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经济·市场信管专业“web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改革
杨振华1,王 丽2*
(1.内蒙古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2.包头师范学院化学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针对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web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的现状,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发现传统教授方式,不能提高
学生的编程能力,还使学生了失去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兴趣。我们提出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经过这几年的教改试验,发现该教改方案可以提高学生使用PHP语言软件开发的能力。关键词: PHP语言;编程;软件开发
1 教学现状
1.1 重视教师讲授而轻实践
基本上,中国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是勺子教育。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系统地传授知识。《web设计与开发》这门课主要讲授的编程语言是PHP。像教授其他的编程语言一样,主要对编程语言基本语法讲授,包括语言使用的运算符、常变量、分支语
句、循环语句、函数、类和异常处理[1]
。在这种教授模
式下,很少教师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最后也学不会软件开发,甚至有些学生会逐渐对软件开发技术失去兴趣。我们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比较僵化,无法满足当前教育的需求。1.2 不重视软件案例教学
传统的教授方法,教师对PHP语言的语法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讲解,然后让学生进行简单编程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教师和学生教学行为。学生也许会很好地掌握PHP的语法知识,但往往在课程结束后,他们仍然不明白怎么使用PHP语言开发软件,
所以他们还是以被动的方式获得知识[2]
。有些学生愿
意背诵一些简单例子,纯粹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即使期末考试取得高分的学生也没有多少创新能力。2 针对问题进行教学改革2.1 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介绍
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是使学生从真实的软件项目中体会和感受编程带来的快乐。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将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方面改变传统观念将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第二个方面学生从以教科书和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在应用型实践教育中,学生的认知是中流砥柱,而教师的认知是灵魂。在面向实践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使学生通过参与软件项目开发,发现自己某一部分理论知识的不足,实现自我不足的反馈。同时,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指导和
基金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创新基金项目(NO:2010NC067)*:通信作者
178帮助。在该教学模式中,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改革。应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应该选择典型的软件案例,这些案例执行的流程对学生来说比较熟悉,例如:图书借阅系统、小型电子商务系统、高校教务系统等。因为学生作为初学者能力毕竟是有限的。然后教师介绍该软件项目的设计思路,实现步骤,包含模块。最后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实现该软件案例一个模块的功能。 2.2 学生角色
由于选修《web设计与开发》这门课的同学一般都是大三或大四的学生,他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基础的编程语言,例如:C语言和C++语言,具有编程基础。所以教师没有必要系统而全面的讲授PHP语言语法知
识[3,4]
。而具体语法知识教授会穿插于整个教学案例
之中。如果有的语法知识在整个教学案例中没有使用到的话,这些知识只能留给学生课后自学。通过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具有自主探索,拓展知识,积极思考,自主求解的能力。学生承受的压力越大,他们能力提高的越多。而且,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他们掌握了软件开发的知识和技能。2.3 教师角色
对于教师来说,他们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传授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寻求和探索新的知识向导。学生思维越开阔,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师需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教师面临更大的压力。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思考,更新知识,适应这种挑战,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教师需要定期到一些软件公司进行交流学习,使自己掌握最新的软件开发技术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出更好的软件设计思路,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胜任指导学生的责任。
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是计算机教育中非常有效的
2018年第4期
科技·经济·市场科教之窗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研究
吕国成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1)
摘 要:在高职院校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信息化
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教学手段还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和改善的问题。本文在此基础上,就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具体的论述。关键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
0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社会教育逐渐被数字化教育理念取代,很多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逐渐被开发出来,并且运用到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价值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存在很大的挖掘空间。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管理人员要对此加以重视,加强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推动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和发展。1 信息化教学的概述
顾名思义,信息化教学就是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技术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多媒体教学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建出相应的学习环境,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对教学效果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信息化教学能够将以学生为中心这一基本教育理念充分激发出来,对各项资源进行合理利用,在此基
[1]
础上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信息化教学能够将教学中模糊的概念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充分展现出来,为课堂教学营造一个活跃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能对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进一步的强化。通过信息化教学,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形成接受信息和消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在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达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目的。2 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策略
2.1 鼓励师生积极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笔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发现,很多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资金建立校园网络等信息化教学平台,但是却很少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导致各种信息化基础设施成为了单纯的摆设。实际上,对于信息化教学而言,建设
教学方法,但是需要教师大量的工作来思考怎样巧妙
使用。应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不但需要备课,而且需要花更多的精力,细致的设计软件案例。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能力,设计学生感兴趣并且实用的软件教学案例。由于选择不同的案例,教学效果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些专业知识比较复杂并且比较难理解的案例,教师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普遍的现象来类比,这样学生会变得更容易理解。例如算法与数据结构中的树形
[5-6]
结构可以模拟为家族谱系,堆栈结构可以模拟火车进站和出站,选择好的软件案例,才会有好的教学 效果。3 结束语
目前,创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观念正在大量涌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在教育创新中发
挥着关键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本文针对《web设计与
开发》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面向实践的教学方法提出教学改革方案,提倡侧重于软件项目案例的教学。该教革是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总结,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1]梁毅娟.PH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项目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10).[2]赵军,亢华爱.PHP +MYSQL开发实例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3]肖洋.高职计算机专业PHP网站开发课程设计的探讨.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4]张晋芳.PHP在网站后台建设中的优势[J].太原:山西林业技术职业学院,2012,25(12):39-40.[5]孙爱东,杨秋妹,肖媚燕.多层次的“数据结构”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6): 166-167.[6] Gu Xinsheng. Object-oriented Program Design.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3,(10).
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研究》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6ZCY035。
作者简介:吕国成(1980-),男,吉林长春人,汉族,研究生学历,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冶金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学研究。
2018年第4期
1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