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坐的汉语大词典是: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妾已受谴,杖八十矣。’袒视其背,血痕满焉。‘儿子并连坐,如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不虞马哈沁之灭其门也,童子以幼免连坐。”。
连坐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基础解释 【点此查看连坐详细内容】
(动)旧时一个人犯法,连累有关联的人跟着受处罚。
二、引证解释
⒈旧时一人犯法,其家属亲友邻里等连带受处罚。引《史记·商君列传》:“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司马贞索隐:“一家有罪而九家连举发,若不纠举,则十家连坐。”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妾已受谴,杖八十矣。’袒视其背,血痕满焉。‘儿子并连坐,如何?’”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四》:“不虞马哈沁之灭其门也,童子以幼免连坐。”
三、网络解释
连坐连坐,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liánzuò,是指中国古代或现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
四、辞典简编版
一人违法犯纪而使其亲属、朋友、邻居等都牵连而受罚。 【造句】为了整顿班纪,老师实施连坐的处罚方式,成效斐然。
五、关于连坐的诗词
六、关于连坐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