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初三毕业给女儿的一封信

初三毕业给女儿的一封信

来源:爱go旅游网

  婷儿:

  自去年十月三十日(周日)一别到今天(元月七日),已整整二个月又七天,按天计来是六十九天,我们没有见面了。思念的心情你现在不会体念得到,但这,一点不影响为父为友的爱怜与想见。。。

  一想到你繁忙的学业,一想到你已不知不觉处在初三中的当口,一想到你慰已成人的模样和尚可纯真质朴的心,为父为友的我的心情,复杂而又话语在口。

  为父,是因为我们一脉相传的血脉,有幸成为你的爸爸。于是天性的舔犊之情在你快速而漫长的成长岁月的发酵培育下,在惯常的父女情深的定理基础上,因着父与女必将同样深厚的知性、感性和情性,成为父与女最为默契的心灵共享;

  为友,是我的一再的自我要求,虽然这样的要求就是到现在,你也未必认同或认可。因着爸爸从你小时侯直到今天的可数的严肃与严厉,在你心里,爸爸是严厉(甚至是“横眉冷对”)的代名词。然而,或许,就是从今天开始,你会渐渐地发现,你的爸爸,真的和其他孩子的父亲不同,对自己的要求不同,对孩子的要求不同,就是和孩子感情交流的方式和语言,也不同。由于这样的不同,你会越来越把爸爸,当作不是一个纯粹的爸爸,而是你的良师益友,一个可以交谈、交流和交心的知心朋友。如是,这将是爸爸人生最为快乐,也是最好的宽慰与报答。

  你的现状,不由使我想起爸爸在你年龄的旧状,也是初三,也是行将考试,也是懵懵懂懂,也是自己以为懂得很多,也是性格内向,也是缺乏自信,也是。

  人生轨迹的相似性使得我们似乎应该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好在爸爸过来了,在回头看自己那一段历史的时候,有些感悟,或许对你有用,或许,你只是把它当作看过的一篇散文,有些印象、有些感触,再是渐渐地淡忘。

  从某种意义上说,爸爸的少年时期比你更内向,然而内省的心思或许也比你多。爸爸的读书不算优秀,读书的悟性也不是很好。一直到高中,回过头看自己,才发现我一直在未被起悟的.懵钝状态下,完全凭着“填鸭”的未经自我完全消化的原始状态的状况应试着。

  我的文科一直相对很好,数学,因为喜欢,所以也还可以,但是物理和化学,我一直学不好。特别是化学,一看见就头痛——一切在于第一次考试,好象就很不好,于是,积极性大受影响(可见,单纯的分数,其实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也是至关重要的!——谁不喜欢考出好成绩?!)。

  不过,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爷爷奶奶、学校老师,包括我自己),我的中考(初中考高中),居然是我人生考试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568分(满分600分),全区第二名!爸爸至今还记得爷爷那开心舒怀的笑脸!

  但婷儿,爸爸不得不提醒你的事,考的最不好的,往往是自己认为最拿手的。那次考试,我记得应该得高分的英语和语文,成绩都离自己的要求相去甚远!——问题完全出于自己的“轻敌”和“自己认为肯定没问题的笃定心态”!

  所以,切记:

  1,自己没把握的课要重视,要认真对待(心理一定不要害怕,其实所有同学的心态都是一样的,你怕,别人也怕;只有当你意识到不可怕,你已经在心理上拿到10分了!);

  2,更为重要的是,对自己认为相对好些的课程,更要集中精力,精益求精,一点马虎不得(因为在你认为这些课自己稍好的时候,麻痹的思想已经悄悄在扣你10分了,只是自己没感觉而已!)。

  当然,爸爸和你,同为初三,年代却相差26年!于是,读书的环境,人性的成熟度等等都有很大的差别。但是我想,相同或相当年龄的心理感受、读书的感受应该是差之不多的。

  不可否认,你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就是跟爸爸年代的同时期相比,是“看得”更多,娱乐得更多,所以应该是更为成熟,对心理的自我把握度也应该更好。事实是不是呢,我看未必,因为你们受到了“空前未有”的关爱和呵护,正面看是好事,是社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丰富的体现与进步;反面看,未必是好事——“剥夺”了你们自我锻炼自己矫正自我摔打的生存“磨练”!

  怎么办?

  慢慢地自我意识,逐渐地意识成熟,进而快步地意识“独立”——学会思考、学会思想,从而学会生活!

  爸爸在你很小的时候,你一直把爸爸当作“工程师——造房子的工程师”(我们在你幼儿园的作业里还一起画过房子)。是,爸爸是从事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的工程师、职业经理人。其实,爸爸从事什么职业,对女儿的你,关系不大。

  但是,爸爸很想让你知道,爷爷、在美国的大伯伯和爸爸,这“万”姓人家遗传的,不是看得见的金钱和物质,而是作为读书人的爱书、读书和以与书本为乐的“书本精神”——这样的喜爱与快乐,你将会体会,是你一生受之不尽的遗传与财富!

  爸爸因病,休养了好长一段时间。但我没有因为常常的一个人而感到孤独。因为是书籍,给了爸爸难以言语的快乐、思想与提高!

  在最近的几天时间里,爸爸一下子读完了《宁静的盛宴》(作者的心灵体验)、《岁月与性情》(当代哲学家、散文家周国平心灵自传)和《李敖回忆录》(中国台湾一代文学家)。在三本不同的书里,不约而同地写到初中,在初中阶段养成爱书、读书,对人一生的重要与转折。

  婷儿,现时的爸爸,是动荡的,因为工作、因为生存与需要。但不知你还记得否,我给你说过,不管生活中的爸爸在哪里,总有一颗永远惦念的心、一双关爱的眼睛,在你身上,在你身边。

  当你明天走进考场的时候,你不孤独,你不用害怕,在你身边的,永远有你的爸爸,你心灵的好朋友!

  初三啊,初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