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长岭县教师进修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个展示自我、服务教学的舞台。几年来,在进修校、两位教研员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我和我校语文教师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在探索我校特色教研之路上迈出了稚嫩而又坚实的第一步。下面就今年的做如下总结:
一、取得的成绩
1、确立了教研工作新理念,明确了教研工作新思路。
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为了努力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一名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我努力钻研,学为人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一直崇尚科学精神,严谨笃学,潜心钻研,做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楷模。
这一年里,我吸取了上几年工作的经验教训,开始琢磨对学生的教学法,我以前教学方法比较僵化,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慢慢的,自制力差的学生就被甩了下来,我发现其他同事也有这方面的困扰,怎样让他们乐学、善学、善思,怎样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如果我们这些老师们不去认真研究,就可能成为一个误人子弟的庸师。“没有潜心的研究,就没有出色的教育”这是我校教研工作的理念结合语文教学教研工作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了“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模式,通过专业引领、实现共同提高”的语文校本教研工作思路。带领语文组教师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注重自我发展,营造积极的教研氛围。
一年来,我始终把教研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鞭策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把握学科教学最新的改革趋势,理解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积极钻研教材、教法与学法。能及时总结自己的得失,撰写教学教育论文,我有两篇论文《浅谈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浅谈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发表于《长岭教育》总第三期和第九期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工作中我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只有不间断“活水”补充、更替,才有教育的生命,才有教育的活力。因此,在完成教学教育工作之余我一直坚持学习,笔耕不辍。最是书香能致远,浓郁的书香渲染了我绝大部分生活空间,也让我在逐渐向一名研究型教师转变。
3、积极进修校专职教研员做好相关工作:
在这一年里,我积极配合县教研员,结合教学的实践,积极开展教法和学法研究,并结合教法、学法的研究内容和模式,带头搞好观摩课、示范课和研究课,写好教学案例,撰写教学论文。
4、带动全校教师搞教研,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今年是我校“十心”德育课题解题的关键时期,五年来轰轰烈烈的研究带动了教师们教研氛围,我校很多教师参与这项工作并且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有十名教师被评为优秀实验教师,有三十五篇论文获奖。
5、培养青年教师,点亮一片天空
作为市级骨干教师,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可以说是一腔热血,毫无保留,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帮助,发现缺点诚恳指出,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尽快地成长,从而赢得了青年教师的尊敬。在教学上尽量地给予支持帮助,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成功经验,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在短时间内迅速成长。同时,也对校内其他的年轻教师,给予悉心指导,自己积累和整理的材料也给他们无偿共享,使他们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在工作中的这种开放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存在于老师们心目中的那种文人相轻的不良思想,促使同事互相学习、共同促进,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教师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每次的教研活动,我从上课内容到活动程序安排,到研讨主题的征订与确立,都一一落实到位,争取使每次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渐渐形成了群体意识、服务意识、教研意识。在我的倡导下,我校开展了切实有效的作文教学,有三十多篇作文获奖,六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二、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下学期由于我在学校担任毕业班的教学工作,工作比较繁重,在时间与精力方面投入到兼职教研员工作上相对少了一些,本人在网络上的教学与教研的交流方面,还是要做更多的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应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加倍努力、不断前进,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学无止境,教无定法,作为兼职教研员,必须有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不管到哪里去,都要带着目标、想法去,带着办法、体会回。
回顾一年来的兼职教研之路,我在教研室和学校的领导下,在同仁们的大力支持下,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点滴成绩,但离教研室和学校的要求和同志们的期望还相差甚远,还有许多教研工作开展不尽人意,值得改进的地方很多。在下一步工作中,重点是结合我校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配合上级做好校本教研教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围绕教研课题积极开展工作,指导教师进行实效性教学和实用性教研,督促教师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成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育现实。
作为一名兼职教研员,今后我将继续努力,虚心学习,精心教研,追求精致的教育,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