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劭文
(广东省湛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摘广东湛江)要: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仍然存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如基础工作的改善、人员思想认识的提高、制度的构建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有效性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旧交接工作顺利完成。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2019年1月1日起,我国事业单位将执行新的会计制度,原有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不再执行,本次改革牵涉范围甚广,对延续了几十年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来说,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变革。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我国政府在全面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中,相继出台了一套标准、两份报告、三项制度、四项措施等规范要求,重构了政府会计核算模式,实现了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适度分离且又相互衔接。事业单位作为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行、从事社会服务的政府会计主体,需要正确认识此次改革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完善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务会计核算要求对当期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要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进行计量,不归当期所属的不可以列入当期收入和费用。权责发生制的应用,使得财务信息更准确地反映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真实情况,不但克服收付实现制的弊端,还把财政风险揭露出来,驱动事业单位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完善了预算管理机制,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3.加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成本管理
多年来,事业单位作为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来运作的机构,对财务管理工作中的成本管理并不重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在这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对资产以及负债核算内容进行了细化,相应增加了收入和费用标准,并要求实行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从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等多种减值观念的引入,到确认预计负债、待摊销费用、预提费用等多方面的细化准则,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能更好地反映运行成本,促使管理者能更好地从财务各角度全面评估各项经济活动,而不是仅从资金占用的角度看问题,从而能够更好地评估项目可行性和相关绩效。一、新政府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受到的主要影响
1.重构了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系
相对于实行了多年的预算会计核算体系,新的会计制度一方面引入权责发生制,要求财务会计使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使用收付实现制,使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得以适度的分离;另一方面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新会计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应根据预算会计核算信息编制预算报告,根据财务会计核算信息编制财务报告,同时编制的两份报告使得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信息和财务信息得以全面、清晰地反映。这种相互衔接主要体现在财务报表与预算会计报表之间存在钩稽关系上,通过编制本期预算结余与本期盈余差异调节表并在附注中进行披露,反映单位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因核算基础和核算范围不同所产生的本年盈余数与本年预算结余数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的内在联系。二、新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事业单位整体健康发展,我国对《事业单位财务准则》进行了新的修订。目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得到了改善,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有许多问题亟须解决,需要事业单位更加注重加强财务管理。1.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理念薄弱
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然而,许多事业单位并不十分重视财务管理,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单位领导层财务管理意识不足,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许多薄弱环节。在资产管理方面,固定资产的核算管理存在着诸多不规范行为,账外资产问题严重,例如有的事业单位长期不核对账目,账实不符,导致资产不实、家底不清、资产管理混乱。在管理方面,存在专项资金管理不科学、预算外资金管理方式不够先进、财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权责不清。在制度管理方面,会计基础工作薄弱,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2.促进了事业单位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前,原有建立在收付实现制基础上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征为重核算,轻管理,缺少成本核算管理,对当期应当负担的费用并没有进行会计核算,财务报表无法准确地展现出全面真实信息,降低了财政资金的风险监督与评价效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后,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财201924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月(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