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以来一直带的是中高年级学生,去年第一次教一年级,我还记得,原来以为对付的只是些小毛孩,应该不成问题。没想到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形形色色让人头疼的难题。经过近几个月的碰撞,我深刻的领悟到习惯对于一个刚刚接触到新环境新学知的孩子有多么重要。
巴金先生说过:孩子的养成教育要从好习惯的培养开始。而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刚刚从童话般的幼稚园转而进入紧张有序,偶尔又枯燥的课堂上来。这个转型带给他们更多的是焦躁不安、无所适从,甚至老师不经意的大声讲话也会让他们感到害怕。
我带的班级学生人数不少,第一天上课,铃声响过以后,还有学生慢慢吞吞不喊报告进班级;有的同学小动作不断;一个问题抛出后没举手随便抢答;趁老师不注意埋头吃零食;随地丢垃圾……
资深的老师见班级常常闹哄哄,纷纷帮忙出高招。综合同事们的建议,随即理出几条低年级学生必须养成的好习惯。
生活习惯; 学习习惯; 卫生习惯; 劳动习惯; 卫生习惯; 心理习惯。
说的简单,实施起来却很艰难。学生是人,一年级的小学生更是活泼可爱的小精灵,过多的束缚会抑制他们原始的创造力和美好的天性。我尝试着在多赞美,少贬低;多强化,少斥责;多融入,少远离;多微笑,少脸色中进行教学工作。 (一)、多赞美,少贬低。
即使孩子的习惯不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习惯的养成多是家庭环境,周围的环境造成。低年级的孩子根本不能理解什么是习惯,他们只会模仿,对了,正是这个模仿的天性,让我抓住了教育他们的切入点。
树立榜样。
学生中总不乏聪明、乖巧、懂礼貌、爱动脑筋等习惯良好的学生。在表扬的优生的同时,提出希望,树立榜样,鼓励超越。孩子们总是喜欢被表扬被认可,又不愿意轻易认输。对于有进步的同学,哪怕是今天是他捡起地上的一点写纸屑,或者对别人说了一句“谢谢”,都要给予表扬和肯定。老师一句不起眼的鼓励都可以让孩子开心一整天,所以,老师不应吝惜自己的这份鼓励。
2、以身作则。
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的榜样,在工作实践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从不吝惜每次的俯身捡纸,板书认真工整,批改作业细致端正等。无论任何场合都自然流露出自身的影响作用,做好引路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教育工作的重点:在班级里制作红花栏,每天记录发生的事情,以及进步与违纪的情况。做到的同学,予以表扬,没做到的同学,指出不足,鼓励继续向前努力,争取接近优生。切不可拉下脸狠狠批评,既伤了学生的自尊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不是应该遵守的行为。
(二)多融入,少远离。
为了作好每个学生的养成教育工作,我坚持做到四勤:腿勤、眼勤、嘴勤、手勤。班级学生程度不一,活泼好动的不少,内向腼腆的也有,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遇到一点困
难,往往只会掉眼泪,或者干脆放弃蛮横无理。面对这些性格各异的学生,我放弃课后的休息,争取早进班,多进班。充分利用《品德与生活》课进行思想教育,通过交流讨论,自我教育,小品演示,教师教授,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如: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会礼貌用语等等。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明不可抛弃,孔融三岁能让梨,匡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孙康映雪、苏秦悬梁刺骨……这些典故固然过于遥远,但我们在不强调追求的前提下通过比较,让学生多珍惜学习机会。故事的融入加深学习兴趣的同时,在典故中借鉴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俯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告诉自己我们不仅是老师,还有一个身份也很重要——朋友。当一个孩子把你当成朋友,告诉你家里开心与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今天他吃了什么,妈妈帮他买了什么,告诉你他的建议和烦恼,这时候,应该暗暗庆幸了。因为你已经取得孩子的信任,已经成为他们朋友中的一份子。常常有家长反映,孩子为什么不听家长的话,但是更愿意对父母说我们老师说应该怎么做,也许这里更多的原因是对老师的尊重与信任。拉近学生与老师心与心的交流,更易于孩子们接受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被信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四)多微笑,少脸色。
生活中我就是一个比较常把微笑挂在嘴边的人,但是有一段时间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上课时常纪律维持不到十分钟就乱了,让我很头疼,讲几句就得停下来提醒,教学任务也不能如期完成。课后,学生自由活动,常有学生报告某某同学捣蛋欺负女生等等。昨天布置的作业今天检查的时候,支支吾吾不是没做就是忘记做,要么马虎应付,歪歪扭扭的字体。
时常为了处理学生的纠纷耽误教学,焦急之余,立马理出几条制度。庆幸的是自己整理及时,学生在很短时间内象走失的马儿很快被我牵回圆心。
“四会”:我会听、我会说、我会写、我会做。
顾名思义,维持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学生要会听,我把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摆在首位。听老师说,听同学说,然后自己再举手说。
2、“三到”:心到、口到、手到。
养成眼睛看书的习惯,心思放在书上,不开小差。开口读书的学生中绝对不会有差生,但是假如不开口读书就难保证不会有差生了。
3、“五手”:握手、挥手、拉手、帮手、搓手。 握手,同学之间闹矛盾,握手言和;
挥手,父母送到校门口要主动和家长道别;
拉手,为辛苦一天回家的父母拉拉手,递上一杯热茶; 帮手,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 搓手,抽时间为父母,搓搓手,按摩按摩。 4、“五不”:不拖欠作业、不高声喧哗、不追赶打闹、不乱涂画、不蓬头垢面。
经过一段时间的摩擦,我在学生身上也改掉了不少坏习惯,这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无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原来班主任的工作能力不是天生的,也是培养锻炼出来的。
用微笑唤醒学生行为养成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使班风班貌得了整体发展,每位学生都能把班集体的荣誉与自己的行为紧密结合,都想为集体争光。
看来,我还是要坚持我的微笑教学,只是这个微笑要多了一原则和制约,让所有跟着我学习的孩子们,既学到知识,养成习惯,同时拥有一份乐观向上的好心态,无论明天他们遇到什么困难,都不忘记微笑面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