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素材哲理故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写作文亦是如此。作文素材是行文写作的必须要素。素材之于作文,恰如稻米之于巧妇、阳光水土之于植物、笔墨纸砚之于书画……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哲理故事的中考满分作文素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满分作文素材哲理故事一
明天吃几个馒头
这天早上,小和尚发现得到了6个馒头,大师兄也得到了6个馒头,只有他自己得到了4个馒头。
小和尚觉得太不公平了。得6个馒头,他没意见,可大师兄也得6个馒头,不是跟平起平坐了吗?不行,不行!
于是小和尚找到,也要6个馒头。说:“你能吃下6个馒头吗?”小和尚大声说:“能!我要6个馒头!”
看了看小和尚,把自己的馒头拿了两个给小和尚。不久,小和尚就将6个馒头吃完了,他吃得很饱很饱。小和尚拍着肚子高兴地对说:“,你看,6个馒头我都吃下去了。我能吃6个馒头,以后每天早上我都像大师兄一样要6个馒头!”微笑着看小和尚,说:“你是吃下去了6个馒头,但明天你要不要6个馒头,还是等会儿再说吧!”
小和尚觉得肚子胀,也口渴,然后就去喝了半碗水。接着,小和尚的肚子比刚才更胀了,而且有点儿发痛。小和尚开始难受起来,根本没法像平时那样挑水扫地念经。
这时,对小和尚说:“平时你吃4个馒头,今天你却吃了6个馒头,你多得到了两个,可是你却并没有享受到这两个馒头的好处,相反,它们给你带来了痛苦。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不要把眼光盯着别人,不要与人比,不贪,不求,自然知足,自然常乐。”
小和尚点点头,捂着肚子,说:“,以后,我还是吃4个馒头!”
中考满分作文素材哲理故事二
流沙有时比岩石更坚固
古代,帝王将相和达官贵人千方百计把墓穴建造得坚固、牢靠,不能说坚不可摧,但用坚如磐石、固若金汤来形容恐不为过。其目的是为了防备盗墓者盗挖,可事实是,许多墓穴仍然被挖被盗,有的被洗劫一空。
河南上蔡有座古墓,建造于春秋时代。2005年考古工作者发掘时发现,古墓上被挖开了大大小小17个洞,说明盗墓者不知光顾过多少次。从洞里的器皿、古钱币、矿泉水瓶等遗留物考证,盗墓者来自于不同的朝代,最早的盗墓者来自战国时代,最近的来自现代。他们都对这座墓穴觊觎已久,想盗取里面的金银财宝。他们费了多少心思无从考究,唯一可以考证的是,他们都半途而废,无功而返。因为,考古工作者打开古墓之后发现,里面的藏品大都保存完好。
难道这座古墓有什么特别的防盗措施吗?其实,在建造方法上与其他古墓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其他墓穴砌筑完后都是用土回填,而这座墓穴是用沙回填。17米深的墓穴,上面回填了11米深的细沙,表层再填土封盖。细沙里放置了1000多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尖利石块。它被后人称为流沙墓,这就是它防盗的秘密。
我们知道,细沙的流动性很强,当盗墓者挖洞时,旁边的细沙会向洞里流动,掩埋刚挖好的洞。当挖的洞很深时,极易造成塌方,轻则把挖开的洞掩埋,重则会把洞里的人埋掉,更可怕的是藏在细沙里的石头,随着垮塌的沙子坠落,成了打击盗墓者的武器。
在盗墓者眼里,再坚硬的古墓都不在话下,唯独这座古墓,面对散软的黄沙,他们竟束手无策。
这座古墓的防盗构思实在巧妙。一般都是想尽办法用岩石、夯土等坚硬的材料把墓穴建造得坚固。而这座墓穴却一反常规,弃用只有坚硬才坚固的理念,利用细沙的流动性,采用软防御的办法,而且极其成功。谁敢说它不坚固呢?
老子曾说过:“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并感叹,这“柔之胜刚”之道,天下没有人不知道的,而很少人能“行”也。
中考满分作文素材哲理故事三
出牌
一个年轻人和他的6个朋友一起打牌。他身上没带多少钱,但他又不能不打。开始发牌了,不幸的是,他发现自己拿了一张最坏的牌。
他并不想输钱,思考了一下后,他不动声色地把身上1/4的钱放在了桌子上。他甚至看都不看其他人一眼。轮到可以换牌了,他也坚持着,没有去换牌。
紧接着又该加注了。年轻人又加了1/4的钱在上面。有3个人看到他没有换牌,以为他拿的牌一定很好,于是退出了。
这下,还剩下3个人。年轻人干脆把身上剩下的钱全押了上去。
剩下的3个人也被吓住了,他们把牌掩起来,退出了。年轻人胜利了,他赢到了他原来10倍的钱。
他的朋友们要求他展示他的底牌,年轻人掀开了,那是一张最小的牌。短暂的沉默后,年轻人开口了:“我知道我会赢。手里拿到的牌并不代表什么。关键是要让对手相信你的手里握有一张无与伦比的牌。”
读者感悟:
在生活中,没有人一直拥有最好的牌。某些人一直在依赖着自己手中的好牌,而有些人在尝试着变换手中的牌。可是如果你想赢,就不要去关注其他人所拥有的,你要始终相信,你手中的牌,和你的意志、决心一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