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坚持励志演讲稿

关于坚持励志演讲稿

来源:爱go旅游网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真实的就像在你我的身边。这是一个爱的故事,爱得伟大而平凡。

  平凉二中高三的学生 张晓 在笔记本上这样写着:“真正的强者,不是流泪的人,而是含泪奔跑的人。” 14年啊,张晓含泪奔跑的背后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对张晓来说,不幸是从四岁那年开始的。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夺去了父亲年轻的生命。常年瘫痪在床的母亲,产生了轻生的念头。她对张晓说:“孩子,妈妈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张晓听了哭喊着哀求:“妈妈,妈妈,你别走,别丢下我!”母子俩抱头痛哭。

  似乎一夜之间,张晓突然长大了,不再哭闹、撒娇,而是用稚嫩的双肩承担起家庭重担。他学着煮饭洗衣,照顾妈妈。刚开始煮饭时,锅台太高,张晓踮着脚尖还够不着,他搬来个小凳子,踩上去,趴在锅台上做饭。滚开的热水溅在胳膊上,疼的张晓直流眼泪,可他咬紧牙关,愣是没哭出一声,因为他怕妈妈听到担心。当他把做得半生不熟的饭端到床前,一勺一勺喂给妈妈时,妈妈心疼的像刀割一样,她强忍住泪水,对懂事的张晓竖起大拇指:“孩子,你真棒!”被柴火熏得满脸灰尘的张晓听到母亲的称赞,裂开嘴笑了。

  转眼张晓到了上学的年龄,贫困的母亲无法供儿子上学。但是她发现张晓经常坐在门前,羡慕的看着上学的学生, 于是在学校报名的前一晚上,母亲拖着残疾的身体爬这家进那家 终于为儿子凑足了学费。张晓上学了,可更大的困难在等着他。因为要一边学习一边照顾母亲 ,张晓每天都要早早起床,为母亲洗脸、梳头、做饭然后才去上学。中午又急急忙忙赶回家做饭,一口一口喂给母亲。晚上,饭后的张晓为母亲洗脚擦身,一直忙到半夜12点后才能休息。张晓勤奋好学,年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进入初中、高中,学习也从没落下。

  因为没有经济收入,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母子俩靠拾别人的菜叶糊口。但只要有一口饭,张晓总是先给母亲吃,别人给的好吃的,他总能找出不喜欢吃的理由,让给母亲。虽然生活艰辛,但张晓很少流泪。他说:“眼泪能侵蚀人的脊梁,让你直不起腰。”张晓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人们纷纷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平凉的县长为张晓拉来两吨多煤。张晓激动地一夜没有睡,将煤一块一块垒在家门口,然后用塑料纸盖住,对他来说,有了这些煤,捡柴的日子就可以告一段落了。

  每位好心人的帮助,都被妈妈记入《恩人簿》中,时常拿这些教育张晓,要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久病床前无孝子。”常有人惊叹张晓的14年是如何坚守下来的?

  张晓却说:“这都是生活中的常事、琐事。我没有什么惊天地 泣鬼神的壮举,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苦难的生活、好心人的帮助,以及母亲朴素的教诲,让张晓学会了坚强与感恩。

  班主任老师称赞“他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他对母亲的孝行、对母爱的感悟,能净化人的灵魂。”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情感。从童年的艰辛走过的张晓用实际行动和朴实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当代孝行故事,树立了一个感天动地的好榜样,这个含泪奔跑的阳光少年也必将会拥有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病痛的折磨使母亲的脾气变得很不好,少不了唠叨和打骂。张晓要么默默地忍着,要么转身忙自己的事情,从不当着母亲的面发脾气,从不诉苦。

  “我是娘的全部,娘痛苦我就不幸福。”他活生生地演绎了《宝莲灯》里母子俩的患难真情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