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欧设计节选自白夜北欧0321150627样稿

北欧设计节选自白夜北欧0321150627样稿

来源:爱go旅游网



北欧设计(节选自《白夜北欧》)(-03-2115:06:27)

对北欧设计,我有点近乎崇敬,在于我,这是极难情况,因为我一辈子全部在从事设计理论和设计史研究和教学,全世界设计发展我全部比较了解,函括面从建筑、城市计划到工业产品、平面、时装,几乎绝大部分和设计有个范围我全部研究过,要我对某个地域或国家设计产生崇尚心理,除非尤其优异,通常几乎是不可能。不过北欧设计就给我这么一个情绪上冲动,即使它是很理性,不过绝对不是缺乏人情味、缺乏个人魅力,假如说要我推荐学习某种设计走向,我大聚会首推北欧。

就拿设计刊物来说,除了《建筑统计》(ArchitectureRecord)这么少数几本建筑期刊外,美国基础没有什么拿得出手好设计刊物,工业设计、平面设计、娱乐设计、室内设计期刊全部商业得厉害,一多半是广告,剩下少少篇幅,也没有什么让人惊喜内容。每十二个月就等这看theMcGrow Hill 企业《商业周刊》(Business
Week)十二个月一期“最好产品设计专辑”,除此之外,滥竽充数多,精品少。在北欧,好刊物就真多了,我在哥本哈根“丹麦设计中心”小卖部买书,看见一本《斯堪迪纳维亚设计》(Designfrom Scandinavia)刊物,已经出版到第21期了,仿佛是160克郎,有英文版、德文版、法文版和北欧多个国家文字版本选择,内中有千僖年以来北欧



设计精选,北欧设计得奖作品,有一批新人介绍,大师汉斯.华格纳(HansWegner)纪念专栏,美轮美奂,杂志内介绍设计之出色,绝对超出意大利最时尚《多姆斯》(Domus),这么质量设计杂志,我看在全世界也就北欧人能够做出来。

去年台湾一个大学请我讲学,抽闲去台北“诚品书店”买书,看见台湾一个很时尚作家李欣频写一本游记,叫《北欧:湖和童话缤纷王国─瑞典、芬兰、丹麦惊艳记》,很有感慨,内容且不说,作者在书里面说这是她写过全部书中,在写完结篇时最不舍结束一本。她用了夏天短短30天在北欧游历,写了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她说到:假如一生有那么多个地方是一辈子全部忘不了,北欧绝对是排名第一。这个说法,我是很认同。我了解了一下这个作者,原来是学广告,毕业以后也从事广告文案创意,以后转为专栏作家,四处游历,听说到这本书出版时候她已经旅行35国。而北欧是其中最令她感动地方。



我对北欧感觉是是慢慢形成,在香港讲学时候,喜爱去瑞典家居店宜家(Ikea)逛,就很喜爱她们设计那些既充满现代感,又使用木材、亚麻这类自然材料做家俱和用具,既不是德国绝对理性主义,又没有美国渗透在毛孔中商业噱头,也没有日本那种过于繁琐细节,更没有韩国那种低水平市民艳俗,纯粹而出色。到了美国才知道“宜家”店有多么巨大,以后又去斯德哥尔莫总店,愈加震撼,那种渐入佳境感觉,总是在那里,很自然,不过很深刻。

有一次,在书店儿童部偶然看见一本现代人画童话书,叫《姆米谷愉快家庭》,前面说这本书取得国际安徒生大奖作品,就站在那里看,小说是说有个大宅子叫姆密,是姆米.托鲁家,不过这个大宅变成一座丛林,粗大树枝不停向窗外生长,垂下很多绿色藤蔓和蓝梅般果实,姆米.托鲁回不了家,父亲母亲也出不来,这是怎么回事呢?一定又是那顶黑色大礼帽在作怪,这一回又是谁进了这顶魔法帽,姆米托鲁要怎样解除魔咒?小说就这么流畅展开,引人入胜。我一个成年人,站在美国那家书店里,看得爱不释手,就买了回来看。

这本书作者是芬兰人,叫多贝.杨森,她笔下姆米谷,是一个充满幽默、欢笑梦幻世界,其中不乏特立独行怪异人物,不过姆米家人总是知道怎样和她们相处,融合成愉快姆米大家庭。

我查了查这个画家背景,原来是我无知,这个人早就成名了。她在19出生于芬兰首全部赫尔辛基,父亲是著名雕刻家,母亲则是画家兼商业设计师。在艺术环境下,杨森很早就展现了绘画方面天赋,13岁时杂志就发表她诗文及插画,15岁为杂志画讽刺画,姆米首度露脸。1945年完成处女作《小托鲁和大洪水》,自此成为一名专业童话作家。她在瑞典工作和居住,所以被视为瑞典籍国宝大师,曾于1952年获斯德哥尔摩最好儿童读物奖;1953年获尼尔'霍格森奖章;1966年获国际安徒生奖章;1972年获颁瑞典学术奖



章等众多奖项。她这本姆米大宅书太出名了,所以,1993年,芬兰人在那塔里市(Naantali)建立了姆米专题公园。

你说,北欧仿佛就是一个童话一样,丹麦安徒生,芬兰-瑞典杨森,这么多杰出艺术家、作家,发明出这么多神奇童话,那里森林无边无际、冬天冰天雪地,夏天灿烂无比,我在赫尔辛基周围森林里走,娇嫩白桦枝条弱不禁风在仲夏夜微风中飘荡,树林里四处是色彩各异蘑菇,林中湖泊里成群天鹅在游弋,森林深处有麋鹿成群,童话不在那里产生,还能在什么其它地方吗?

我喜爱音乐,所以常常去买CD光盘,最近买了几张很有趣、很动听北欧音乐,其中一张叫《苏威之花》(Blomsteri Soweto ),很另类,因为是挪威专唱蓝调玛丽安妮.安德森和南非合唱团卡图合唱团(ImilonjiKantu ChoralSociety)一起合作作品,是一直努力推广世界民族音乐KKV唱片企业为了赞助、推进南非首次自由选举,尤其请顶级音乐制作人赫列斯塔(ErikHillestad)制作,里面有非洲原住民率直和声和天生律动感,安德森那中北欧特有宽广浑厚音域,诱人独特声线,高吟低回,各声部清楚分明、动态自然,极为感人,这张碟真是近乎毫无瑕疵。而KKV就是挪威企业,全名叫KIRKELIGKULTUR VERKSTED,制作人赫列斯塔不仅制作音乐作品,而



且还是一个诗人,她在1975年创建了这个企业,其宗旨是要集合各个领域最顶尖艺术家,融合各国不一样文化,创作她称为跨越文化(CROSSOVERCULTURE)音乐,作品务求全新风貌,录制务必需超高水平。KKV为了要求品质第一,CD封面印刷全部拿到全世界印刷在技术第一荷兰去做,CD在技术最杰出瑞典生产制造,再进口到挪威包装完成,这种精益求精制作态度,在我们这里根本就看不到了。

北欧爵士很有特色,摇滚也很有特色。我同时还买了两张北欧爵士CD,一张叫《爵士三重奏》(TheOut-of-Towners),另一张是《大地》(TheGround,在台湾看见有翻译为“温暖爵士三重奏”,认为很轻易和捷列特那张搞混),在店里试听,就很喜爱,前面一张是北欧爵士名家基斯.捷列特(KeithJarrett)和皮科克(GaryPeacock)、德约翰特(Jack
DeJohnette)这三位合作超出廿年以上老伙伴,以绝佳演奏默契演出,即兴演出,激荡出很多出色火花。基斯在多个关键独奏片段展现出大师级随心所



欲演奏和气氛掌控功力。这张片子依旧以爵士标准曲和过往流行金曲为主,穿插抒情曲和快节奏Hardbop,听众情绪紧紧伴随时而奔放、时而轻柔乐音高迭起伏,彷佛在欧洲小酒馆聆听现场爵士演奏,台上台下零距离互动。

我听说很多学古典和爵士音乐人全部被基斯.捷列特着迷,为她即兴演奏功力疯狂。我即使不是学音乐,不过听她这张片子就认为过瘾极了,她音乐就是行云流水、畅快恣意,律动感强得不得了。

另外那张《大地》,是挪威爵士钢琴家托德.古斯塔夫森(Tord
Gustavsen)作品专辑。古斯塔夫森是挪威爵士钢琴新星,这是她在ECM发表第二张个人专辑。她第一张我也有,叫《改变地方》(ChangingPlace),刚刚出来就被英国广播企业音乐杂志(BBC
MusicMagazine)推选为关键推荐专辑,并取得关键流行音乐杂志《Stereophile》给满分。这张《大地》专辑是她和和贝斯手哈拉德.约翰森(HaraldJohnsen)、鼓手维斯匹斯塔(JarleVespestad)组成三重奏,托德在这张作品内,将斯堪迪纳维亚民谣、福音、蓝调和古典等作曲手法冶于一炉,三重奏编制使乐手拥有极大发挥空间,她以轻巧触键流泄出极度柔美意境,哈拉德则用情感丰沛拨弦,鼓手维斯匹斯塔适时节奏妆点,相互即兴对话时宛如恋人般低语细诉,共同带来北欧半岛特有幽远浪漫爵士诗篇。像是夏天在湖边树下小憩,被微风拂醒感觉。

我也查了一下35岁挪威钢琴家暨作曲家古斯塔夫森背景,她4岁开始学钢琴,并尝试改编古典乐曲,期间受过正统古典音乐训练,结果却迷上了



爵士乐。1993年,她决定攻读在挪威首全部奥斯陆国立音乐学院爵士乐系,和挪威爵士女伶涅加德(SiljeNergaard)合作,正式踏入爵士乐圈,是现在欧陆颇被看好爵士钢琴新星。

体会北欧感觉,最好是听她们民谣、圣曲和爵士,北欧爵士自成一体,很独特,比如《深邃太阳》(SunShine Deep),是北欧现代大诗人法凯德(KolbeinFalkeid)作品,在钢琴兼作曲家布约翰斯塔(KetilBjornstad)所率领爵士五重奏伴奏之下,化成了值得玩味音乐,法凯德是集诗人、小说家、音乐家和艺术家于一身人,不仅出版过25册以上小说及诗集,同时她也灌录了超出40张音乐专辑,不管是在挪威文坛或乐坛中这位艺术家全部展露着高度自我意识和独特哲学思索。

这个布约翰斯塔,是在1990年代早期成为KKV唱片旗下最关键音乐家之一,同时她也在挪威爵士音乐品牌ECM邀请之下,和里普达尔(TerjeRipdal)。达林(DavidDarling)等大师级爵士乐手共同合作,录制了多张充满北欧冰原色彩爵士专辑唱片。她音乐语法是舒缓,舒缓,有时几乎不怎么流动,在场景变换之间,能够听得到一个沉静,
但隐约又潜藏着力量触感。更何况诗人法凯德也贡献出她自己声音,朗诵着诗作,低沉嗓音为唱片增添了多重趣味。



这张专辑在文学气息之外,还有更多音乐上感动,等候着听众探索。制作是由挪威顶尖录音大师康沙乌(JanErik Kongshaug )做,她是ECM唱片企业主录音师,对声音细腻能够说是已到鬼斧神工境界,就算是再微弱渺小音信,在她手中也全部能被真实、细腻地展现出来,我听了就是五体投地感觉。

有一套叫《北欧漫步》CD,仿佛出到第三集了,是由DNM策划,在北欧和日本广受欢迎“北欧沙发”(NordicLouge)系列沙发音乐合辑,由产品包装上就努力企图捕捉到北欧设计那种简练和优雅视觉感受,和已经在欧美很流行北欧音乐专辑,仿佛HirdPlejNusiritHelsinki 等等成为一个气氛,很是北欧情调。还有一张叫《看见你》(ISawYou),是爵士女歌手珍娜'琳德丝琼新作品,她成名第一张专辑叫《另一国度》,出来时候一鸣惊人,再这张《看见你》,自己兼歌手、制作人、词曲创作、混音等等多重角色。值得一听。有些人说《看见你》能够定位为一张精采全部会情歌作品,专辑里,珍娜'琳德丝琼在细致明亮嗓音中,加入了些许哀伤情绪,让音乐展现愈加感人感觉。这张专辑中有多首精采歌曲:《Ohlove》一曲,珍娜和伴奏乐手们表现了绝佳技巧和默契,萨克斯风雨人声搭佩极为友好,《斯德



哥尔摩》(Stokholm)则是珍娜'琳德丝琼为家乡所作曲子,一直演唱冷静典雅珍娜,在这首歌里也难得展现出激昂浓烈情感,为名城斯德哥尔摩留下一阙漂亮颂歌。

其实,北欧爵士能够上溯到1970年代,比如有一张叫《我歌》(MySong),北欧人说是家里一定应该有CD,这张作品是挪威爵士大师加巴里克(JanGarbarek)和刚刚提到过即兴爵士音乐家基斯(KeithJarrett)在1977年合作,是一张北欧爵士音乐家四重奏出了这张经典作品,加巴里克醇美无暇萨克斯风演奏,彷佛这好象就是专为她所写歌曲;她和挪威鼓手克里斯廷森(JonChristensen)、基斯一起把北欧民俗情绪融合天衣无缝,完美融合,温暖和闲适,给你以一个不经意间感动。

对于北欧,我就是这么不停接触,即使并不懂她们文字,不过总喜爱那种感觉,那种是我们中国人最缺乏感觉:人烟稀少、渺远、空灵、神话一样静谧、毫无浮躁,千百年文化慢慢沉淀,基础没有什么断裂、革命、骚动,就那样集淀起来,仿佛万年冰河、千年森林一样沉静和稳健。看她们设计,听她们音乐,完全仿佛是天外事物一样,越是忙乱,越是弥足珍贵。我喜爱北欧东西,不仅仅是表面,而更多是精神上一个完全另类调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