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质构成的奥秘选择题
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2.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所示,由该图示不能得出的的结论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改变 【答案】C 【解析】
B.氟气比氧气更活泼 D.丙不是氧化物
根据反应条件和图中信息知,A、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氟气能把氧气置换出来,说明氟气比氧气更活泼;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4个分子,反应后5个分子,反应前后应分子数目已改变;D、丙是氟化氢,不是氧化物。故选C。
点睛∶对于金属来说,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对于非金属单质来说,同样是活泼的置换不活泼的。
3.芯片是内含集成电路的硅片,如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g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硅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A错误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B正确;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1,C错误;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D、硅元素是地壳中含量居第二位,D错误; 故选B。
4.生活中废弃的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化合物 【答案】B 【解析】
铝质易拉罐、破铁锅、废铜线都属于废旧金属材料,主要成分是金属单质或合金,与有机物氧化物非金属无任何关系,应属于金属或合金.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废旧金属的考查,属于废旧金属回收的知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B.金属或合金
C.氧化物
D.非金属
5.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 离子,则下列关系式一定正确的是( ) A.m= x 【答案】B 【解析】 【详解】
因为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元素R的原子中质子数为m,Rn-离子是表示得到n个电子后形成的阴离子,所以m═x-n。故选B。
B.m = x –n
C.m = n - x
D.m = x + n
6.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碘分子质量变大 C.碘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B 【解析】
物质由固态→液体→气态,分子间隔在变大,但分子的大小不变。本题中由于受热,因此内能增大,分子运动速率加剧
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
7.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事实,错误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C.醋酸是酸的,蔗糖是甜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D.将空气液化,体积变小——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D 【解析】
A、酒精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故远处就可以闻到酒香味,正确; B、1滴水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正确; C、醋酸和蔗糖是两种不同的分子故性质不同,故正确;
D、将空气液化,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而分子的大小不变,故错误。故选D。
8.镓是一种奇妙的金属,放在手心马上融化,犹如荷叶上的水珠流来流去。结合如图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X=3 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 C.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 D.镓元素在周期表中与氮元素是同一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31=2+8+18+X,X=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镓放在手心马上熔化,说明金属镓的熔点低,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镓离子,则镓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显﹣2价,则镓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a2O3,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同一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镓的最外层电子数是3,氮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是5,不是同一族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9.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m=10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 g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 B、m=22-2-8-2=10,该选项说法正确;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这是因为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占据的空间很小,该选项说法正确;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47.8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点睛】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
10.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等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
A. B. C.
【答案】D 【解析】
D.
A、图中表示一种化合物,属于纯净物,错误;B、图中表示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错误;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属于纯净物,错误;D、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正确。故选D。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2.下来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客观事实 电解水得到氢气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 微观解释 水中有氢分子 分子在不停运动 分子的体积很小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A.A 【答案】A 【解析】 【详解】
B.B C.C D.D
A、电解水得到氢气,说明水中有氢元素,错误; B、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 ,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正确; C、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正确;
D、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因为二者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性质不同,正确。故选A。
13.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金属元素 C.易得到两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核内有16个质子。A、属于16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该离子核外8个电子,性质稳定,故B正确;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16+16=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内中子数之和。最外层8个电子属于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再获得或失去电子。
B.性质稳定 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14.宏微结合是研究化学的重要思想。如图所示,提起压在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气化,则相同微小空间内微粒的变化最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单位空间内的分子个数减少。故选C。
15.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答案】D 【解析】
A、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6=核外电子数6,为原子,错误;B、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错误;C、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0=核外电子数10,为原子,错误;D、由图中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知,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正确。故选B。
B.
C.
D.
16.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磷在空气中燃烧,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白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A. 考点:物质的变化及其现象
17.钕玻璃是激光聚变装置的核心元件。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钕的信总判断错误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C.中子数为60 【答案】C 【解析】
B.质子数为60 D.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
A、钕字的偏旁是金字旁,故是金属元素,正确; B、由图可知,钕是60号元素,故质子数是60,正确;
C、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故中子数=144-60=84,故错误; D、由图可知,钕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4.2,正确;故选C。
18.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答案】B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甲元素的名称是溴,带“氵”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B、甲是溴(Br),溴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乙元素是钠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通常显+1价,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乙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原子序数=质子数,乙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不是中子数为11,错误;D、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共有4个电子层,错误。故选B。
19.“朝核危机”引起全球瞩目,铀浓缩技术是国际社会禁止扩散的敏感技术.如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从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38 C.一个铀原子的核内有92个质子 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进行分析判断即可。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铀,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92。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
为92,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20.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蔗糖溶于水是由于蔗糖分子变成了水分子 D.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原子仍可以再分,分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错误; B、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正确;
C、蔗糖溶于水,是因为蔗糖分子在不断运动,并最终进入水分子间,错误; D、钠原子和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故质子数相同,错误。故选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和熟记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