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牢度是指织物在服用或使用过程中染料能否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主要包括耐洗牢度、摩擦牢度、耐光牢度、升华牢度、汗渍牢度、熨烫牢度等。
【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耐洗牢度、汗渍牢度的试验方法。其他牢度的试验方法时可查阅国家标准进行测试。
【实验原理】
用样卡评定染色牢度级别时,原样与试样并置,然后将样卡布样放在一个平面上,样卡在左面,布样在右面,眼睛距离平面约30-40cm,采用晴天北面光线。视线与样卡平面近乎垂直进行比较评级。以样卡色差程度与被测布样相近一级作为布样的牢度等级。如果被测布样色差程度不好介于标准样卡的3级和4级之间,便可评定为3-4级。
【实验过程】
一、织物色牢度检验的准备 (一)试验用标准白布要求 1、漂白纯棉细布
其坯布规格为:32支×32支纱、313×307根/10厘米,经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但不加白,不上蓝),毛效在8-10厘米/30分,白度在80%以上的纯棉漂白细布(必要时可准备漂白粘胶合纤细
1
布)。
(二)样卡准备 1、日晒牢度蓝色样卡
它是用来评定织物耐光牢度,日晒牢度蓝色标准分为八个等级。1级褪色严重,表示耐光牢度最差,8级表示耐光牢度最好,可视为不褪色。
2、褪色标准样卡
用五对灰色标准分别代表原样与试样相对变化的程度。5级为褪色牢度最好,表示原样与测试样无差异,色差为零。1级表示褪色最严重。
3、沾色标准样卡
用五对白色及灰色标准组成,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代表织物试验前后白布沾色的程度。5级表示无沾色,即待测织物的白布沾色与标准白布无色差。1级代表沾色最严重。
二、耐洗牢度试验
(一)器具、药剂及待测织物
1、器具:烧杯(400ml),温度计(100℃) 2、药剂:标准皂片、无水碳酸钠(c.p.) 3、待测织物: (二)测试布样准备
在半成品或成品取样时应整匹布两端2米离布边5厘米以上处取样。对于印花布样应包括同色位的全部色泽。如果在一块试样中各种
2
色泽不能取全时,可分别取数块同样大小试样,使各种色泽均能取到。剪取4cm×10cm待测布样一块,正面与贴附面积相同的标准漂白细布,用白线沿四周缝合形成一个组合试样,待测。
对于纱线或散纤维的试样,可采取约等于贴附织物总量一半的试样平在与贴附织物大小相同的染不上色的织物中间沿边缝隙合,组成一个组合试样。
(三)测试操作步骤
将组合试样放入容器内,加入100ml(按浴比1:50)规定浓度温度的皂液,稍加搅拌,使布料湿润,在规定条件下处理30分钟(每10分钟搅拌一次),取出布样,在40℃温水洗一次,再用冷水洗耳恭听两次。挤出水分,将试样与标准白布分开,在室温或在80℃以下烘箱内烘干,然后用皂洗褪色灰色样卡及白布沾色用灰色样卡分别评定皂洗褪色及白布沾色等级。
各种着色织物测试条件
被测织物 印染纯棉布 直接染料印染布 (未经固色) 粘胶印染布 合成纤维印染布 混纺印染布 标准漂白布 漂白棉细布 5cm×10cm 漂白棉细布 5cm×10cm 粘纤漂白布 5cm×10cm 漂白棉细布5cm×5cm 合纤漂白布5cm×5cm 漂白棉细布5cm×5cm 合纤漂白布5cm×5cm 试剂组成 皂片4g/L 纯碱2g/L 皂片4g/L 皂片4g/L 皂片4g/L 纯碱2g/L 试验温度 95±2℃ 40±2℃ 40±2℃ 60±2℃ 依混纺织物中某组分的要求 而选用相应试验条件 (四)注意事项
3
1、根据织物着色用的染料不同,试验的温度可以有所不同。 2、标准皂片可以用合成洗涤剂和无水碳酸钠代替。其代用量为5g/L皂片与合成洗涤剂4g/L及无水碳酸钠1g/L量相当。
三、、汗渍牢度试验
汗渍牢度在内衣中很是重视,所以内衣的质量指标无论是出口产品或内销产品汗渍牢度均要注明。
(一)器具、药剂及待测织物 1、器具:玻璃皿、玻璃片
2、药剂:24%氨水溶液,10%醋酸,变色及白布沾色样卡 3、待测织物:纯棉色布或印花布 (二)试样准备
取5cm×5cm试样一块,在正面缝隙合面积相同的标准漂白细布,两面用玻璃片夹好,备用。
(三)测试操作
将试样放在玻璃皿内,加入5g/L食盐及6ml/L氨水溶液,在37±2℃试液中浸30分钟,取出挤干,然后在上述溶液中加入10%醋酸2.8ml,按上述操作方法将试样浸透后,再在37±2℃试液中处理30分钟,取出挤干(不经水洗),分开试样与白布,在室温下晾干,分别用褪色样卡和沾色样卡评定布样的汗渍牢度。
四、实验报告 1、贴样
4
2、评定等级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