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一下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你们必须猜不到,这是苏州一家养老院为激励子女去探望自我的父母而发放的“奖孝金”代金券。我们姑且不谈这样的制度的优劣,我只想问大家一句:孝心有价吗?商品能够明码标价,可是,孝心不是商品,孝心无价。
其实,在历史上,孝心是有过“价”的。它的“价”就是官位。举孝廉,即推荐孝子廉吏。孝廉一科,在汉代属于清流之目,为官吏晋升的正途。汉武帝以后,不少名公巨卿都是孝廉出身,对汉代政治影响很大。与之对应的,便是“丁忧”制度,早在周朝时期我国就产生了子女为父母守丧三年的丁忧丧俗即“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这不仅仅成为儒家表达孝心、弘扬孝道的礼法制度规定,并且演化成为历代王朝“孝治天下”的强制性法律措施,倡导民心向孝。
看着这张孝心抵用券,我又想到了另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有留守儿童6103万,接近英国全国人口,大约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数都是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带大的,也有一部分寄住在学校。他们常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没有父母亲在身边陪伴,心灵长时间得不到慰籍,这会让他们容易性格孤僻,容易生气。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是不是也得设立“爱子金”,才能让这些父母想起来去关爱自我的孩子呢?
我想,不论是“奖孝金”还是“爱子金”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除了那些无品无德者,就是一个字“忙”,忙什么呢?两个字“挣钱”,甚至美其名曰:“我不挣钱怎样让你们过上好日子?”为了钱,失去了朋友;为了钱,误入了歧途;为了钱,丢掉了健康;为了钱,迷失了感情;为了钱,牺牲了家庭。可是,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衡量,而是一生中,你善待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
亲情友情感情,这些无价之宝在我们追名逐利的过程中被我们遗忘了,所以,才会出现这令人啼笑皆非的“奖孝金”制度。我只想问一句:当你们拿着“奖孝金”走出护理院大门的时候,没感觉到太阳光的刺眼吗?百善孝为先,孝心无价,愿你我珍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