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3月 药物与临床 ll曩j || ÷|. u |j |。 第8卷第5期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曩鼻≯l || 。。≯曩|一≯|l 曩|一誊l ■髫垂警雾 季 催产素引产及催产的给药途径探讨 修晓燕 邢台市第五医院(河北 邢台054000) 【关键词】催产素;给药途径 静滴催产素引产及催产是临床上促进宫颈成熟或加强子宫 收缩的主要治疗手段,对原发或继发性宫缩乏力,排除梗阻性因 头脱出等情况,两组孕妇相关问题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素后即可采用。目前临床上给药途径多采用普通输液方法,缺点 多,隐患大,滴速难于调节,因此笔者所在医院于2008年1月~ 2009年3月,对在产科住院,符合晚孕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标准 的孕妇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加微泵输 液技术与传统的输液方法进行滴注催产素,对两组孕妇在输液过 程中出现的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输液滴速等情况进行分析 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一般情况相近,年龄20~33岁,单胎,头 位,37≤孕周<42,符合静脉滴注催产素引产或催产标准的孕妇 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应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加微 泵输液;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输液方法。对两组孕妇就输液中 所出现的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及滴速的安全性、准确性、调 节的方便性等情况作对比观察。 1.2方法 1.2.1观察组合理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前臂静脉血管,静 脉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加微泵调节滴速,引产过程中随时根据宫 缩按键调节。对由于静脉滴注催产素首次引产失败,需再次静滴 者,为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者痛苦,要合理封管。对照组采用普 通输液法进行。 1.2.2观察方法与内容从穿刺完毕第一次调速开始记录观察 内容,到产程结束为止,计算相关情况的发生率。输液滴速情况 观察静脉滴注过程中发生滴速过快的次数及调节器不能调节到 预定的滴速和失灵的次数;滴速误差的观察采用两人数同一个滴 速一分钟,数目相差≥3为有误差,同时计算凋节滴速平均花费 的时间。及时观察输液部位,提示孕妇出现不适马上告知,以便 及时解决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其中包括更换针头再次穿刺 后引起的上述相关问题。 1.3统计学方法采用 检验。 2结果 2.1观察组与对照组催产素引产过程中输液滴速的安全性对 比,滴速误差出现18例,占30%;准确性对比,如孕妇不注意触碰 到滑轮,体位姿势的改变所致的滴速改变,滴速难调和调节失灵 等出现次数20次,占33%;平均耗时观察组(6±3.1)s,对照组 (79±9.8)s,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催产索引产过程中,因宫缩阵痛而引起堵管、皮下渗漏、针 表1 两组孕妇相关问题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引产和催产是人为诱发分娩的过程,任何自然分娩中可能出 现的并发症均可存引产中出现…,静滴催产素分娩过程中,采用 普通输液方法,初始由于孕妇阵痛较轻,持续时间短,相关问题 少,但随着产程进展,宫缩强度不断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孕妇阵 痛加剧,随着宫缩而屏气用力,致使血管内压力升高,静脉内血液 易出现回流,易出现凝m而堵塞管腔,普通的输液方法头皮针尖 硬而锐利,孕妇因阵痛又躁动不安,针头极易刺破血管而出现皮 下渗漏,针头脱 。靠滑轮的滑动调节滴速,容易发生滴速过快, 速度难调和调节失灵,当滴速不准确时要马L夹住滑轮,重新调 节滴速,极不安全。另外如孕妇不注意触碰到滑轮,体位姿势的 改变,导致严重事故。因此普通输液方法缺点多,隐患大,易出现 的并发症多,滴速难于调节,费时费力,而静脉留置针加微泵输液 的特点,留置针具有卓越的软化功能,在血管内呈漂浮状态,置管 期间孕妇感觉舒适,宫缩时可自由活动手臂,静脉血回流减少,减 少了堵管,皮下渗液、针头脱出的发生率。微泵输液无论孕妇体 位姿势如何改变对滴速都不影响,在调节滴速时,微泵自动停止 输液,阻用按键调节滴速节省时间,安全方便,微泵屏幕上显示的 滴速明了,记录准确,微电脑控制便于调节,有效地消除了误差。 静脉留置针加微泵输液技术存催产素引产及催产中的应用, 不仅减少了因反复穿刺给孕妇带来的痛苦、减少了穿刺次数,增 加了安全性,准确性,同时也为护士节省了时间、减轻了工作量、 提高了丁作效率和护理质量。有益于护患双方、且临床上使用方 便,极大地保护了护患双方,减少了护患纠纷,使孕妇的生命安全 有了更切实的保障,对创造和谐社会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和平,郭香娥,毕素华,等.浅谈催产素催产与引产的临床 应用.山西临床医学杂志,2OO0,9(10):807. 【收稿日期】20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