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张冬生 审题: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选择题(20x5=100分)
(2012·厦门一中高三期中 )下表示意我国 30 °N 附近四个省级行政中心城市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 1~2 题。
(2012·三明一中高三模拟 )东北某黑土丘陵区南北坡坡度相同,其坡度小于东西坡,各坡向降水差异 很小。读图完成 7~8 题。
1.四个城市按海拔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 (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③②①④ D. ①③②④
2.年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城市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于四川省西昌市西北约65公里处的大凉山峡谷腹地,海拔1500m。读西昌地区气候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题目。 3、“嫦娥二号”在发射升空时,为了提高初速度,节省燃料,应该朝下列哪个方向飞行
A、东南方 B、西南方 C、西北方 D、东北方 4、该卫星发射中心优越性的具体表现在 A、峡谷地形,大气能见度高,利于观测 B、海拔较高,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长 C、地处大凉山区,人口密度小,比较安全
D、年平均气温高18°C,全年降水均匀,年较差小,日照多
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一场被誉为与工业革命有同样意义的新型产业革命。目前,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生产国和消费国。读“我国新疆地区略图”,完成5~6题。
5.影响新疆太阳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植被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6.新疆地区太阳能丰富,如果在此建设我国最大的太阳能发电基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租金低,可供利用土地多 ②科技发达,人才丰富
③市场广阔,发展前景好 ④太阳能丰富,集能容易,发电量大 ⑤利于我国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7.两个年份该区域各坡向侵蚀沟密度 ( ) A.西南坡大于东南坡 B.东南坡大于西北坡 C.南北坡大于东西坡 D.西北坡大于东北坡
8.侵蚀沟密度表现为南坡大于北坡的自然原因是 ( ) A.北坡为阴坡,积雪多,积雪融水作用强 B.南坡为阳坡,昼夜温差大,冻融作用强 C.北坡为冬季风迎风坡,降水侵蚀力大 D.南坡为夏季风迎风坡,风力侵蚀力大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线路分布如图1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完成9~11题。 9.我国各地入秋时间的序列是
A.路线①的秋色是从南往北演进 B.路线②的秋色是从北往南演进 C.路线③的秋色是从中部往南、北演进 D.路线④的秋色是从东往西演进 10.影响路线③的入秋时间序列的原因
A.纬度与大气环流 B.地形与大气环流 C.纬度与地形 D.人类活动
11.图1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
A.①-苹果园里硕果累,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山歌阵阵采茶忙 C.③-黄沙漫漫响驼铃,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白雪皑皑入云霄,金色胡杨游人醉
1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下左图和右图分别是2012年4月12日8时和4月13日8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③ 一般中午时 d 处气压略高于 a 处 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区域,4月12日到13日风向和风速变化均较大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13.图中甲地区在该时间段内
A.受暖锋影响,气温升高,由阴转晴 B.受暖锋影响,气温升高,由晴转阴 C.受冷锋影响,气温降低,由阴转晴 D. 受冷锋影响,气温降低,由晴转阴
(2012·福州一中高三第二学期期中 )读图,回答 14~15题。 14.关于两条河流特征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半年都有凌汛现象 B.夏半年水量均丰富 C.均为春季积雪融水补给 D.均自南向北注入大西洋 15.关于甲、乙两图所示区域自然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大于乙区域 B.甲区域对流层厚度大于乙区域
C.两区域植被类型均以荒漠、草原为主 D.两区域地形类型均以平原、高原为主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________。
A.240~250米 B.250~260米
C.260~270米 D.270~280米
读图,完成 17~18题。
17.若图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 a、 b、 c 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 a= c> b,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
① 剖面处是背斜构造 ② 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④ 深夜 c 处常吹山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8.若图示曲线为一月等温线,则 b 地位于 ( ) ① 北半球大陆上 ② 北半球海洋上 ③ 南半球大陆上 ④ 南半球海洋上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2012·厦 门市高三期末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冬、夏日照时数空间分布。读图完成19题。
19.导致该区域西部冬、夏季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太阳高度 B.天气状况 C.昼夜长短 D.海拔高度
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20—21题。 20、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变式理解(有时间做一下)
21、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甲一乙一丁一丙一甲 B、丁一丙一甲一乙一丁 C、乙一甲—丙一丁—乙 D、乙一甲一丙一丁一乙
班级: 姓名: 学号: 模仿学习者签名:
1-5: 6-10: 11-15: 16-20: 21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