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思考
王东初
(长春市会计考试中心,吉林长春130021)
摘要:随着政府行政行为的逐步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方式的转变,特别是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如何组织开展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履行其职责,更好地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是当前非常重要的任务。现阶段全党全国都在进行反腐倡廉,开展内部审计有利于监督本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行为,遏制腐败的产生,促进单位廉政建设,同时也能提高职工的法制意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促进政府部门高效廉洁等方面发挥作用,是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应思考和重视的问题。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思考1引言随着政府行政行为的逐步规范,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方式的转变,特别是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突显其重要性,如何组织开展好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依法依规履行其职责,更好地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现阶段全党全国都在进行反腐倡廉,开展内部审计有利于监督本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行为,遏制腐败产生,促进单位廉政建设。同时也能提高职工的法制意识,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促进政府部门高效廉洁等方面发挥作用,是我们每一个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2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2.1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监督手段,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依法独立监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真实、合法的行为,为经济管理和实现工作目标服务,是提升管理水平、防范风险、规范财务行为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证。但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内部审计工作及其职能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有的甚至把发展经济与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完全对立起来,没有建立适合内部审计工作发挥作用的机制。例如有些单位根本没有备配审计机构更不用说配备强有力的相关审计人员了,致使内部审计工作无法开展工作或流于形式,使之发挥不了应该发挥的作用。2.2内部审计机构、岗位设置不科学,无法独立客观地进行审计审计主体的基本特性是独立性和权威性。没有这两个特征审计主体将失去存在的意义。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灵魂,但就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来看,只有少数单位设置了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配备了内审人员,一部分单位虽在名义上设置了内审机构,但人员往往挂靠在本单位财务、纪检等部门,审计决定很难落实下去,严重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结果。同时还存在没有健全内部关键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没有做到不相容职位完全分离,关键岗位工作人员缺乏与其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资格和能力,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工作的效果。2.3审计人员队伍搭配不够合理,审计内容单一,无法胜任本单位内部审计任务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职能和业务范围的不断增加和拓146展,其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和重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国内绝大部分内部审计工作仍处于传统的审计阶段。例如有些单位还处于仅对单位的会计凭证及报表的审核阶段,而对工程项目预决算及进度审计、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行为审计、领导的经济责任审计、离任审计等仍处于空白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会计、审计专业出身,而现在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审计知识、会计知识、法律知识,还要具备风险管理的各种技能。造成现阶段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审计人员专业配置不合理,现有审计人员队伍里财务人员居多,而懂得工程方面、法律方面的审计人员少之又少,急需这方面人才引进,合理搭配不同知识背景的审计人员迫在眉睫。2.4内部审计制度不够健全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审计制度,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正常运行,做到各项业务之间相互制约、程序环环相扣、用制度去规范审计行为,逐步使审计行为更加专业化、科学化。目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执行依据是国家审计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和审计协会制定的内部审计准则等,在此基础上行政事业单位根据自己单位实际情况还应当制定出适合本单位的具体审计细则。例如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部门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的经验,在此基础上也建立了规章制度。但随着单位业务和审计方法的不断变化、提高,这些审计制度在前瞻性、可操作性方面已存在一定缺陷,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此类审计制度进行梳理、修订。3建议3.1要树立单位负责人是单位第一责任主体的意识提高管理层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将内部审计的工作提高到战略管理层面,承认内审的地位,内部审计不是可有可无的摆设。单位内部要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由主要领导负责,才能使内部审计系统真正发挥作用。管理层应该对其有充分的认识,构建完善的组织机构,给予强有力的权力和物资设备支持,强化内部审计管理水平。3.2应单独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管理相对独立,创建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由于内部审计部门是本单位的一个内部部门,其机构设置的附属性和人员编制的特殊性,决定了内部审计往往能更方便地发现本单位内部存在的潜在问题和风险,这比其他外部任何检查监督工作都更有效,在了解本单位内部情况有着外部审计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工作中更能发现本单位的薄弱环节。但内控经纬
只有审计人员机构设置相对独立,才能更客观更公正地完成内审工作任务而不是摆设,可以说内部审计机构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不可多得的参谋机构。同时还应控制审计风险,严格执行审计标准降低审计风险。3.3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配备强有力的专业审计人员会计部门及相关部门应当不定期的组织行政事业单位有主要负责人及审计人员参加的内部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内部审计专业技能和防范风险意识。首先,应扩大内部审计工作范围,内部审计不仅针对本单位财务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而且还要对单位各种经济行为、制度建设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评价。其次,提高内部审计手段。不同的审计目标运用不同的审计方法和程序。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急需改进的方面,必须快速引进内审工作需要的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像工程技术人员、法律、计算机、金融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引进,使之相互之间互相配合以达到最好的审计效果。(上接第144页)
应当积极召开单位会议,与相关管理人员积极协商,建立科学细致的内控制度执行条例。并且带头积极接受内控部门的意见,配合内控部门的工作,接受内控部门的监督和调查。带头营造一种自上而下的支持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氛围。同时,领导应当切实反思自己在领导单位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官本位”思想,在深刻认识“官本位思想”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造成消极影响的基础上,彻底打击“官本位”思想,以积极的现代化的行政工作领导者身份去领导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为下属部门支持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奠定基调。4.3创新和完善内控考核机制,务求考核评估公允创新完善内控的考核机制,首先建立公平标准的评价制度,让内部控制部门的工作有章程可依,杜绝内部控制部门的个人因素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消极影响。其次是完善对各部门权力行使整个过程的控制,要在权力行使之前对权力的行使过程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在权力运行过程中对权力的行使依据法律法规进行调控,在权力行使之后对权力行使的后果进行反馈。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考核的公平公允。4.4强化内外监督机制,提高监督意识强化内外监督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运行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对内部控制科学合理的重要保证。要做好监督工作,首先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保证内(上接第145页)
度的执行,能有效地推动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发展,实现单位战略性目标。然而现在的事业单位缺乏了对薪酬管理方案有效制定,导致发展方向不明确,无法实现通过薪酬管理有效调控企业内控制度。改革事业单位陈旧的薪酬观念,首先需要从根本上剔除旧观念,上层意识决定下层建树,从管理岗入手,邀请专业的薪酬规划人士来给管理部门讲课,让他们走出陈旧落后的观念,接受新思想、新的薪酬分配意识,认识到现阶段事业单位发展的根本目标,为后续的薪酬方案改革和员工薪酬观念纠正起到导向作用。现在薪酬管理已经把物质报酬的管理过程与员工激励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的激励系统。对事业单位内部薪酬进行宏观调控,不仅仅是内控制度执行的有力保障,也是所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公平效率和人本主义观念的追求。通过薪酬宏观调控,能够大大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的,事业单位内部的员工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内部调控规则,保证事业单位内控工作的顺利进行。5结语事业单位内部的内控环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系统,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只有在内控制度规范、员工自制能力强、各级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工作环境下,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系统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完善和落实。因此,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人员的整体素质,改变陈旧的价值观是能够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也是所有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最终目标。参考文献[1]黄菊芳.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当代会计,2014(10).[2]程英.关于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商,2013(23).[3]孙静.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建设推进管理会计在事业单位的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4]刘燕.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J].会计师,2015(24).作者简介:郭群,从事财务工作,中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147部控制制度的正常运作。其次,加强外部监督,除了发挥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作用以外,要积极地建立群众内部的监督渠道,积极让内部控制制度的运作接受群众的监督,采取民主建议、岗位轮岗、主管领导联系群众等方式加强外部监督,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康运行。5结语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制度的建立既是对党和国家行政体制改革要求的落实,也是践行行政事业单位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表现。有效运行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探索随着实践的发展会有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这就需要更多同仁的共同研究,为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建言献策。参考文献[1]王文琳.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J].财经界(学术版),2016(14).[2]张英.浅析新形势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J].中国市场,2017(18).作者简介:李涛(1976—),女,汉族,四川资中人,汶川县教育局,教育局总会计,会计师,大学本科学历,研究方向;财务管理。3.4健全内审制度是开展内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同时,还应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只有制定了适合本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才能得心应手,排除各方面干扰,独立、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4结语以上是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同时也是为了启发我们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思路,激发内部审计人员探索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的逐步完善,各种法律法规的健全,为促进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使用,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必将大有作为。与此同时,在工作中要求我们每一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都应提高自己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还要加强各项财经纪律及法规的学习,注重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为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水平献计献策。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