还在,也不能辅助他使蜀国长久保全,更何况姜维呢。 24、( 3 分)能答到嘲笑、讥笑刘禅的平庸、无能、没有见识、目光短浅、贪图安乐、“扶

不起来的刘阿斗”等其中两点可给满分。

60分)见考试说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