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研究作为一门学科,从一开始就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为理解一大批新兴国家的兴起,并关注它们的动向,西方理论界开始“现代化研究”,其研究对象几乎完全是发展中国家。这种倾向造成一种误解:似乎发达国家从来都是发达的,它们无须经历“现代化”。对历史学家来说,这真是奇妙之言:发达国家如果没有经历过“现代化”,它们的现代化是从哪里来的?
西方学界的现代化研究一直有这种先天不足,其心理后果是,西方人似乎可以高高在上,去哀怜非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痛苦:只有经历“现代化”,才能走进现代世界。但西方人忘了,他们自己也经历过“现代化”,在西方现代化的过程中,也有许多痛苦。西方也是从“现代化”走向“现代”的。因此,非西方国家也应该研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对这些国家而言,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具有特别的含义,因为在那些先行者的经历中,有很多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东西。非西方国家应该非常注意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以作为自己现代化的借鉴。
以下简单谈一谈英、法、德三国的现代化经历。
英国的经历
英国的社会转型大约从15世纪末开始。1485年英国建立都铎王朝,这是一个重要的标志,表明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出现,民族国家形成。
欧洲封建时期,权力是分散的,行政、司法、军事、民事全以领地为基础,“国家”没有实质性意义。在这个分裂的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封建制度阻碍着社会的发展。民族国家的出现起到了这样一个作用:它把民族组织成国家,用国家的力量来推动发展。
都铎王朝就是这样一个政府。在政治方面,它实行专制主义;在经济方面,它推行重商主义。专制主义是克服分裂状态的必要手段,舍此便不可以统一国家。重商主义是这样一种理论:它认为国家的富裕在于积累金银,金银越多,国家越富强。因此,国家应鼓励工商业,并推行海外扩张,建立殖民地。重商主义是早期资本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它是一种国家行为,必须以国家的力量来执行,而这个国家就是民族国家。由此可见,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问题是密切相关的。
在都铎王朝统治下,英国第一次成为“大国”,并第一次走出欧洲,建立了它的海上力量。专制主义在英国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伊丽莎白一世时期达到了顶峰。
这以后,专制主义的历史作用过去了,它成了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阻力。这种阻力作用在伊丽莎白女王的继承人———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充分地表现出来。于是人们看到,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民族与王权形成对抗,民族对发展的要求与王权的私利不可调和,国王个人的权力阻碍着民族利益的追求。于是革命爆发了,17世纪成了英国的“革命世纪”。然而,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革命派虽然推翻了一个旧世界,却没有建立一个新世界。结果,旧世界复辟,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制度再一次威胁着民族的发展。
最终解决问题的是“光荣革命”。光荣革命是一次和平变革,它用不革命的手段克服了专制王权,使议会成为最高的主权。议会政体的建立是一次巨大的突破,对整个世界都有重大影响。英国用和平变革的手段建立起一个新制度,这种变化的方式又规范了以后英国的发展道路:此后三百多年,英国始终没有发生动乱。其实,英国的政治制度一直是在调整的,在调整中适应了社会的新变化。但所有这些变革全都是在
议会的框架内、用和平与渐进的方式完成的,这种方式的最重要特点(也是条件)就是:斗争中各方都愿意让步,形成妥协,使每一次改革都坚实地向前迈出一步,而从不反复。
渐进的改革保证了国家的和平发展。18世纪末,英国发生工业革命,率先走向工业社会。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原因可能很多,但合适的社会环境是关键。在当时的世界上,只有英国存在一个宽松、平和、自由、可以由较多阶层参与政治过程的社会环境,从而有利于发挥个人的创造力。由于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最强国,领导了现代化的潮流。但英国工业革命犯了许多错误,暴露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路线的弊病。为纠正这些错误,英国人和世界其他地区的人们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到20世纪才见好转。英国的经历给现代化的后来者留下许多思考,为他们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法国的经历
1589年法国建立波旁王朝,这是法国专制主义的标志。与英国一样,法国的民族国家也形成了,但形成的过程很艰难,动荡也太多。以后,为巩固中央政权,又经历了更大的动荡,造成更多的内乱。法国贵族比英国强大,为制服贵族,法国王权必须比英国王权更加专制,结果是形成了以路易十四为代表的欧洲最强大的专制政权;后来为克服专制制度,又必须花费更大的气力。
与英国一样,法国在专制统治下推行重商主义,取得很大成就,法国发展成欧洲最强大的陆上国家,路易十四时达到顶峰。但也与英国一样,专制主义的危机随即发生,王权与民族的利益形成对抗,只有克服专制主义,法国才能进步。
法国用革命的方法解决冲突,法国大革命为许多国家树立了榜样。但法国大革命何以发生、为什么发展得如此暴烈?原因是:法国的专制主义过分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保护旧制度,不向变革作丝毫妥协,于是,民众(第三等级)也只能作殊死的搏斗。双方都不妥协的结果是革命不断深化,彼此都调动出最大的潜力,最后双方最坚定的力量都在革命中消失了,革命的目标却没有达到。经过拿破仑一段时间的统治,专制的王朝复辟了。
以后,法国再次用革命的手段推翻专制王朝,继续用革命的手段建立共和国,同样用革命的手段变更各种政治制度、试验各种政体。100年中,法国经历了许多革命,每次革命又包含着许多暴烈的冲突。动荡的社会环境给国家造成重大创伤,为弥合这些创伤,又需要花费许多精力。在欧洲各国中,法国是第二个启动工业革命的,但法国的发展速度一直不快,动荡是原因之一。有趣的是,1870年以后法国的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第一步退让是由过去坚决不肯妥协、死死抓住政权不放的保皇党人做出的,这以后,法国就确立了议会的统治;法国也不再发生革命了,开始用协商的手段逐步建立民主制度。
法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自由主义的,但速度缓慢,被说成是“没有工业革命的工业化”。其原因除上文所说的社会动荡之外,农业问题未予解决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法国大革命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关系,重新分配了土地,这一方面解除了封建残余制度的束缚,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大批小农,到20世纪初仍占农户总数的绝大多数。小土地耕作制,既阻碍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又限制商品市场与工业劳动力的发育,成为对工业化的钳制力量。我国理论界过去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关注,其实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德国的经历
德国的发展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很多问题,正反两方面都表现得十分强烈。
直到19世纪中叶,德国都未能形成民族国家,这使德国的发展大为落后。中世纪末期,德国就已经四分五裂,近代早期则进一步完成了德国的“碎化”。30年战争(1618年—1648年)使德国彻底破裂,德国土地上出现了300多个近乎独立的小邦国。由于没有“祖国”,德意志民族无法作为整体来追求国家的现代化。此后两个世纪,德国远远地落在了西欧各国的后面。
但德国的专制主义却畸形发展,专制政府出现在各小邦。不像在英、法等国,专制主义是王权统一国家的工具,专制的王权缔造了民族国家,在德国,专制的小邦恰恰是民族分裂的祸首,小邦越专制,越能维护其分裂的地位。于是出现了两难局面:专制的权力越强,则分裂的势头越大;而国家不统一的原因,却似乎又在于专制的力量不强。
德国在分裂中沉睡了近两百年,最后,拿破仑的入侵给德国一剂强心针,德国人终于意识到: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祖国!德国的民族主义由此而突然爆发、而且表现得特别强烈。1848年,德国发生人民革命,企图推翻各小邦的专制政府,同时建立统一的德国。不幸的是,德国革命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失败的革命。这以后,德国不再发生革命了,出现与法国鲜明的对照:法国在一次次胜利的革命中由人民掌握着主动权,德国则在一次失败的革命后由旧的统治者把握了现代化的领导权。19世纪60年代—70年代,普鲁士的容克统治者通过对外战争统一了德国,完成了建立民族国家的任务;紧接着,容克贵族大力推进现代化战略,在短短30年中,到1900年前后,德国已经在工业生产方面超过了英、法!
德国的进展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民族国家的重要性:当德国未能统一时,它始终不能发展;一旦出现统一的国家,它就迅速发展。但德国高速发展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创造了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之前,资本主义工业化都采用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看不见的手”是最好的手。德国人对此进行了修正,他们认为: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领导工业化进程。帝国政府制定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用国家的力量推进工业化,这使德国工业化的时间大为缩短,并明显表现出重工业优先的特点。德国的经验后来给世界许多国家以重要启示,20世纪所谓的“赶超战略”,实际上是从德国开始的。
但德国现代化是在旧统治阶级领导下进行的,这使德国出现了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在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下,容克贵族作为旧势力的代表,为证明其统治的合理性,就一再煽动民族主义,把自己打扮成民族的代表。为此,它不断挑起对外战争,在战争中体现它的合法地位。德国因此表现出很强的侵略性,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在这个过程中,人民的力量始终体现不出来,事实上,自1848年以后,新社会力量始终未能主导德国的舞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才被迫进行改造,彻底抛弃了旧势力的影响。 几点思考
从英、法、德三个国家的现代化经历中可以看出:
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充满曲折,它们各自取得过成功,也经历过挫折,甚至犯下过严重的错误没有哪个国家的现代化是一帆风顺的,也没有哪个国家从一开始就是个完美的“现代国家”。
民族国家是现代化的载体,没有民族国家,便不可能启动现代化,也不能保障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是第一步,一切国家都不可避免。
英、法、德三国发展的道路不同:英国道路以和平变革为特色,它能长期维护社会的平稳,同时又保证社会的进步。法国的道路是革命的和跳跃式的,它保证法国彻底摆脱了旧社会的束缚,但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国家和人民也付出太大的代价。德国的发展方式中有不少高明之处,但也隐藏着许多危险因素,是应该加以注意的。
从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成功的经验可以汲取,失败的教训也应该记取。研究西方国家现代化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因为他们毕竟是先行者,经历了现代化的全过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