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考研时间规划

考研时间规划

来源:爱go旅游网


2012 考研复习:宏观时间规划指导

考研复习总体规划是指对考研复习的时间和内容进行总体上的规划和安排,属于宏观层次的战略。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复习总时间的确定,各科目复习时间的分配,各科目何时开始复习,何时进行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和冲刺轮以及各轮的时间长短和复习内容。

一、确定复习时间的总长度,把握总体时间安排的松紧度。 要进行总体的学习规划,首先要解决的是确定自己的复习时间,哪个阶段该松哪个阶段该紧,之后才能有计划有条理的进行宏观规划,在这个计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复习。

那么如何确定自己的复习时间长度,把握这个松紧度呢?考生要将自身的实际情况与起重要作用的因素结合起来,正确评估自己。作为参照的因素有:学习基础、专业课的复习内容、考试性质、报考专业的冷热度、个人的信心值和心理素质、个人的身体素质。

在这里,我们称“英语水平达到四级,非跨专业、不考数学、报考专业冷热适中、信心值居中,身体状况良好”类的考生为“基本条件考生”,称“英语水平未达到四级、换专业、考数学、报考专业热、信心值低、身体状况较差”的考生为“低于基本条件考生”,与之相反的称为“超基本条件考生”。

(一)“基本条件考生”与“超基本条件考生”。这两类考生由于基础不差,复习时间可相对放宽一些,可以不必尽早进行复习,如有必要尽早复习,建议前期复习不要安排得过于紧凑,从暑期以后进入紧凑期为佳。

(二)“低于基本条件考生”。这类相对来说优势较少,如果按照以上两类考生的开始复习时间,很可能完成不了学习任务,因此有必要提前进入复习阶段,并且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复习,攻破弱点。应该差什么就补什么,英语差就补英语,数学差就补数学,专业课差或者跨专业就补专业。当然,为了避免学习单调,也可在重点复习哪一科的同时配合着学习点其他科目。

(三)如果不是第一次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考生,无论以上情况怎么样,都可以按照“基本条件考生”的复习时间。

(四)若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复习总时间相冲突,也就是说复习时间并不充裕,这个时候,考生应在复习过程中以掌握“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为原则,学会舍弃。

二、总体复习时间规划

有了考研的决定,有了确定的复习时间,接下来最关键的任务就是要制定合理的时间规划,将备考阶段这个有限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学习价值。

以下是根据不同种类的考生给出的一些时间分配上的建议,目的给考生以参考和启示,建议考生不要照搬全抄,应根据自身情况适当更改制定。另外,要及

时对自己的学习计划进行检测,若达不到很好的效果,要及时更改,重新制定。

(一)所考科目时间分配参考方案

在保证各科平衡的前提下有所侧重。总体复习时间的分配要遵循突出重点、向弱项倾斜的原则,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切忌“平均主义”。比如,英语是弱项,数学是强项,就要多安排一些时间给英语;跨专业报考,就要多安排些时间给专业课。以下是总的时间分配方案,可供大家参考。 如图所示: 数学 英语 政治 专业

本专业报考的时间分配

30% 30% 20% 20%

跨专业报考的时间分配

25% 25% 20% 30%

英语基础较差的时间分配

25% 35% 20% 20%

不考数学的时间分配

30% 20% 50%

(二)总体复习时间规划 1.起步复习(年前-3 月份)

有的考生早已决定考研,有的考生考试内容为非统考科目,有的考生想提早进入复习,对于这些考生而言,他们有必要也往往从年前就已经着手复习了,复习时间相对其他考生多了四五个月,那么该如何将多于他人的宝贵时间更好地利用起来?要做好考研的哪些准备工作?应该复习什么内容?

年前至 1 月份:是了解考研知识、搜集考研信息、了解考研形势的时期,考生可以通过听免费的讲座,获取这些方面的信息。

2-3 月份:确定考研目标,确定所考专业;对英语和数学进行初步的复习。考生可通过听讲座、报具备权威性的辅导班获取目标专业的深度分析和相关信息,也为以后的专业课复习做准备。复习的科目建议放在英语和数学上。

英语:主要对单词进行记忆,以上一年的大纲为参照,熟悉大纲词汇与词组。每天依据自己的记忆规律确定复习目标;浏览上一年真题,熟悉题型,做到心中有数。此外建议增大阅读与试听范围。

数学:数学分数一、二、三、四,考生需要了解所考的数学内容,之后通读考研数学大纲,对知识点、考试题型和难易程度进行把握。狠抓基础知识的同时适当做些简单习题,对知识点进行巩固。

政治:了解前一年的政治大纲,把基本的原理理解一下,重点复习上一年的考点。 专业课:选报专业竞争压力大的或是专业课考试内容难的考生,此时应开始专业课的复习。

2.第一轮复习(4-7 月份) 打牢基础阶段

首轮复习目的是全面夯实基础,因此主要使用本科阶段的基础教材,外加一些适合首轮复习的辅导资料,也可以选择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此阶段应该着手英语和数学的复习,因为两者的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一定要注重基础。

4-5 月份:重点科目是英语和数学,不要急于做模拟试题,着重于基础的复习。

英语:在此阶段以词汇、语法为重点,同时继续进行阅读理解训练。虽然词汇、语法已不再作为考试项目,但它们仍是整个英语复习的基础,因此一开始就要重点强化过关。

数学:在此阶段的重点在于先系统学习教材,全面整理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一边开始大量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专业课:如是本校本专业报考的,要利用常规教学,学好专业课程;如是跨专业或跨校报考的,要正式开始专业课程的复习,如有条件,应旁听一些重要的专业课。

6-7 月份:全面关注考研公共课的考试大纲,购买最新大纲,准备暑期复习。

政治:复习不必开始,因为它每年大纲变动较大,此时的新大纲还未出台。

3.第二轮复习(7-10 月份) 巩固提高阶段

这个阶段关键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科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把握;二是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 7-8 月份:开始重点复习政治,巩固英语和数学,做到三门公共课同步提高。

政治:主要是重点提炼每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和重要结论,研究考试大纲知识点,特别是新增考点和新修考点;对跨章节、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步综合。 英语:重点解决考研英语的关键——复杂长难句,熟练掌握各种较长较难的句式。这一阶段要加大阅读量,提高快读和精读能力,同时也通过阅读来巩固语法、词汇和句式。进行相当分量的题型专项练习,以做题来巩固。

数学:复习时间会相应减少,做题数量也不可能很多,因此要在首量练习的基础上,回头总结、归纳,反复揣摩典型习题,提炼解题规律。

专业课:由于公共课分量加大,专业课复习时间会大为减少。本阶段任务是对各专业课程进行总体逻辑框架上的整理,建立起整个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开始按专题归纳整理知识内容。

9 月份:关注各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和专业计划,购买专业课辅导书;强化公共课的复习效果,不断完善复习总体结构。

10 月份:对之前的复习进行总结、梳理、查漏补缺;确定十一长假复习计划,开始专业课系统复习。

4.第三轮复习(11-12 月份) 冲刺模拟阶段

公共科目和数学在第三轮复习的前期应该安排一个模考带,可自我模考,也可参加模考班。目的是经过两轮复习后用正规考试来检测一下复习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第三轮复习计划,同时也有助于增加实战经验。

本阶段的重点复习内容,一是归纳总结,升华提炼,查缺补漏;二是强化应试能力训练。

11 月份:在原有复习基础上加以巩固和训练。

政治:由于近年来材料题和论述题越来越呈现出时事政治和政治基本理论相结合的特点,因此本阶段需要重点进行时事政治与基本理论关联分析的训练。 英语:重点任务有两个,一是进行大量模考练习,二是强化训练写作,力求培养语感和手感。考研英语作文命题不会冷僻,不会很专业,通常与学习生活紧密联系,或反映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因此有意识地多阅读一些相关文章,熟悉有关观点、句式、词汇,再动笔练练。

数学:逐步恢复做题练习量,进行大量模拟训练,进一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使解题状态上升,以便在考试时达到最佳点。

12 月份:大规模的模拟训练阶段,适应考试状态,提高应试能力。 专业课:在最后阶段需要快速地反复复习,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同时针对专题复习。

5.第四轮复习(1月份-考前)

此阶段复习时间较短,重点放在全面梳理知识点、强化答题、解题技巧,查漏补缺等方面。本阶段要避免题海战术,关键是找一些切实有用的内部冲刺资料、模拟资料来训练就可以了。另外,时事政治内容也基本确定,应进行高效的复习。参加串讲、冲刺班也有很大好处,特别是政治,因为涉及时政问题,尤为必要。

研究生考试是一项简单而又复杂的学习任务,复习时间有限,科目众多,若缺少合理计划,就会造成迷茫混乱、焦虑纷繁的消极局面,影响心态和复习效果,影响最终的成功。而行之有效的计划的制定,不仅能规避这些问题,更能使考生以踏实稳定的状态备考,做到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实力,获得最大的学习收益,为最终的胜利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