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教学与管理》 2008年5月l5日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山东邹平县第三实验小学 王廷建李丽环 操时。一女生来到办公室:“李 家访时,学生总会为老师搬来椅子,而学生来到办公室却很 师.我想借个杯子喝药。”我坐 椅子上,用手指了指角落的办 公桌:“喏,下面抽屉里有.自己拿吧!”学生 找到杯子,自己倒开水服了药.说:“谢谢李 老师!”然后走了。 下午上作文课。学生在下面写作文,我 在讲台上批改作业。这时,手中的红色圆珠 笔没油了。于是,我轻声地问前排的学生: “谁有红色圆珠笔,借来用用?”虽然是轻 声,但许多学生都听见了。于是,坐在前几 排的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从书包里拿出文具 盒,然后以最快速度找出圆珠笔,他们纷纷 把握着笔的手伸向我:“李老师,用我的!” “李老师,用我的!用我的!”每一双眼睛都充 满了真诚的渴望。还是那位课问向我借杯 子的女生反应敏捷,坐在第三排的她几乎 是小跑着上前,把笔递到我的手中——在 递到我手中之前,她还细心地将笔芯旋转 了一下,把原来的蓝色旋转成红色。 尽管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向老师借过 杯子,但我相信几乎所有老师都曾向学生借 过笔,并享受过学生争先恐后递笔的热情。 由这件小事往深处思考:为什么学生 向老师借杯子,老师想都没有想过亲自把 杯子递给她呢?而老师向学生借笔时,为什 么学生没有对老师说:“喏,文具盒里有,自 己拿吧”? 而且这样的“为什么”还可以问许多: 为什么校园里师生相逢,往往是学生先问 候老师,而不是老师先招呼学生(而且有时 学生招呼老师,老师还爱理不理的)?为什 么学生见到老师大都会大声问“老师好!” 我们的老师面对学生的问好大都点头微 笑,而有的老师却视而不见,甚至不予理 睬,很少对学生说声“你好”?为什么老师去 ・18・ 少享受到“请坐”的“待遇”?为什么学生违反了校纪被处分是 “理所当然”,而老师犯了错误接受班规惩罚就成了“品德高 尚”?…… 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人们谈到教师不尊重学生时,往往想到的是打骂学生, 其实,真正打骂学生的老师是极个别的。而更多的时候,是我 们以非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尽管我们也没有打骂学生,但 很难说我们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这种师生不平等的“集体 无意识”多年来弥漫于校园,浸透在师生关系之中。这是由于 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还在有些教师头脑中存在。随着社会 民主进程的加快,学生对平等的渴望远甚于包括教师在内的 任何一个群体或组织。而与此同时,教师作为知识分子接受 的教育虽然先于学生,但教师所接受的教育基本是传统文 化,以“师道尊严”为主体的师生观影响较深,传统文化“尊师 重教”的道德要求,使教师天然有一种“被尊重”的需要,特别 是被自己的学生尊重。所谓“一El为师,终身为父”,表面上 看,强调的是学生对老师的尊敬;而实质上,强调的是学生绝 对服从的臣民意识和教师至高无上的家长权威。 富兰克林曾说,以恭谦对待上司,说明我尽职;以恭谦对 待同事,说明我明理;以恭谦对待弱者,说明我有德。我相信 我们的老师在对待上司和同事时,都是尽职而明理的。以“有 德”要求老师是丝毫不为过的——毕竟,我们老师以教书育 人为己业。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要求 把学生看作具有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 人,发展的主人,教师只能是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学 习共同体”,再也不能固守着“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对学生发 号施令、肆意捏塑了。况且,热爱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是全部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广大教师应适应时代发 展要求,切实从实际行动上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 型师生关系。 平等只能靠平等来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老师们,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 生关系请从细节做起——比如,下次学生再向我借杯子,我 一定亲手递上;比如面对学生的问好,从心底说声“你好”开 始…… 夺责任编辑:白文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