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当配电室装修完毕且UPS承重工程处理完毕,我公司提供的UPS设备和总配电柜才会进场安装并调试.同时进行配电端接。 ➢ 先将UPS定位;蓄电池电池柜定位;安装蓄电池;主机与蓄电池端接;UPS主机与配电柜端接;检查所有线缆以及端接;测试电压以及电流;合闸试点;开机;测试…… 3.消防系统
➢ 施工准备 a) 熟悉图纸,根据图纸要求结合消防规范和工艺质量要求,提出需“现场议定”的问题清单。 b) 根据图上作业制定工程的艺流程和需解决的相关问题清单 c) 制定出该工程中重点部位的技术措施 d) 结合现场情况制定安全要求,明确施工中必须遵守的安全管理和监督的法定流程 e) 材料部门根据技术要求定设备和相关材料,准备施工工具,如电锤、切割锯,梯子及其它手用工具等 ➢ 现场准备 a) 考察工地现场情况,施工电源等 b) 与甲方联系一间临时用房(20平米),用以放材料,工具及工人休息等。 c) 施工工艺流程 第 6 页 共 12 页 报警系统施工工艺流程:熟悉设计图,二次设计---技术交底,提设备清单和材料清单—--现场勘查,施工条件和设备安装位置—-—制定各部份的施工方案-———现场施工——--自查线路——-—安装准备——--调试报警部分-——调试联动部分-—-—系统总调试-——准备竣工资料—-——验收 灭火系统施工工艺流程:熟悉设计图纸,技术交底--—-提材料设备清单-——现场勘测,测量管道路线-——施工准备-——钢瓶安装————连接报警控制电路—————系统调试实验---—-待遇验收 ➢ 布线要求 a)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采用穿金属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b) 消防控制、通信和警报线路采用明敷设时,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采取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c)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用的电缆竖井、宜与电力、照明用低压配电线路电缆竖井分别设置。如受条件必须合用时,两种电缆应分别布置在竖井的两侧。 d) 从接线盒、线槽等处引到探测器底座盒、控制设备盒线路均应加金属保护。 e) 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或电缆。“+”线应为红色,“—”线应为蓝色。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导线的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f) 接线端子箱内的端子选择压接或带锡焊点的端子板,其接线端子上应有相应的标号。 g)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网络不应与其它系统的传输网络合用. 第 7 页 共 12 页 ➢ 布管要求 a) 管子长度每超过45m,无弯曲时应加接线盒; b) 管子长度每超过30m,有1个弯曲时应加接线盒; c) 管子长度每超过20m,有2个弯曲时应加接线盒; d) 管子长度每超过12m,有3个弯曲时应加接线盒; e) 管线经过建筑物变形缝(包括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等)处,应采取补偿措施,导线跨越变形缝的两侧应固定,并留有适当余量. ➢ 探测器的安装位置应注意下列要求: a) 探测器至墙壁、梁过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b) 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c)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d) 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度不应大于450 . e) 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便于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 手动报警按钮和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 4.防雷系统
➢ 第一级:在总配电柜并联安装“强宝”品牌型号为TQSD140/3+NPE电源防雷器一套,作为机房电源第一级防护。将由外部线路可能引入的雷击高电压引至大地泄放,以确保后接设备的安全,采用的防雷器能将雷击过电压到2000V以下. 第 8 页 共 12 页 ➢ 第二级:在UPS配电柜以及动力配电柜电源进线端,各安装1套40KA电源防雷器TQSD120/3+NPE,作为机房的电源二级防护。TF—QSD120具有40KA(8/20us)的通流容量,可将几千伏的过电压进一步到1点几千伏。(三相的电源可以采用QB120/3+NPE) ➢ 第三级:在需要防护的各终端电子设备的前端,安装TQCJ23013电源防雷插座,作为机房电源第三级防护。将雷电及其他浪涌电压到对设备没有损害的水平,特别是对日常天天发生的电源系统操作过电压、电源高次谐波等具有和保护作用,可以延长设备的正常使用寿命,减少运行维护成本。 5.接地系统
➢ 在本次工程中我们采用机房与大楼的联合接地方案,利用大楼原有接地桩,我们从本次青浦区人事局中心机房所在的楼层的弱电间的大楼接地铜排上引一根25 mm2的铜线到机房内并通过等电位连接器与机房内的接地铜网相连,机房内的铜网是采用3*25 mm2的铜排铺设而成,机房内铜网的铺设(详见机房铜排布置图)。 ➢ 同时机房内的所有金属构件和不带电金属外壳必须用6 mm2铜线相互连通,并与接地汇流排可靠连接。 ➢ 考虑到机房内设备多,按照GA173—1998的要求,对机房内设备采用网型连接,第一,采用截面为3mm×25mm紫铜排沿机房四周敷设。第二,将机房内的所有金属部件一一就近与接地汇流排连接. 6.门禁系统的安装
➢ 门禁系统的安装 门禁系统一般以总线制方式联网,因而整个系统的拓扑结构显得非常简单,工作原第 9 页 共 12 页 理一目了然,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可分为管线敷设、设备安装接线、系统调试三个阶段,下面分别予以叙述: a) 管线敷设 根据门禁系统的特点可将整个系统的管线分为局部管线及系统管线,局部管线指控制器跟读卡器、电控锁、开门按钮之间的管线;系统管线指各控制器之间的管线及电源线。 局部管线敷设同系统管线敷设可根据装修、装饰的进度交叉或平行进行,但要注意以下几点: i. ii. 电源线同信号线要分别穿管,且两管长距离平行布置时应相距30cm以上; 交流220V电源由管理中心供至各门禁点,在某些情况下交流220V电源也可就近接取,但应符合相关规范; iii. 穿线时一定要做好标记,线的接头一定要放在接线盒内,若忽视了这方面的工作,则会给以后的调试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iv. 在同一个系统中所有网线一定要采用相同型号的线材; 以上几点在管线敷设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否则会在调试过程中出现显性或隐性甚至是“莫名其妙”的错误,到那时除了返工别无它法。 b) 设备安装 读卡器一般安装在门外右侧,距地高度1。4米,距门框3—5cm;控制器安装于室内天花上方,距天花30cm,并在正下方天花上开一400cm×400cm检修孔;开门按钮安装在室内门侧,高度跟照明电器开关平齐;电控锁根据各种不同的型号安装在门框的侧面或顶部。 读卡器的安装除应按设计要求和设备说明书进行,另外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第 10 页 共 12 页 i. 在读卡器可感应的范围,切勿靠近或接触高频或强磁场,并需配合控制箱的接地方式. ii. 内外门都需刷卡的场合,只要装一个读卡机即可,但需注意感应距离与隔间的材质不可为金属板材. 7.空调系统安装
➢ 采用国标:GB 50243—9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304-88《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工程概况:空调/新风系统施工包括:机房吊顶式空调机的安装(设备就位,管路的安装,空调机的运行和调试);机房区设新风机,对室外新风进行过滤送入机房; ➢ 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措施 a) 实现工期措施:在本工程项目的统一指挥下,密切各工程的协调,加速施工流水工程,认真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精心安排施工工序的搭接,做到穿插施工,缩短工序间隔时间,提高工程进度。根据施工进度进行施工形势分析,及时调整施工工序搭接和劳动力、技术力量安排,使其适应总体时度的需要。做好设备、主材料的采购,定货,避免或减少二次搬运和停工待料现象。加强质量管理,提前解决施工中的各种矛盾。 b) 质量目标:施工所有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各项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和现行施工及验收 规范 ➢ 施工中注意事项 a) 空调机管路铺设时,须每2—3米设一个管道支架,以保证整个管路的稳定、牢固 第 11 页 共 12 页 b) 管路在安装过程中,应做好临时封堵,防止污物进入所有管路应做到不渗不漏 c) 管道穿墙和楼板处设置套管 d) 管道保温材料应为难燃烧、窒息性材料 e) 管道上各种阀门和管件安装后启闭灵活,设备、管件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维修空间 f) 管道安装后应先进行渗漏检查和预检、隐检验收后,再进行保温 g) 管道安装完毕后做试压实验 ➢ 施工中要配合的问题 机房空调机管路安装,应在顶板铺设前完成,管道穿墙和楼板时与大楼土建方沟通,和装修工序配合施工 第 12 页 共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