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内科主治医师神经内科学(专业知识)模拟试卷44 (题后含答案及解

析)

题型有:1. 案例分析题

患者,男性,58岁。因“渐发性双上肢震颤、活动不利3年”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出现左上肢震颤,呈搓丸样,静止性为主,紧张、情绪激动时较明显,活动不灵活,表现为行动迟缓;2年前上述症状发展至右上肢,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考虑震颤查因,给予左旋多巴治疗,症状有所好转,近半年来患者症状有所加重,表现为震颤时间较前多,活动欠灵活。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卒中、中毒、接触化学毒物等病史。查体:面部表情呆滞,四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双上肢向前平伸时可见4~5次/分震颤,双手指鼻试验正常,四肢肌力V级,病理征未引出。头颅MRI无异常发现。

1. 提问1: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帕金森综合征 B.帕金森病 C.特发性震颤

D.亨廷顿病 E.肝豆状核变性

正确答案:B

2. 提问2:黑质纹状体系统内使左旋多巴转化为多巴胺的酶是 A.单胺氧化酶

B.氨基酸脱羧酶 C.酪氨酸羟化酶

D.儿茶酚胺邻甲基转移酶 E.胆碱酯酶

正确答案:B

3. 提问3:该患者可供选择药物有 A.复方左旋多巴 B.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C.抗胆碱能药

D.金刚烷胺 E.以上都可以

正确答案:E

4. 提问4:用左旋多巴或M受体阻断剂治疗该患者,不能缓解的症状是A.肌肉强直

B.随意运动减少 C.动作缓慢

D.面部表情呆板E.静止性震颤

正确答案:E

5. 提问5:关于该患者非运动症状治疗的表述,错误的是 A.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应减少水和盐摄入

B.有泌尿障碍时可用奥昔不宁、莨菪碱等外周抗胆碱能药 C.便秘时增加饮水量和高纤维含量食物

D.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时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E.有严重精神症状经调药无效时可加用抗精神病

正确答案:A

患者,男性,62岁。大学毕业,医生。患者从5年前开始出现记忆力下降,表现为经常“丢三落四”,说过的话就忘,放的东西找不到。2年前有时外出后找不到家,现在在家里经常找不到自己的房间和卫生间。有时半夜起来东摸西摸,把桌椅搬来搬去。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卒中、食物及化学毒物中毒史。查体:表情略显呆滞,无明显构音障碍,语言尚流利,但明显找词困难,有错语。计算力下降(100—7=?)。脑神经检查未见异常,四肢肌力正常,肌张力增高。掌颌反射阳性,双侧Babinski征阴性。MRI:脑萎缩。腰穿检查:脑脊液压力、常规及生化正常。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得分:11分。

6. 提问1:该病应诊断为 A.血管性痴呆 B.额颞叶痴呆 C.阿尔茨海默病

D.路易体痴呆 E.帕金森病痴呆

正确答案:C

7. 提问2:下述支持该病诊断的应除外A.记忆力障碍 B.失语 C.失认

D.患者认知功能丧失,缓慢起病并持续进展E.由中枢系统病变引起

正确答案:E

8. 提问3:该病确诊依赖于 A.头颅MRI B.病史

C.脑电图

D.脑脊液检查 E.病理检查

正确答案:E

9. 提问4:关于控制患者精神症状。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缓慢增量 B.低剂量起始

C.增量间隔时间要短

D.治疗个体化 E.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

正确答案:C

10. 提问5:该病一般不会出现的是 A.病程呈进展性、持续性发展 B.精神行为异常

C.全面痴呆、人格崩溃

D.局灶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E.头颅MR

正确答案:D

男性,67岁。近两年来出现讲话时突然沉默不语,约两小时后转为正常,有时出现视幻觉。近一年来出现双手抖动,查体:双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

11. 提问1:最可能的诊断是 A.Alzheimer病 B.帕金森病

C.帕金森综合征

D.血管性痴呆 E.路易体痴呆

正确答案:E

12. 提问2:该病的治疗A.目前无治疗方法 B.目前有较好的治疗方法 C.氟哌啶醇可用于本病的治疗

D.硫利达嗪可用于本病的治疗E.本病预后很好

正确答案:A

13. 提问3:非本病的核心症状的是A.波动性认知障碍 B.视幻觉

C.帕金森综合征

D.典型的精神症状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14. 提问4:对于该病认知改善比较肯定的是A.抗精神病药物 B.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C.5一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D.胆碱酯酶抑制剂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D

15. 提问5:该病的特点 A.兼有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障碍和血管性痴呆的特点

B.兼有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障碍和帕金森的运动功能障碍 C.兼有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障碍和癫痫的症状

D.兼有Alzheimer病认知功能障碍和额颞叶痴呆的表现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B

男性,16岁。因“发作性抽搐2年”。发作时表现为突然倒地,神志不清,面色青紫,双眼球上窜,双上肢弯曲,双下肢伸直,全身肌肉由强直到阵挛性收缩,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舌咬伤,口鼻流出泡沫或血沫,尿失禁,每次持续5~10分钟不等。清醒后感到头痛、乏力。脑电图:先逐渐增强的10秒/次棘波样节律,之后频率不断降低,波幅不断增高,继而呈弥漫性慢波伴间歇性棘波。

16. 提问l:该病应诊断为 A.单纯部分性发作 B.复杂部分性发作

C.全面强直一阵挛发作

D.强直发作 E.阵挛发作

正确答案:C

17. 提问2:该病的诊断通常主要依靠 A.脑电图检查 B.神经系统体检 C.脑CT

D.临床表现 E.脑脊液检查

正确答案:D

18. 提问3:临床上与假性癫痫发作的主要鉴别为发作时 A.全身抽搐 B.突然跌倒

C.呼吸急促,喉中发出叫声

D.双手紧握,下肢僵直 E.伴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

正确答案:E

19. 提问4:关于该患者的治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确是否需用药 B.根据类型选择药物 C.尽可能单一用药

D.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E.无效者马上换药

正确答案:E

20. 提问5:对各型发作都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是A.乙琥胺 B.丙戊酸钠

C.卡马西平

D.苯妥英钠E.苯巴比妥

正确答案:B

女性,28岁。因“抽搐、意识不清、高热3天”入院。病程中抽搐表现为双上肢弯曲,双下肢伸直,神志不清,伴有瞳孔扩大,舌咬伤及尿失禁。每次持续5~10min不等,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恢复,处于昏迷状态。同时伴有高热,体温达38.2℃~39.7℃。既往有头部外伤史。入院查体:T:39℃,BP:124/67mmHg,昏睡状,查体不合作,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可,颈软,四肢痛刺激可见肢体活动,病理征未引出、脑膜刺激征阴性。双肺可闻及散在湿?音,心、腹查无特殊。脑电图示:多发棘波及尖慢综合波。血糖8mmol/L。

21. 提问l:该病最可能的诊断为A.癫痫持续状态 B.全面强直一阵挛发作 C.复杂部分性发作

D.脑膜脑炎E.脑卒中

正确答案:A

22. 提问2:该患者发作过程中应首选的药物为A.地西泮 B.苯妥英钠

C.丙戊酸钠

D.苯巴比妥E.拉莫三嗪

正确答案:A

23. 提问3:不是该患者治疗的措施的是 A.保持呼吸道通畅 B.建立静脉通道 C.积极防治并发症

D.纠正代谢紊乱 E.胰岛素治疗

正确答案:E

24. 提问4:脑电图上不是癫痫样放电的波为A.棘波、多棘波 B.尖波

C.3Hz棘慢综合波

D.多棘慢复合波E.弥漫性慢波

正确答案:E

25. 提问5:该病治疗的目的为 A.终止呈持续状态的癫痫样发作 B.保持稳定生命体征和进行必要的心肺功能支持 C.减少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处理并发症

D.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及诱因 E.以上均是

正确答案:E

男性,14岁。半月前突然惊叫一声后倒地,四肢抽搐,双眼上翻,面色青紫,持续约5分钟逐渐清醒,醒后无不适主诉。5年前曾有类似发作1次。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l周前脑电图检查、头磁共振检查正常。

26. 提问1:此时最合适的处理是A.复查脑电图 B.头CT

C.脑脊液检查

D.抗癫痫药物E.暂不给予抗癫痫药,继续观察

正确答案:E

解析:提问l:一般来说,半年内发作两次以上者一经诊断明确就应用药。该患者五年内发作两次,可继续观察是否还有发作再决定是否用药。

27. 提问2:1周后复诊,述昨日下午及今晨又发作2次,发作情况同前,治疗药物应首选 A.地西泮

B.丙戊酸钠 C.乙琥胺

D.卡马西平 E.氯氮平

正确答案:B 解析: 提问2:患者一月内发作三次应给予用药,该患者为全面性发作,应首选丙戊酸钠。

28. 提问3:选用药物治疗时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A.根据发作类型选药

B.药物剂量自低限开始,通过监测血药浓度控制剂量 C.如癫痫发作较频繁,应首选联合应用抗癫痫药物

D.根据药物半衰期长短及发作时间确定服用次数E.注意药物副作用

正确答案:C

解析: 提问3:抗癫痫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单药治疗,70%~80%左右的癫痫患者可通过单药治疗控制发作,故C为错误答案。

29. 提问4:服药半年一直未发作而自行停止服药。停药1周后。今展开

始频繁发作,发作时及发作间期意识均不清。为了控制发作应首选 A.苯妥英钠缓慢静脉注射

B.硫喷妥钠缓慢静脉注射 C.地西泮缓慢静脉注射

D.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E.副醛保留灌肠

正确答案:C

解析: 提问4:该患者停药后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首选药物为地西泮静脉注射。

30. 提问5:关于全面性强直一阵挛发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快速、短暂、触电样肌肉收缩

B.发作分强直期、阵挛期及阵挛后期三期 C.起始于脑局部,不伴意识障碍

D.发作时意识丧失 E.每次发作持续约半小时 F.重复阵挛性抽动伴意识丧失 G.突然短暂的意识丧失和正在进行的动作中断 H.简称大发作,是常见的发作类型 I.身体某一局部发生不自主抽动

正确答案:B,D,H

解析: 提问5:全面强直一阵挛发作指意识丧失、双侧强直后出现阵挛是此型发作的主要临床特征。可分为强直期、阵挛期、发作后期。

女性,40岁。活动中突然发病,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四肢无瘫痪,眼底可见玻璃体出血。

31. 提问l:最可能的诊断是 A.脑出血 B.脑膜炎 C.脑栓塞

D.蛛网膜下隙出血(SAH) E.高血压脑病 F.脑血栓形成

正确答案:D

32. 提问2:首选检查明确诊断的是 A.TCD B.头CT C.头MRI

D.腰穿 E.DSA F.脑电图 G.CTA

正确答案:B

33. 提问3:以下是该病可靠的诊断依据的是A.一侧瞳孔散大 B.双侧瞳孔散大,双眼外展不能c.腰穿见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 D.剧烈头痛、呕吐并肢体抽搐E.脑膜刺激征阳性F.CT显示大脑外侧裂、前后纵裂池高密度影像

正确答案:C,F

34. 提问4:对该病的根治方法是 A.卧床休息 B.止血剂治疗 C.腰穿放脑脊液

D.动脉瘤切除术 E.神经营养剂 F.降低颅内压

正确答案:D

35. 提问5:该病主要的急性并发症为 A.再出血 B.脑血管痉挛 C.脑积水

D.癫痫发作 E.低钠血症 F.脑疝

正确答案:A

解析: 提问5:此题考点为SAH的诊断、病因治疗及并发症的诊断。患者急性起病,有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无局灶性定位体征,应考虑蛛网膜下隙出血。首选检查应为CT,方便、无创。腰穿见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及CT见蛛网膜下隙内高密度影均可明确诊断。颅内动脉瘤为SAH的最常见病因,故根治方法应为动脉瘤切除。再出血为该病的主要并发症。

患者,男性,48岁。2年半前出现右手无力,拿东西费劲,吃饭困难,后慢慢抬手困难,肌肉逐渐萎缩,大小鱼际肌及手臂肌肉明显,近半年左手及双下肢逐渐无力、萎缩。查体:构音障碍,咽反射迟钝,转颈力差,双前臂可见肌束颤动,Babinski征(±),无明显客观深、浅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

36. 提问1:该患者首先考虑 A.脊髓空洞症 B.多系统萎缩 C.脊髓型颈椎病

D.脊髓压迫症 E.多灶性运动神经病 F.运动神经元病 G.脊髓炎

正确答案:F

37. 提问2:该病有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脑脊液 B.肌肉活检 C.肌电图

D.头CT/MRI E.基因检查 F.血清离子G.重复电刺激

正确答案:C

38. 提问3:该患者可以出现的体征是A.伸肌无力较屈肌明显 B.双下肢痉挛性瘫痪

C.眼肌运动障碍、晨轻暮重

D.双上肢迟缓性瘫痪E.交叉性瘫痪、共济失调F.节段性感觉分离G.延髓麻痹H.感觉障碍I.面部感觉障碍、眼球震颤

正确答案:A,B,D,G

39. 提问4:关于该病的治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

B.多使用利鲁唑改善运动功能和肌力 C.流涎多可给予抗胆碱药

D.肌阵挛可给予地西泮 E.支持治疗对保证患者足够营养和全身状况颇为重要

正确答案:B

解析:提问4:该患者有肌无力、肌萎缩、锥体束征,仅为运动系统损伤,而无感觉系统受累,考虑为运动神经元病。肌电图对该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其余检查无特异性。利鲁唑具有抑制谷氨酸释放的作用,能延缓病程,延长延髓麻痹患者的生存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