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期 液压与气动 53 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优化设计研究 贾春强,丁少华,于洋 Optimal Design of Double Telescopic Props for the Powered Supports JIA Chun—qiang,DING Shao—hua,YU Yang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27) 摘要:从液压支架立柱基础设计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双伸缩立柱设计中的规律,研究了安全系数,中 缸压力等参数对立柱设计的影响,建立了双伸缩立柱的最优化设计模型,并以工程设计实例验证了双伸缩立 柱优化设计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提高液压支架立柱的设计水平和自动化程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 保障。 关键词: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优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0-4858(2010)01-0053-03 引言 液压支架立柱是液压支架重要的动力部件,其性 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支架的性能和可靠性,进而影 响着综采工作面的安全和生产效率。随着液压支架大 采高及高工作阻力的发展,对立柱的结构形式、密封、 强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液压支架立柱 的设计参数进行分析,寻找相应的设计规律来指导立 柱的进一步优化设计很有必要。本文以目前应用较为 广泛的双伸缩立柱 2 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计理论出 发,对双伸缩立柱的关键尺寸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分 析了安全系数,中缸压力等参数对立柱设计的影响,并 结合优化设计方法,建立双伸缩立柱的最优化设计模 型,为双伸缩立柱的最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 1双伸缩立柱设计参数 图1 双伸缩立柱结构示惹圈 其中,大缸缸径D 根据设计者经验来确定,大缸 工作压力P 由式(1)计算得到。 中缸缸筒壁厚的计算公式为: = 如图1所示为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内部结构示意 图,D 为大缸的活塞直径,P 为大缸活塞腔的工作压 力,D:为中缸活塞直径, 为中缸缸筒壁厚,P:为中缸 活塞腔的工作压力,d.为大缸活塞杆径,F为立柱承受 的负载力。 2双伸缩立柱设计的数学推导 其中,P =p ; =等, 为屈服极限;n为安全 系数。 则由式(1)和式(2)可得双伸缩立柱的大缸杆径 d1为: 在立柱承受外负载F时,大缸和中缸均承受相应 的载荷 d。=D2+26= -+z×蔗 收稿日期:2009-07-11 (3) Pl,rrD P2.irD; 丁 丁 一 /1、 作者简介:贾春强(1979~),男,浙江东阳人,博士,主要从事 煤矿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的设计、研发工作。 即PlD =P:D;,D:=. D 液压与气动 由式(3)可以看出,大缸杆径d 与中缸压力P 及 一2010年第1期 嗣叫/ 培 安全系数n有关。以P 为自变量,大缸杆径d。为因变 4F 4×3×10 rrD 一314×0.32 =37.3 MPa,中缸压力75≤P2.量,安全系数分别为n=2.6、n=3.O、n=3.5时,进 行仿真计算可以得出如图2所示的结果。 ≤100,安全系数取值范围1.5~3,材料选用27SiMn。 在输入相应的初始参数后,开始计算,得到如表1所示 图2大缸杆径仿真设计曲线 对图2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大缸杆径d 随着中缸压力P 的增加出现先 减后增的一个趋势,即d 存在一个最小值; (2)在相同中缸压力P 的前提下,安全系数n越 大,大缸杆径d 越大; (3)安全系数n越大,大缸杆径d 的最小值所对 应的中缸压力P 越小。 3最优化设计 3.1优化模型 由于大缸杆径d 与中缸压力P 的对应曲线中存 在一个极小值,且该极小值所对应的中缸压力P 与安 全系数n之间也有一个对应关系。因此在设计过程 中,可以最少材料为目标来建立双伸缩立柱优化设计 的数学模型,即: rmin(d ) {【n=f(p ,min(d )) (4) 75≤P2≤100 在合适的安全系数n下,使得大缸杆径d 取最小 值,同时为保证中缸的密封性能,该最小值对应的中缸 压力P2应在75—100 MPa之间。 3.2设计实例 为验证上述模型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利用matlab 开发了双伸缩立柱优化设计程序,主要包括设计参数 输入、优化计算和结果输出等模块,其中结果输出包括 设计曲线输出和详细数据输出。 下面以ZY600/20/40D液压支架立柱设计为例, 该支架采用两根双伸缩立柱,泵站压力31.5 MPa,单 根立柱额定工作阻力3000 kN。 取大缸缸径为320 mm,大缸活塞腔的工作压力P 的最优设计结果: 表1双伸缩立柱优化设计结果 大缸缸径 大缸杆径 安全系 中缸缸径 中缸壁厚 中缸压力 Dl(mm) dl(mm) 数n D2(mm) 6(mm) P2(MPa) 284.4 2.6 198.0 43.2 97.3 289.9 2.7 2O2.3 43.8 93.3 320 295.2 2.8 2o5.6 44.8 90.3 300.4 2.9 2o9.2 45.6 87.3 305.5 3.0 212.9 46.3 84.3 该结果表明在安全系数1.5~3范围内,只有在n =2.6、2.7、2.8、2.9、3.0时可以取得满足规定约束条 件的最小值。利用上述程序可以很轻松地获得各安全 系数下中缸缸径D 、中缸壁厚 、中缸压力P 的可行解 曲线图,如图3所示为安全系数n=2.6和 :3.0时 的可行解曲线图。 量 悄 中缸压力/MPa 中缸压力,/MPa a)n=2.6 b)n=3.0 图3安全系数n=2.6和n=3.0时的可行解曲线图 设计人员根据材料性能和工艺性,对照表1中对 应安全系数的理论最优解,从图3所示的结果中选择 合适的中缸壁厚及中缸压力,并最终确定合适的安全 系数及相应的优化解。 4结论 本文从基础设计理论出发,详细分析了双伸缩立 柱设计中的规律,研究了安全系数,中缸压力等参数对 立柱设计的影响,建立了双伸缩立柱的最优化设计模 型,并以工程设计实例验证了双伸缩立柱优化设计模 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研究的双伸缩 立柱优化设计模型能快速准确地生成若干符合性能要 求的优化结果,对双伸缩立柱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 意义,为提高液压支架立柱的整体设计水平和自动化 程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2010年第1期 液压与气动 55 一种简易管道过滤器的设计 刘专 ,周炎 ,唐寿元 The Design of a Simple Pipeline Filter LIU Zhuan ,ZHOU Yan ,TANG Shou.yuan (1.衡阳钢管有限公司炼钢分厂,湖南衡阳421001;2.衡阳大唐液压有限公司,湖南衡阳421001) 摘价值。 要:通过对衡钢弧形连铸冷床液压系统的故障分析和其特殊的工作特点,设计出了一种简易的管道 过滤装置,能有效地将液压系统执行元件的污染物挡在系统阀台之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有一定的推广 关键词:污染;过滤;双向流动;闭死容腔 中图分类号:TH1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4858(2010}01-0055-02 前言 同步缸,由于相当于一个“闭死容腔”,则这些污染如 2005年底,衡钢炼钢分厂建成一条90T电炉一 果不进行大“手术”无法处理干净,即使处理干净了, 随后仍然可能出现重复问题,从而导致阀台液压元件 频繁卡刹。 2管道过滤器的设计要点(如图2所示) 100T精炼炉及VD炉一四机四流连铸机生产线,由国外 某公司设计。其中连铸机冷床集坯装置采用液压系统 (国外供货)驱动,冷床升降系统采用同步缸和8个升 降缸进行升降同步驱动,此种设计和使用在国内外极 为少见,使用3年多来,冷床液压系统故障频繁,主要 由于升降缸污染导致液压阀台各液压元件卡刹失效。 1冷床升降系统简述(如图1所示】 (1)利用普通过滤器进行改装、改进; (2)根据液压系统的流量要求选用合适的金属滤 网,满足执行元件的速度要求; (3)在金属滤网的内外层增加钢骨架,防止屡网 冷床升降缸的无杆腔和同步缸之间形成了一个 “闭死容腔”,无杆腔一管线一阀台一同步缸这一部分油液 被双向高压冲破,在骨架上开孔; (4)内部一端采用螺纹连接,方便拆卸; (5)过滤器接口一端与油管连接,一端与软管 连接; 很难和系统液压站进行循环过滤,只有通过安全阀泄 回油箱。升降缸由于工况差、机械安装形式等原因,液 压缸内活塞或密封损坏后,污染碎片直接进入管道和 1、2.密封3.滤网骨架4.滤网 图2管道过滤器结构简图 收稿日期:2009-07-13 作者简介:刘专(197O一),男,湖南省株洲县人,高级工程师, 图1冷床同步系统原理图 学士,主要从事机械、液压技术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3] 雷天觉.新编液压工程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5. [1] 王国法.液压支架技术[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2] 程居山.液压支架双伸缩立柱的结构型式和性能分析 [J].煤矿机械,2002(11):34—37. [4] 刘登彪,李翠,郭凡灿,等.负载等初撵力等压双伸缩立柱 的优化设计[J].煤矿机械,2008(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