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备案稿)
编制说明
中标认证中心2006年10 月
1.背景
今年上半年全国单位
GDP能耗同比上升0.8%,全年实现4%的节能目标形势严
峻。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通过政府机构率先节能的表率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制度的政策功能,
极大的推进了
节能产品的广泛使用。据悉国家将出台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强制措施,使整个社会逐步形成节能、节水等节约的消费模式。为了规范市场、引导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鼓励消费者选择高效产品,实施节能产品认证制度,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水源热泵机组是一种采用循环流动于共用管路中的水、
从水井、湖泊或河流中抽
取的水或在地下盘管中循环流动的水为源,制取冷(热)风或冷(热)水的设备;包括一个使用侧换热设备、压缩机、热源侧换热设备,具有单制冷或制冷和制热功能。水源热泵机组按使用侧换热设备的形式分为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和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按冷(热)源类型分为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地下水式水源热泵机组和地下环路水源热泵机组。
为了规范水源热泵机组的安全性能和质量性能,
国家对水源热泵机组实施了
CCC
认证制度和生产许可证制度,但在能效方面尚未出台标准。然而随着近几年水源热泵行业的高速发展,社会及消费者对水源热泵机组的能效性能的关注度大大提高,我们国家的水源热泵机组也存在着巨大的节能潜力,
而且
因此制定水源热泵机组的节能认
证技术要求、尽快开展水源热泵机组节能产品认证成为贯彻我国的节能中长期规划和适应市场需求重要工作,2005年中标认证中心正式将其列入新项目计划。
2.工作过程综述2.1成立工作组
2006年初项目正式启动,2006年3月正式组成技术要求起草小组,负责技术要求的具体编写工作。
技术要求起草单位:组长单位:中标认证中心组员单位:
1、合肥通用机械产品检测所2、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2.2技术要求制定原则
为使技术要求能够满足科学、规范地开展认证工作的需要,客观反映我国水源热
1
泵机组能耗的实际水平,引导水源热泵机组的技术发展,在技术要求制定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
符合国家的有关政策要求;与已颁布实施的相关标准相协调;
充分考虑我国水源热泵机组生产企业的发展水平。
2.3 起草过程说明
2005年6月中标认证中心和合肥通用机械产品检测所签定了技术要求合作协议,开始技术要求编写工作。2006年5月完成技术要求草稿并在起草组内部进行讨论,2006年6月认证中心发文向行业征集检测数据,
得到了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
司、德州亚太集团、山东富尔达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四川希望空调制造有限公司、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浙江盾安人工环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美的商用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和深圳
麦克维尔空调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对国内水源热泵机组能效比的数据统计分析完成后,2006年8月完成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向
23家生产企业、1家检验机构及全
, 2006年10
国冷冻空调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征求意见。返回意见见《意见汇总表》
月召开了由16家单位共22名专家参加的技术要求研讨会,起草组对收集到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形成送审稿,提交专家审定。
3.技术要求主要内容说明3.1适用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水源热泵机组的节能评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本技术要求适用于以电动机机械压缩式系统,以水为冷(热)源的户用、工商用和类似用途的水源热泵机组,本技术要求适用范围与现行水源热泵性能标准一致。
节能产品的定位是合格品中的精品,所以要求申请节能认证的产品首先是合格品,应为设计定型产品,并通过国家“
CCC”安全认证或取得生产许可证并承诺符合
GB/T
19409 《水源热泵机组》及企业明示的其他标准要求。
3.2参考标准
技术要求编制参考了以下标准:GB/T 19049 《水源热泵机组》3.3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GB/T19409中的术语定义。
2
3.4主要技术指标
3.4.1制冷量:水源热泵机组的实测制冷量不应小于其名义制冷量的
95%。
3.4.2制冷消耗功率:水源热泵机组的实测制冷消耗功率不应大于其名义制冷消耗功率的110%。
3.4.3能效比: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名义工况的能效比实测值不应小于表值;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名义工况的能效比实测值不应小于表
表1
类型
1的规定
2的规定值。
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节能评价值
制冷量(CC)kW
CC<28
能效比(EER)W/W
3.95 4.00 4.05 4.40 4.45 4.50 4.30 4.35 4.40
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28≤CC<80 80≤CC CC<28
地下水式水源热泵机组
28≤CC<80 80≤CC CC<28
地下环路水源热泵机组
28≤CC<80 80≤CC
表2
类型
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节能评价值
制冷量(CC)kW
能效比(EER)W/W
CC<50
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
50≤CC<230 230≤CC CC<50
地下水式水源热泵机组
50≤CC<230 230≤CC CC<50
地下环路式水源热泵机组
50≤CC<230 230≤CC
4.55 4.75 4.95 5.25 5.55 5.85 5.10 5.30 5.60
3
3.5 分类原则
大类划分原则:
根据GB/T19409-2003将水源热泵机组分为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二大类;每一大类再根据冷凝水处理方式分为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水式水源热泵机组、地下环路水源热泵机组三小类。
分段划分原则: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
CC<28:主要针对7.5HP以下压缩机的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
28≤CC<80:主要针对7.5HP以上以及双压缩机的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80≤CC:主要针对多压缩机的冷热风型水源热泵机组;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
CC<50:主要针对10HP以下压缩机的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
50≤CC<230:主要针对10HP以上以及双压缩机和少部分螺杆式压缩机的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
230≤CC:主要针对多压缩机和大部分螺杆式压缩机的冷热水型水源热泵机组。3.6节能指标值的确定
数据来源:国内主要生产厂提供的数据和合肥通用机械产品检测所的测试数据。冷热风型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统计的28kW以下61台机组EER值平均值为3.66,最低值是2.63,最高值是4.52,3.95以上占总数的26%,因此将28kW以下机组的EER节能评价值定为3.95。根据标准GB/T19409-2003表5中的EER的趋势推算,28≤CC<80的EER为4.00,80≤CC的EER为4.05。
地下
EER 数量
3.20以下4
3.20 13
3.45 14
3.70 14
3.95 2
3.95以上14
4
冷热风型地下水式、地下环路式机组根据同一机组,不同测试工况下EER值比较和GB/T19409-2003表5中的EER的趋势推算,冷热风型地下水式水源热泵机组值比冷热风型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
EER
EER增长20%,冷热风型地下环路式水源热泵机组
EER增长13%,考虑到冷热风型水环式机组、
因此将冷热风型地
EER值比冷热风型水环式水源热泵机组
冷热风型地下水式机组、冷热风型地下环路式机组各自设计特点,
下水式机组EER值CC<28的定为4.40,28≤CC<80的EER定为4.45,80≤CC的EER定为4.50;冷热风型地下环路式水源热泵机组
EER值CC<28的定为4.30,28≤CC<
80的EER定为4.35,80≤CC的EER定为4.40。
冷热水型地下水式水源热泵机组
:
在统计的230kW以上17台机组中,EER值平均值为5.41,最低值是4.73,最高值是6.31,5.85以上占总数的24%,因此将230kW以上机组的EER节能评价值定为5.85。
EER 数量
4.55以下0
4.55 5
4.95 6
5.45 2
5.85 1
5.85以上3
根据标准GB/T19409-2003表6中的EER的趋势推算,50≤CC<230的EER值为5.55, CC<50的EER值为5.25。
根据标准GB/T19409-2003表6中的EER的趋势推算,冷热水型地下环路式机组EER值CC<50的定为5.10,50≤CC<230的定为5.30,230≤CC的定为5.60;冷热
5
水型水环式机组EER值CC<50的定为4.55,50≤CC<230的定为4.75,230≤CC的定为4.95。
3.6 试验方法
按GB/T19409-2003中的相关规定执行。
3.7、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遵守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它们相符合,无冲突。认证评价指标制冷量、制冷消耗功率的指标及试验方法与认证评价指标能效比指标高于
GB/T19409-2003的要求。
GB/T19409-2003完全相同,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