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菇房准备
菇房一般会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通透性好,大棚要选用散射光材质的,地面需要用水泥修葺,这样方便冲洗,在菇房内要设好菇床,可木制、可铁制、还可砖砌,可以增强通透性。
2、养料堆制
养料的主要成分是家畜粪便、麦草、麸皮、稻草、玉米杆等,一般在七月份进行养料堆制,需要将粪便晒干、其他的材料需要切断,混合适量的石膏,用水或尿浸透,再按照一层草料一层粪便的堆起来进行发酵,每隔3-4天翻一次堆,半个月后就制作完成。
3、接种覆土
采用的穴播的方式进行接种,每株的间隔是10cm左右,接种之后需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并且要增加菇房的通透性,最后将细肥土均匀的覆盖在养料上面,即可等待发菌。
4、出菇管理
最重要的就是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要保持养料的湿度,在出菇初期湿度一般在70%左右,后期慢慢的恢复到80%-90%左右即可,浇水要遵循少量勤浇的原则,出菇房在发菌期间的温度最好保持在10-18度,出菇期将温度调高到20-28度,这样可以加快出菇的速度,等到蘑菇长到一定大小,就可以进行采收。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