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寡头垄断市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普遍存在。在寡
头垄断市场中,每个厂商的产量都在全行业的总产量中占一个较大的份额,从而每个厂商的产量和价格变动都会对其他竞争者以及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价格产生重大的影响。厂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会采取价格竞争策略。本论文分析了寡头厂商价格竞争中显现的问题,阐明寡头厂商竞相削价的原因,分析了价格联盟的不稳定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寡头垄断 价格竞争 囚徒困境 卡特尔 拗折
的需求曲线
【正文】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了某一行业,供给
该行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市场.如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移动电话等。寡头垄断在经济中是十分重要的。寡头垄断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科技进步.
一 、拗折的需求曲线
在分析寡头厂商均衡时,假定:1、某寡头厂商提高
价格,其竞争者置之不理。此时,提价厂商的需求量因为大幅提价下降。这就是说市场需求富有弹性,其需求
曲线比较平坦。 2、某厂商降低价格,其竞争者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被迫跟随降价,降价厂商的需求量扩大非常有限,需求缺乏弹性。此时,需求曲线比较陡峭。 图1—1中,原先的价格为P,当价格高于P时,价
格提高引起需求大幅下降.所以需求曲线比较陡峭;当价格低于P时,价格的降低引起需求较小幅度的变动,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需求曲线比较平坦。拗折曲线解释的是寡头垄断市场厂商价格比较的现实。
拗折的需求曲线意味着厂商不能进行真正独立的
价格和产量决策,每一个寡头厂商在进行价格和产量决策时都必须考虑竞争对手的反应,也就是寡头厂商通过价格竞争手段获取更多利润。
图1—1
虚线部分的解释:(d上有折点)在寡头垄断市场,P* P1时,市场反应较快,市场马上就会收缩到d线上比如说,某企业降价,其它企业马上跟进;某企业涨价,其它企业不会跟进.
二、 寡头厂商价格竞争中显现的问题
· 1、寡头厂商竞相削价的不合作均衡。 我们可以用博
弈论里经典的模型“囚徒困境\"来分析寡头厂商的竞争。
囚徒困境描述的是这样的故事:有两个嫌疑犯张三和
李四,被警察抓住,警察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两人犯有偷窃罪.因此按法律,每个人必须在监狱中度过一年。同时警察还怀疑两名嫌疑犯合伙抢劫银行,但没有掌握相关证据.于是,警察把两人关在不同的房间审讯,并告诉两人:如果承认抢劫银行并供出同伙,就免除监禁被释放,而另一人则在监狱中度过10年;如果两人都承认则被监禁8年;如果都保持沉默则只能监禁1年.由此可以看出,两名嫌疑犯有四中选择:两人都沉默;两人都坦白;李四坦白张三沉默;张三坦白李四沉默。由于两人被关在不同的房间里,他们无法进行沟通协商。所以决策时两个人考虑的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个博弈的最终结果是两个人都坦白,各判8年监禁。这是因为:假定张三选择坦白,李四最好选择坦白。因为李四坦白判8年而沉默判10年;假定张三选择沉默,李四最好还是坦白,因为李四坦白不判刑而沉默判1年。就是说不管张三坦白或沉默李四的最佳选折都是坦白,同样张三也是。结果两个人都选择坦白各判8年。但是对两个囚徒来说,最佳的选择是同时不坦白,则各判1年。但由于两个人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不顾及同伙的利益,不敢相信对方的合作,因此只能得到不理想的结果。
囚徒困境可以用来分析寡头厂商的价格战.由于寡头
市场上只有很少的几家厂商,每个厂商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度举足轻重。厂商为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往往会采取降价的竞争手段。但是某一个厂商首先采取降价的而手段,其他厂商也会采取相应的降价手段,以保住甚至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于是,经过寡头厂商轮番降价后,市场的价格会降到一个很低的水平,其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
2、价格联盟与合作均衡的不稳定。 在寡头市场上,
寡头厂商竞相削价的恶性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的结局,会意识到与其相互激列地进行价格竞争而的惨重损失。所以寡头厂商往往相互勾结,共同决策,放弃价格竞争,以各种公开或隐蔽的方式串通一气,协调行动,制定价格,确定产量,即通过成立合作性的卡特尔组织,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且每个成员都得到一定的好处。但卡特尔往往是一个不稳定的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统一的价格有时也会被破坏.比如,卡特尔的产品需求弹性较高时,稍微降低一点价格就可以大幅度扩大销路,个别厂商就可能暗中降低价格扩大产量以获得高额利润。厂商的这种行为,在‘囚徒困境’博弈分析中已经进行说明。所以,如果卡特尔处于类似的环境下,卡特尔协定将是短暂的。
三、 经济问题分析
在宝洁与联合利华的竞争策略中:1、广告战。宝洁
工司每年广告费50亿美元,联合利华则有60多亿美元。宝洁公司广告宣传着重品牌个性,而联合利华则突出品牌的本土化。2、研发战。宝洁每年将销售额的4%用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宝洁拥有24000个专利,并以每年3800个的速度递增。联合利华每年研发费占全年营业额的2%,且研发着重于洗衣服研究。两公司不仅研发投资巨大而且在研发速度上竞争。如宝洁的汰渍洗衣粉在美国市场占40%,针对太子洗衣粉,联合利华推出WISK的双效片的块状洗衣剂,并预计WISK系列产品在未来5年内销售可以增25%,而宝洁有推出有类似功效的“汰渍速效片”。此外,两家公司还重金聘请商业间谍窃取对方的商业机密。
在全球日化市场上,宝洁和联合利华占有举足轻重
的地位,而由他们的竞争可以看出:在一个寡头垄断的市场中,价格竞争是典型的自我拆台行为。寡头厂商主要依靠广告和产品差异等非价格竞争手段来获取市场份额.
四 、分析
在市场经济中,寡头厂商追求的是经济利益的额最
大化。但是,寡头厂商若采取价格竞争策略,则只能在短期内获得部分利益。一般情况下,寡头厂商若是提高价格,
则会失去部分市场,所以没有厂商愿意提价;若是厂商降低价格,则会引起竞争对手的强烈反应并引发价格战争,最后两败俱伤。所以寡头厂商最佳选择是采取隐蔽的价格竞争手段,即非价格竞争。如延长顾客的支付期限,改变产品的内部配置等变相的价格策略来获取最大利益。
‘参考资料 1、《微观经济学》,邵金菊、孙家良,浙江大学
出版社
2、《微观经济学—原理、案例与应用》,陈建萍,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微观经济学》,黄亚钧,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导师评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