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医药工作总结

中医药工作总结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医药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院在市委、市政府的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计委、市中医药管理局的大力支持下,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及要求,紧紧围绕医院中心工作,着力打造中医特色项目,普及中医适宜技术,营造中医文化氛围,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完善中医药基础设备设施建设,有力推动了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简要汇报我院中医药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邓州市中心医院始建于1932年,由最初的“邓县人民医院”,历经“邓州市人民医院”“邓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邓州市中心医院”三次更名,通过几代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现已成为邓州市一家集医疗、保健、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国家“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是河南省首批40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之一,是河南省首批30家“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之一,是河南科技大学、南阳医专、邓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家医学院校的临床实习基地;承担着邓州市及周边邻县200余万人口的医疗救治工作。

医院现有职工1182人,其中高级职称73人(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284人,编制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155张。年门诊量34万人次,住院病人45000人次。拥有德国西门子1.5T磁共振、美国通用64排128层螺旋CT、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美国柯达800mA数字化成像系统(DR)、德国西门子大型C臂血管造影系统等居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设备。近年来,我院在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神经内科、普外科被纳入河南省县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儿科、普外科、神经内科等7个学科

被评为南阳特色专科;医院先后荣获“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二、医院中医药发展现状

我院设置有中药房,煎药房,康复科、中医科病区及6个门诊诊室。其中门诊诊室分为2个专家诊室、4个普通诊室,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中药房共有9名工作人员,其中副主任药师1名,研究生1名,技师4名,中级技工3名;煎药房现有工作人员3名,配备12台煎药机;病区开设病床30张,医务人员18名,设有康复评定室、针灸治疗室、艾灸室、熏蒸室、牵引治疗室等特色中医治疗室,开展电针疗法、督脉灸疗法、中药熏蒸疗法、“三伏贴”等中医特色治疗技术。

2017年度中药房业务总额3379537元,草药饮片收入2411418元,配方颗粒收入95000,中成药收入873119,分别占业务收入比例71.35%,2.82%,25.83%。2018年1-7月业务总额2697576元,草药饮片收入1071020元、配方颗粒收入738000元、中成药收入888556元,分别占业务收入比例39.71%,27.36%,32.93%。中药占全院药物份额(比例)11.94%。

2018年1-7月中医科共收治患者205位病人,次均费用为6437.06元,药占比22.76%;2017年度中医门诊人次17838人次;2018年1-7月门诊人次为6642人次。2017年中医门诊次均费用为238元,2018年1-7月中医门诊次均费用为248元,各类设备总投入202.7万元。目前,我院中医药从业人员总数及占全院业务人员比9%。

三、中医药工作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我院始终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原则,把发展中医药事业作为医院重点工作,纳入医院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为积极推动中医药工作,我们多次召开中医药工作专题座谈会,听取科室中医药工作情况汇报,并就加强中医药继承创新、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转变中医药服务模式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主管中医药工作的副院长经常深入科室,进行现场指导、督查、考核、讲评、反馈等,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确保组织无缝对接,任务项项明确,责任层层分解,措施步步落实,为我院中医药工作的扎实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普及适宜技术。中医药适宜技术既能体现中医药的特色优势,又能控制医药费用的过快增长。我们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作为解决群众“看病贵”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突破口,精心筛选了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适合基层使用的中医适宜技术,分批分次对康复科医师展开了专题培训,培训率达到100%,目前,我院开展拔火罐、中药外敷,中药熏蒸,中药涂擦、按摩、推拿,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得到广大群众的高度认可和信赖。同时,我们还组织专家开展了《中医处方书写》、《中医门诊病历书写》的培训,并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的相关内容有机的融入“三基”培训中,简、廉、便、验的中医药治疗手段也逐步得到了患者认可和欢迎,达到了“技术得推广、居民获益处”的良好效果。

(三)发挥名医效应。我院副院长王杰方同志,主任中医师, 长期苦心钻研医术,博采众方,以中医传统医学为基础,默默耕耘于望、闻、问、切与辩证施治之妙方良药的开拓与创新,深受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每周坚持在门诊坐诊,应用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等疾病疗效显著,在邓州区域及周边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中医科主任马坚韧副主任医师从医三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中风、冠心病、高

血压等内科杂症、妇科及产后妇科杂症的治疗,尤其对妇科月经病崩漏治疗有专长。2010年3月被授予“邓州市首批名中医”荣誉称号。

康复医学科主任安兆全,一直积极探索,钻研业务,技术创新,发明了“可调式颈椎保健枕”和“四维颈椎牵引吊架系统”,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提高了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减少了颈椎病的复发,受到了患者的广泛好评。2018年5月,被评为“邓州向上向善好青年(创新创业)”。

(四)发挥中医优势。中医中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确有疗效,更在预防保健“治未病”领域有其独到之处。目前,我们工作重心已经从“治病”转向了“防病”,进一步调整医疗服务模式,优化整合医疗资源,将中医药融入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以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人群为重点,利用体质辨识、养生保健、食疗药膳、运动疗法等特色方法,深入开展中医药保健与健康指导服务;中医药优势得到发挥的同时,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医药服务范围得到拓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医药防病、治病的认识得到了明显提高,中医药服务满意率高达95%以上。

(五)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加大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形式多样的义诊咨询和中医健康讲座,大力普及中医药健康知识,传播中医药文化,推进中医药日常科普,展示中医药在卫生领域的优势特色,介绍中医药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知识,使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药、使用中医药、享受中医药,使中医药文化逐步贴近百姓、融入生活,为促进中医药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2018年上半年,全院累计开展健康教育讲座38次,累计受教育4200余人次,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宣传材料1万余份,举办宣传义诊咨询

16次,服务人群达2100余人次。

(六)重视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大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采取多种措施着力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工作。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医药人才,充分利用我院名医资源,发挥传、帮、带作用,将中医精湛技术传授给了新上岗人员。通过参加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外派进修、学历教育、在岗继续教育等多种形式,完善中医师培养体系,逐步培养一批知识结构合理、综合素质精良、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优秀中青年中医师。目前,我院已基本形成老中青结合、高中低搭配的多层次中医药人才队伍体系,有效提升了我院中医药医疗技术水平。

(七)完善相关配套建设。我们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根据邓州市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医院实际,坚持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的原则,加快中医药基础设施改造,先后用于中医病区建设约1000平方米、中药房建设面积约200平方米、煎药房建设约150平方米,添置更新了中药饮片柜、药架、药品柜等设备设施。积极开展中医康复在内的具有中医药特色的诊疗服务,改善了医院中医药基础服务条件,保持中医药工作的连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人才短缺。目前,我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数量少,加之长期以来,在广大患者心目中,中医设备相对简陋,只会简单的望闻问切,重病急病必须找西医,只有并无大碍的慢性病才考虑让中医解决,造成中医药人才的短缺,降低了中医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业务培训薄弱。因我院是一家综合性医院,相对中医药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和形式单

一,业务培训环节仍显薄弱,造成在疾病预防实践中,中医的治未病特色并没有形成较为明显优势,不能满足当前中医药发展的需求。

(三)中医药品牌不响。虽然,我院不断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但能叫得响、推得出的中医服务品牌较少,不能较好发挥中医药简洁、方便、廉价和效验的特点和优势。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我院将通过“名师带徒”、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加强名医学术经验的传承,开展专科诊疗技术及特色疗法,制定各层次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和激励制度,为学科、学术、技术、专科带头人和后继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落实优惠待遇,确保人才育得出、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形成名家不断涌现的氛围和机制,努力培养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年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有后劲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人才队伍。

(二)创新完善培训机制。创新中医培训模式,采用“专科专病相结合、长训短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四结合”培训模式,进一步完善我院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机制,选聘优秀师资,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职称的人员培训需要,开展分级分层次培训,强化中医诊疗技术水平,推广实施至少10个以上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提高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

(三)推动品牌创建。在注重提高中医综合服务能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同时,挖掘中药方剂,引进开展中医传统特色疗法,努力提升我院中医药服务水平。加强媒体和社会各界

的沟通交流,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中医药特色优势宣传工作的组织、策划和实施,广泛宣传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社会民众对中医药科学性、实用性的认同,打造能叫得响、推得出有影响的邓州中医药品牌。

随着我市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更大、更稳健,邓州这块传统医药的“名牌”将更加闪亮,我院将抢抓机遇、积极创新,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为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再做新贡献、再创新辉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