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次机会至广州地铁公司参加AFC相关知识的学习,让我有机会切身体验了一下轨道交通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快捷和现代,也同时对地铁公司各方面的工作有了一个感观的认识,特别对AFC相关的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14天的学习收获颇丰,现对所见所学的知识点作以下的总结: 所见所闻:
首先地铁带给我感受最深的是方便快捷和速度,从广州的西朗至江南西,汽车要30分钟的路程,地铁只需25分钟便可以到达目的地,这在车辆拥堵的市区来讲真的是一个奇迹。
其次是地铁惊人的运输能力,至20xx年广铁的日均客运量达到185万人次,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地铁为城市交通运输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最后是安全和舒适;从目前苏州的主流交通工具公交车来讲,地铁具有更方便的上下车,更方便快捷的购票检票方式,更短的等待时间和不受天气状况所影响运输速度,更宁静的乘车环境,更贴心现代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态度,让我感受到了原来上班的时间也可以更宽松的。
经验教训:
广州地铁从最早的1985年提出地铁建造计划直到1993年的一号线动工,再到现在的5号线通车和未来实现的9条线运营结构,可以说是从一个个不断的失败中成熟起来的,其中的经验教训更值得我们学习;
1、 初期对于客流量的预估错误;广铁对于初期单一线路运营时的客流预估普遍偏少,在后期的线网运营后所带来的客流量成倍增加始料未及,以至后期需做大量的调整以适应客流的增加(初期的一、二、三号线都有此问题,特别是三号线从初期的17万客流,仅三年时间就增加到现在的60万,上班时间基本是超负荷运行,以至部分车站不得不实行分批客流放行管制);其次是地铁沿线新增的大型购物中心,社区和会展中心等都会在短期内改变单个站或单条线路的客流变化;
2、 地铁建设阶段未能充分考虑运营后期的实用性;因初期运营相关人员的参与较少,以至建设单位完全在按照方便的工程进度施工,以至后期运营时多发的问题较多,特别是施工时的困难点也往往成为后期运营时的问题点;比如设备的摆放位置,客流通道的位置,购票大厅的空间,排水管道的安装,AFC设备的预留位置等对于运营时客流的疏导,设备的维修保养都会造很大的影响(如现在广铁的三号漏水问题导致全部设备的紧急停用);
3、 初期票卡种类设计较多,使AGM同时识别员工卡,老年卡,羊城通,SAM卡,旅游卡,月票卡等,现已全部改为羊城通卡和员式卡便于管理。
4、 同一种设备不同的厂家型号,对于后期的设备维修管理产生很大影响;(1号线美国CUBIC,2号线美国MOTOROLA;1、2号AFC系统改造项目及3号5号线系统韩国SUMSANG:4号线系统新加坡科技电子)单从设备的维修上就需要员工必须掌握所有类型设备的结构和维修及故障代码。另外在设备的保养上,公司必须同时储备所有型号设备的常用备品,增加了零件的备品数量和维修保养的成本。
5、 部分免费票卡的识别机制不完善;如伤残军人证等,站务人员无法更专业的识别证件的真伪,易造成与乘客的冲突;
6、 地铁的入口标识不够明显;如2号线的江南西站,站台外无醒目的入口标识,从外观上很难看得出是地铁路入口,对于外地乘客来说更方便的找到入口是一个困扰。
7、 地铁的员工在身着员工服装或配戴员工证件在乘坐地铁抢占座位时,易引起乘客的不满这是我们在后期员工培训时应注意的小细节;
8、 自动售票机TVM的故障模试提醒不能引起乘客的注意;因设备故障的提醒字幕只显示在机器顶部的屏幕上,乘客在购票时站立在设备前无法看到此提醒,导致TVM显示了“只收硬币模式”时还会有乘客拿纸币不停的尝试购票。
9、 TVM的纸币模块卡币故障多发成为困扰运营的主要因素;在所有AFC故障中TVM的故障约占到70%,而在TVM所有的故障中纸币卡币问题又占到70%,所以后续我们设备的验收,此模块将成为重点验收点。
10、 硬币找零模块先前所设计的最大面额为20元,后也因找零时只有硬币可找,造成了硬币的短缺而屏蔽了此功能,只开放最大面额10元的纸币购票功能。现我们TVM可接受的最大金额也是20元;
11、 循环找零功能初期设计时为了实现乘客投入的硬币直接可用于下一乘客找零用,运营后才发
现部分乘客购票时投入的假币不能识别,而在下一乘客购票时假币又找给了乘客,造成了乘客的投诉,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因此广州地铁屏蔽了循环找零功能,将TVM改为人工确认硬币箱后再放入找零箱内。
12、 高峰时车次的时间间隔较长;随客流的不断增加,车站对现有车辆的运载能力要做时时的监控,当客流已超出运送能力或客流增加较快时应及时向上反馈。
13、 车站的出口较多时,车站站长开门的时间较长,时间上不允许;因广州地铁是实行车站站长负责打开所有入口的大门,因各入口距离较远,入口较多,往往造成上班后30分钟内不能将所有的大门都及时打开。
14、 列车已经停运时,TVM仍可以继续售票;而末班车已开过了,但TVM还可以继续售票,而乘客在购票后又无车可坐,势必引起乘客不满。
15、 线网运营后会出现换乘的时间不能准确预估,无法告知乘客某一站末班车的具体换乘时间,容易造成乘客在转车换乘时末班车已开过,无法至目的地也无法返程的问题。
16、 站内的公安人员不属车站人员管理,而属于国家行政机构管理,部分公安人员不遵守车站的
规定时,站务人员未相应的管理权限易造成管理上的困难,此点需上层运营前沟通。(如站内禁止抽烟,公安人员抽烟站务人员则无法制止);
运营亮点:
1、 AFC设备所有的线路网络在建设初期就制定了对应的编号牌能便于后续维保时的查找和识别;
2、 广州地铁各项制度的完善化和细化程度非常高,做到了每一个作业都有规定的流程可遵循,每一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规定做指导,通过制度和流程的规定做到了所有作业的标准化和统一化,小到工器具的摆放标准,班组文件的管理,大到安全措施的检查等,实行逐层制定逐层管理监督的办法,达到了作业效率提高和安全事故降低的效果。
3、 运营后期的附属服务设想周到;如车站内设有残疾人扶梯,可以提供借伞服务等,这些小的服务项目投资虽小,可会在很大程度上拉近和乘客的距离,获取企业良好形象的效果;
4、 管理软件在运营中的运用,为工作效率提速;广州地铁各项作业流程顺畅的基础上,又逐渐将各项作业流程以软件为平台进行高效的运作,目前已开发的系统有:票务的管理系统、运营施工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办公用品申领系统、AFC故障报修系统等,另将办公自动化、电子邮件、资金管理、合同管理、地理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线网建设概况、工程安全质量与信访管理、工程设计管理、安全隐患直报、交流园地等项目放置在内网平台上,使每个部门专业可以在这个软件平台上完成各自的作业,并通过系统自动完成数据的整理上传,对于不同管理人员分别设置不同的管理权限以实现逐层的管理检查功能,在既提高效率的同时又减少了人工处理的步骤,提高了作业的时效性。
5、 车站的站务人员素质较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较强。原因是除了公司在上岗前所做的大量培训发挥作用外,还有就是这些站务人员全部是召自大专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有很强的可塑性;另外公司对员工有很完善公开的晋升机制,这也提高了站务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上进心,此点可借鉴学习。
6、 所有设备都对应的接口都有明细的责任归属,即哪个设备对应哪个部门维修给护都有对应的责
任部门责任单位,各单位的负责人再拟定出对应的担当人,形成了设备的专人负责制,从而保证了设备定期点检保养的时效性和及时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