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德州模拟)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野外考察,绘制了旅途中某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PQ距离为5 cm。读图,完成下题。
1.在P处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2′,在宿营Q处时,测得北极星高度角为36°54′,次日观测到太阳在正南方向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点整。P点经度及该图比例尺是( )
A.90°E 1∶37 000 C.120°E 1∶37 000
B.130°E 1∶74 000 D.120°E 1∶74 000
解析:选D。依据在北半球观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则同一经线上的P、Q两点纬度差为2′,距离为111 km/60′×2;图上PQ两点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为1∶74 000。太阳位于正南方时为当地时间12时,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4时,两地相差8小时,即经度相差120°,可判断该地经度为120°E。
(2018·赣州一模)2017年1月15日北京时间上午约9时,国家领导人乘专机离开北京,于当地时间中午12时40分抵达瑞士苏黎世国际机场,出席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结合图回答下题。
2.专机飞行时间约为( ) A.10小时40分 C.9小时30分
B.12小时40分 D.7小时30分
解析:选A。图示苏黎世位于东一区、北京位于东八区,两地相差7小时;到达苏黎世时当地时间为12时40分,此时北京时间为19时40分;而从北京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时,则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0小时40分。
(2018·湖南十三校模拟)向日葵又被人们称为“太阳花”,在花盘盛开前,花盘白天随着太阳从东向西转,其指向落后太阳约12°。太阳下山后,向日葵的花盘又慢慢往回摆,大约凌晨3点时,又朝向东方等待太阳升起。据材料回答下题。
3.当河套平原某农场(108°E)向日葵花盘指向正南时,北京时间约为( ) A.11:12 C.12:48
B.12:00 D.13:36
解析:选D。根据向日葵花盘指向落后太阳约12°可知,当花盘指向正南时,太阳已经向西偏12°,由太阳每小时运动15°,可计算出当地地方时为12:48,再计算北京时间为13:36。
(2018·太原模拟)从罗马到北京的某国际航班经过18小时的飞行,于某星期一的17:10安全降落在北京机场。此时,飞行员看到一轮红日正在跑道西边的尽头。据此完成4~5题。
1
4.飞机降落时,晨昏线的位置应该是下列四图中的( )
5.飞机从罗马(东三区)起飞的时间是当地时间( ) A.星期一的18:10 C.星期日的18:10
B.星期一的12:10 D.星期日的5:10
解析:第4题,在北京机场17:10看到日落,说明该日北京昼短夜长且北京正处在昏线上,图D与上述分析相符。第5题,北京机场位于东八区,当北京时间为星期一的17:10时,正是罗马当地时间星期一的12:10;飞机从罗马经过18小时的飞行到达北京,则在罗马起飞的时间为星期一12:10减去18小时,即星期日的18:10。
答案:4.D 5.C
6.(2018·东营模拟)下图中纵横相交线分别为经线和纬线,两斜交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拔相同的情况下,图中各点随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 (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反映的是________(节气)的日照状况,且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________(经纬度坐标),北京时间是________(不需填日期),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是________。
(3)若B点为黑夜,则图中各点中地方时为6点的是________,请用阴影在图中画出夜半球范围。 (4)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该日图中各点中发现太阳从其正东方升起的有________。 (5)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则整个飞行历时约________小时,共飞行约________km。
解析:(1)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同一纬度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线速度相同。(2)若A点为黑夜,则该图北半球各地夜长昼短,北极圈以北是极夜,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图示180°经线是夜半球的中央经线,即午夜0:00,则0°经线是正午时刻,太阳直射点是(0°,23°26′S);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此时是20:00,因180°经线是0:00,全球与北京都在同一天。(3)若B点为黑夜,图示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位于晨线,又在赤道上,地方时为6:00;阴影表示夜半球,如下图所示:
2
(4)若某日A、C、E三点同时看到日出,则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5)C、D都在赤道上,C、D间经度相差90°,时差是6小时;若某飞机从C地飞往D地,途中飞机上的乘客发现太阳始终处在地平线上不升也不落,说明飞机飞行速度与地球自转速度一致,从C到D用的时间也就是6小时;赤道上经度1°相距约111 km,飞行距离约为90×111=9 990 km。
答案:(1)C与D A与B
(2)冬至 (0°,23°26′S) 20:00 全球 (3)D 画图略(折线以下) (4)ABCDE (5)6 9 990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
(2018·沈阳模拟)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图回答1~2题。
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 )
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答案:1.A 2.A
(2018·南京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
3
3.关于图示信息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B.②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 C.①地位于⑤地的东北方向 D.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
4.与②地相比,⑤地自转的速度(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②地所在经度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①地位于⑤地的西北方向;⑤地位于③地的西南方向。第4题,⑤地纬度比②地高,线速度小于②地,但二者角速度相等。
答案:3.D 4.C
(2018·太原模拟)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据此完成5~6题。
5.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C.9月23日
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C.(60°W,23°26′S)
B.(120°E,23°26′N) D.(60°W,23°26′N) B.6月22日 D.12月22日
解析:第5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段为昏线”和自转方向,判断夜半球在右,120°E为子夜0时;“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推出南极圈出现极昼。第6题,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23°26′S;120°E为子夜,故6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60°W。
4
答案:5.D 6.C
(2018·濮阳模拟)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7~8题。
7.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 ) A.3时 C.15时
B.9时 D.21时
8.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在一个太阳日的周期内,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可长达( ) A.6小时 C.20小时
B.18小时 D.24小时
解析:第7题,图中长指针为自然日界线即0时经线,当长指针指向Q地时,Q地(135°E)地方时为0时,伦敦位于Q地以西,相差9个时区,因此伦敦时间为15时。第8题,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过了0时一地进入新一天,6小时后另一地也进入新一天,两地日期就相同了,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因此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18小时。
答案:7.C 8.B
(2018·塘沽模拟)下图中大圆为35°纬线圈,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据此完成9~10题。
9.此时北京时间为( ) A.14时20分 C.2时20分
B.15时20分 D.3时20分
10.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
5
解析:第9题,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说明95°W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北京时间是14时20分。第10题,根据20°W向西递增到170°W,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纬线为35°S,且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答案:9.A 10.D
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大圆。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二至日,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圆略小。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半球图的一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1~13题。
11.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 ) A.2时 C.14时
12.图示晨昏线( ) A.呈西北—东南走向 B.属于晨线
C.实际位置要偏向东南
D.在地面上不断移动,其周期为1个恒星日 13.图示时期( ) A.乙地的白昼比甲地长
B.甲海域沿岸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 C.巴西高原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位于90°E,印度洋中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表明北半球正值夏季,北极圈内为极昼,则90°E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2时。第12题,图中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上题可判定其为昏线;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地球上昼半球略大于夜半球,晨昏线实际上要向夜半球一侧偏移,即图示晨昏线实际位置要向东南偏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形成的,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第13题,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甲海域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因而森林火险等级高。
答案:11.A 12.C 13.B
(2018·承德模拟)2016年3月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下图,完成14~15题。
B.12时 D.20时
6
14.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 ) A.23日20:30 C.24日20:30
15.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 ) 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
解析:第14题,据材料可知,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3日10:30。第15题,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天”的时间范围为0时到6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答案:14.B 15.A
16.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
B.23日10:30 D.24日10:30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 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
解析:选B。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运动。
(2018·开封联考)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读图,完成17~18题。
7
17.该地可能位于( ) A.北京 C.新疆
B.黑龙江 D.西藏
18.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1时0分0秒 C.20时56分4秒
B.21时3分56秒 D.20时52分8秒
解析:第17题,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21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8时,则其位于75°E,结合该地位于北纬40°,可知应在新疆。第18题,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的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而在25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20时52分8秒。
答案:17.C 18.D
(2018·天津南开区一模)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回答19~20题。
19.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0.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增大 C.不变
B.减小 D.按日期作调整
解析:第19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故D项正确。第20题,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该夹角应该增大。 答案:19.D 20.A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