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实实教书 认认真真育人
化龙镇裴岭小学 侯效勤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我是化龙镇裴岭小学的侯效勤,属牛的,今年52周岁了。在大家的眼中,我算一个“老头儿”,却是我们校长眼中最有童心的常青树,特别是今天作为一名最普通的最偏远的农村小学教师能坐到这个讲坛上,这让我很自豪。
从教34年,我教了18个复式班、29个一年级——可以说是个一年级老师“专业户”,个中滋味都尝尽。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爱心、知识、责任三者缺一不可。几十年里我从“严”、从“细”、从“实”要求自己,每次市教研室冯主任到我们学校指导工作,总是对我说,侯老师好样的,好好努力,我很感动。我平时怎么做的,就实实在在地说吧。
一、身教、指导、陪练,工作整天陀螺转。比如,我们学校学生规范管理细则规定上学、放学走哪条路线,进、出教学楼走哪条路线,上、下楼梯怎样走等等,不管什么时候我也像孩子们一样从不违规,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一年级新生刚入学,习惯培养几乎从零开始。每接任一届新生,我都拿出3~5天的时间不间断地进行训练、指导、陪练(这是老师最辛苦的时候)。上学、放学路上怎样行走,怎样爱护教室墙壁和桌凳(我很自豪地说,我们裴岭小学的教学楼用了4年了,今天还像新建得一样),进办公室注意什么,怎样做值日,上厕所注意什么,课堂上注意什么,课间应注意什么,队列的训练,坐、立、走的训练,读书、写字、执笔的训练,怎样与同桌相处,怎样尊敬老师和长辈等等。老师讲、示范,大家演练,同学间互相表演练,我和优秀生对个别孩子进行指导,这样反反复复地进行训练,直到人人弄懂、学会、做好为止。对孩子的习惯培养我是常抓不懈,时刻不丢松。
一次放学,雅妮的妈妈迎上来说:“侯老师,看到你天天放了学陪送孩子出学校就像老母鸡领着一群听话的小鸡似的。大伙都说你教的孩子懂事、有礼貌、学习好,你把这些‘小东西’教育成这样真是太厉害了。”我微微一笑,心想:语言真的是来自于民间——几十年的纯爷们这回儿竞成鸡妈妈了。
二、脚勤、手勤、嘴勤,还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每天到学校我总是先到教室走一圈,桌凳的排列、门窗的关开、学习用品的摆放、黑板擦干净了没有。上课前早到教室里走走、看看、问问,孩子到校情况、上课准备情况、学习小助手完成老师教给的任务情况、孩子的卫生等等,这些每天都在我的心中装着。
一横一竖写好字,一撇一捺写人生。这话说得很好,也很简单。我却用“认真”、“坚持”这4个字,默默地做了34年。比如,我特别重视孩子写字习惯的培养。教写生字时,我让孩子利用学过的知识先观察生字,然后说出生字的结构,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每一种笔划的形状,起笔及收笔的方法,最后说明写这个字应注意的问题。对每一个新字的书写我更是严格要求,认真指导。每一笔的起笔、运笔、顿笔,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向孩子讲明白,让孩子既掌握写这个字的技巧又要把这个字写端正、写漂亮。如果有的孩子写得字在田字格中占错了位置或者写得不正规,弄懂错在哪里后必须重写,直到把字写好为止。
我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教给孩子们从小要养成也应该养成“认真、坚持做好一件事”的态度和习惯。我教过的学生写字几乎实现了:每页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第一行到最后一行、每个本子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都是一样认真的,不管是演草还是练习本。
三、读书、记笔记、剪贴、学习,让我成为别人眼中的“书痴”。
年轻时,我喜欢读书,算个“书虫”。窃书不算偷,在那个精神贫乏的年代,我不止一次地“偷过书”。八十年代初,村里有个跑供销的订的报纸,邮递员送到学校转达,我总是先睹为快,有好文章的那张就赶快藏起来,后来人家找上门来查对,我羞的不得了,但还是不改。读多了,读久了,就和书
交上了朋友。教了34年书,也读了34年书。读书笔记做了50余本,约计几百万字。这点让我受益匪浅:辅导孩子写的作文多次发表和获奖,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也有多篇获奖。在我的影响下,我们裴岭小学可谓是读书、记笔记蔚然成风。课间不论是岁数大点儿的老师还是年轻的老师,翻阅几页,畅谈几点自己的见解。孩子呢,更是读书上瘾。我们学校有11位老师,郭翠英、裴九华、裴耀祖、裴雪云、郭松年、柴安辉等7位老师辅导孩子写的作文几乎次次获奖。
说实在的,前几年我还是个“微机盲”。复杂点的操作几乎不会,也不敢会,怕给单位弄坏了。是远程研修学习帮我摘了“微机盲”这顶帽子。为了学会使用微机,我买了电脑,请教辅导老师手把手教。曾经因为不会使用Word编辑,求教裴九华老师,在电话里又听不明白,晚上快11点了骑上电动车赶了4里路敲响了裴老师的家门。裴老师责备我:明天不行吗,真是个犟人。那是2011年的冬天,把我好冻,我心里却热乎乎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作业被省专家点评,随笔10多篇被指导老师推荐,学习结束总成绩名列镇第一名,我这个“老头儿”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学员。
四、认真工作,用心备课、批阅作业,是我的职责。
每年市教育局安排的一年级教师培训,我都积极参加,从未觉得自己这个“专业户”有多专业。对教材的应用上,我做到了一点:每年都使用新的课本。尽管我对一年级的教材早已烂熟于心,但我总是认真地在新发的书上做好记录,生怕有半点疏漏。
身教胜于言教。给孩子批阅作业时,哪怕是日期还是评价也是认认真真书写,课堂上的板书更是丝毫不得马虎。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我有机会就与家长沟通,经常利用晚上把家长们召集到学校谈谈家常、聊聊孩子,让家长们明白在孩子面前说话、做事要自律,要做孩子的楷模。对孩子做错的事,说错的话要认真对待,帮其改正,让孩子心服口服。我甚至给家长上一年级的课,让家长明白一年级学习的重要性。我的做法在我们学校推广。
“侯老师,晚上的家长座谈会很好,你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我知道了怎样和孩子
和谐相处,怎样教育孩子健康成长。侯老师,我们服了。”这是思雨爸爸发给我的短信。
一年级孩子的特殊性决定了这个岗位更辛苦。说心里话,我也很想跟班走。王校长说:“五哥——(我们的王校长一直叫我五哥)小学最重要的年级是一年级。很多幼儿园大班的家长常问:八·一后的一年级谁教?不是侯老师的话,孩子就转到大王去上学”。家长只要打听到我任教一年级,千方百计地把孩子往班里塞。我苦了,累了,但我知足了。
金杯银杯不如孩子与家长的口碑,时光流逝许多孩子被我淡忘了,但孩子们没有忘记我。假如说,我是个有教育故事的人,那我的故事很平凡,也讲完了。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