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倡导“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展示我校学生的风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活动主题
1、让健康为生命奠基。
2、我运动 我健康 我快乐。
三、活动形式
1、人人有项目 班班有活动 学校有评比
2、两种形式:一是以班级为单位,规定主要活动项目(跳绳、踢毽),鼓励人人参与,掌握运动技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阳光普及类)。二是以年级为主,举办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举办学校体育节,提高体育运动水平(趣味提高类)。
四、组织机构
组长:王宗年
副组长:孙田升 王明楚
组 员:体育教师 教导处成员 少先队成员 各班班主任
五、活动内容
1、阳光普及类:
①踢毽
一年级:固定踢毽(单脚)
二年级:单脚内侧踢毽
三年级:单脚内、外侧踢毽
四五六年级:双脚各式踢毽
②花样跳绳(点击中国跳绳网)
一二三年级:个体花样跳短绳(形式多样,由简到繁,能做到集体表演绳操最好)
四五六年级:个体花样跳短绳,集体花样跳长、短绳(形式不限,有难度系数的更佳)
要求:
①以学生兴趣爱好入手,每生一绳一毽,带领学生全员参与。
②规范作息时间,坚持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活动时间。
③各班要定计划、定时间、定场地,可与体育课、活动课相结合。
④重点是跳绳,每班或每年级创出花样跳绳的特色,让学生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终身受益。
2、趣味比赛类:
一年级:广播操比赛(11月份) 颗粒归仓 体育绘画(漫画)比赛(个体)
二年级;颗粒归仓 双人跳绳接力 体育绘画(漫画)比赛(个体)
三年级:颗粒归仓 袋鼠跳接力 双人跳绳接力 体育绘画(漫画)比赛(个体)
四、五、六年级:集体花样跳长、短绳展示 齐心协力跳长绳 摄影比赛(个体)
比赛规则:
①颗粒归仓
器材:纸篓
沙包比赛方法:参赛队员每人手拿一个沙包,成一路纵队站在投掷线后,距投掷线6—8米处放置一个呼拉圈,各班的班主任老师手持纸篓站到呼拉圈里。比赛开始,各队队员依次将手中的沙包投向纸篓(每人一次),班主任可以移动手中的纸篓去接投来的沙包,但不能走出呼拉圈,投掷完的队员自动站到排尾。最后以投进纸篓的数量和犯规与否判定名次。每班参与人数80℅。
②双人跳绳接力:(男女各6人)
器械:跳绳
比赛方法:每队两人一组并肩站立,共同手持一条绳准备。比赛开始,两人协同摇绳跑出,绕前方20米远处标志物返回,第二组出发,依次进行,以先完成的队为胜。
③袋鼠跳接力:
器械:跳袋
比赛方法:参赛队员成一路纵队站在起跳线后。比赛开始,第一人站在跳袋内,手提跳袋的带子向前跳出,绕过标志物返回并将跳袋交给第二人,依次进行,以先跳完的队为胜。
规则:
(1)必须绕过标志物。
(2)(2)必须在起跑线后交接。
(3)(3)队员若摔倒必须在原地起来,重新再跳。二三年级5男5女,四五六年级8男8女。
④集体花样跳长、短绳展示:形式不限,有难度系数的'更佳,可多人或集体表演。
⑤齐心协力跳长绳器械:长绳5男5女,包括摇绳者,8人在绳子中间,同时起跳,时间1分钟,多者胜。
⑥体育绘画(漫画)比赛参与方式:绘画必须是学生自己绘制的,可以是联想而作,要求与“体育”主题紧密相连。纸张为A4。每班推荐3份参与年级展评。
⑦摄影比赛参与方式:以学生个人为单位展示,作品主要体现学生的课余体育生活,要求与全民健身或竞技体育的主题相结合。作品规格为6寸(电子稿),每班推荐3份参与年级展评。
3、师生运动会(具体规程另行通知)以上比赛时间均在10—11周左右。个人与团体奖励相结合,但个人得分不计入团体奖内。
六、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思想认识到位。跳绳、踢毽是我校民间体育传统特色项目,安全性、可操作性强,能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和谐发展;能培养学生合作、自信、勇敢、公平竞争及团队精神等良好品质。本活动个人与团队相结合,历时较长,贯穿整个学期。各班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组织与领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确保整个活动的效果与安全。
2、精心组织,工作落实到位。各项活动要根据组委会的统一部署,认真组织、策划、实施,做到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实。宣传组:由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组成。主要任务:负责本次活动的宣传报道、摄影表彰、检查总结等。竞赛组:由体育组组成。主要任务:负责所有体育竞赛的编排,裁判员的培训、安排、体育器材的安排,比赛场地的整理等工作。后勤组:由总务处和卫生室组成。主要任务:负责需要添置的设备器材、卫生救护、安全保卫等工作。
七、本活动解释权属校长室、体育组。未尽事事宜,另行通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