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C是水平地面,A、B是两个长方形物块,F是作用在物块B上沿水平方向的力,物体A和B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关于A、B间摩擦力F1和B、C间摩擦力F2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F1=0,F2=0
B.F1=0,F2≠0
C.F1≠0,F2=0
D.F1≠0,F2≠0
2、如图所示,将高度和材料完全相同的实心长方体A、B放在水平桌面上.A、B对桌面的压力分别为FA、FB,压强分别为pA、pB,下列关于它们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FA 3、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 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小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 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 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 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 5、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频率 6、小明身高为1.5m.站立在平面镜前2m处,他以0.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2秒后,他的像到他的距离和像的大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1.5m,像变大 C.3.6m,像不变 B.2m,像变小 D.4.4m,像不变 7、能正确反映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偏折的光路是( ) A. B. C. D. 8、以下物理规律无法用实验直接验证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B.欧姆定律C.光的反射定律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受惯性力的作用在空中继续前进 B.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C.要让自行车更快的停下来,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 D.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10、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 ) D.焦耳定律 A.B. B.C.D. 11、水平桌面上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M、N分别放入两个容器中,静止时两球状态如图所示,两容器内液面相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两小球所受浮力FM B.乒乓球的直径为10cm D.课桌的高度为1.2m 13、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运动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O点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 ②t=0时刻,A在O点,B在距离O点5m处 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 ④5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只有①④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 D.只有②③正确 14、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C.将游码向右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15、某高校研制的水下机器人在海面下作业,若它一直下潜,在此过程中( ) A.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大 B.所受浮力变大,压强变小 C.所受浮力不变,压强变大 D.所受浮力不变,压强不变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加热固体碘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我们会看见杯内产生紫色的气体,这是因为固体碘吸热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停止加热待冷却后,在干净的玻璃片上出现了黑色颗粒,这是因为气态碘又发生了________(填物态变化)的原因,生活中________(露、冰、霜)的形成与这一物态变化相同. 2、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__ 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m/s) 3、一个箱子重为100N,放在水平面上,受6N的水平推力,箱子未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应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6N.当水平推力增大到10N时,箱子恰好做匀速运动.当水平推力增大到20N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4、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 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________现象,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 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________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________成小水滴或直接________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质量为1.8kg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它所受的支持力为12N,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g=10 N/kg) 2、如图所示,一玻璃三棱镜的横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一束红光平行于BC边从S点射入三棱镜,经AB面折射后,又在BC面发生反射,然后恰好从P点折射后射出.请画出这个传播过程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他可以将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小明在此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3)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几组物与像的位置..该步骤的实验目的是_____. (4)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________呈现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 (5)有同学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清晰的像的稍后方还有一个较模糊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_____.另一组同学用跳棋代替蜡烛,在方格纸上 实验(如图乙).这样做有什么好处(说一点)?_______. (6)如图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会(________) A.水平向右 B.水平向左 C.竖直向下 D.竖直向上.. 2、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________,并通过调整_____________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_________(能/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将卡片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能减少木块受到的_____________对实验的影响. (5)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________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跳伞是一项极具挑战的运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某次跳伞训练过程中,一体重为500N的运动员从空中悬停的直升机上由静止开始竖直跳下,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经15s下落210m后,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直至落地,整个过程用时30s,求在这个过程中: (1)运动员下落的总路程; (2)整个下降过程重力做的功; (3)匀速下降时重力做功的功率. 2、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乙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cm时,物块A有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ρ水=1.0×103kg/m3,g取10N/kg).求: (1)物块A受到的浮力; (2)物块A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至物块A刚好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B 2、B 3、A 4、D 5、C 6、D 7、C 8、A 9、B 10、B 11、D 12、C 13、D 14、D 15、C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升华 凝华 霜 2、水(或液体) 510 3、等于 10 4、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汽化 液化 凝华 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0分) 1、 2、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确定像的位置 1 不需要 像与物大小相等 替代 多次实验,避免偶然性,总结普遍规律 不能 像与物无法完全重合 玻璃板太厚 能更好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C 2、相反 钩码的数量 不能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剪成两半 摩擦力 竖直方向 不变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531、(1)300m;(2)1.510J;(3)310W. 2、(1)4N;(2)0.4×103kg/m3;(3)6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