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阳光》教学杂谈 篇11

《阳光》教学杂谈 篇11

来源:爱go旅游网

  教材简析

  《送阳光》是第三单元首篇精读课文。这篇记事文讲述了奶奶的腿环了,想见到阳光,而苗苗看到可爱的阳光并用裙子包住阳光准备送给奶奶的事。赞颂了苗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行为和品德。文章选取了生活中的小事,启示学生懂得助人为乐是一种良好的品德,关心他人,做对别人有益的事才是最快乐的。设计理念以“送”为主线,借助读、议、说、演等方式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心灵沟通,从而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受到关爱他人的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认识生字,积累词语。

  2、通过朗读学习,使学生感受到苗苗天真、善良、孝敬老人帮助他人的美好品质,使学生受到教育,学会关心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帮助他人才是最快乐的。

  2、学会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字。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疑课题,确立目标。

  1、直接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送阳光》(板书:阳光)

  2、想想问问,生成问题。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预设:是谁送阳光?送阳光给谁呢?为什么要送阳光呢?阳光如何送呢?送的结果又怎样呢?

  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请大家翻开书,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遇到生字就多读几遍,边读边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老师找四个同学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一边认真听一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教学伊始,以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文,再结合分段、主要内容入手,由表及里,层层深入。然后,学生紧紧围绕课题质疑,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理解感悟文章奠定基础。)

  二、生成问题,启发思路。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想想苗苗为什么要送奶奶阳光呢?哪句能体现奶奶特别想见阳光呢?理解“念叨”一词。

  2、读2、3自然段,了解苗苗记住了奶奶的愿望去寻找阳光,那她找到了吗?是什么样的阳光吸引着苗苗要把阳光送给奶奶?

  3、深入读第2、3自然段。

  (1)了解阳光的灿烂,感受苗苗的孝心。

  ①重点指导学生读好阳光的灿烂:“朝阳照耀着大地,大地淋浴着灿烂的阳光。苗苗坐在草地上,小小的裙子上洒满了阳光。”

  ②让学生通过自由读、指名读、评价再读的形式把这句话的灿烂读出来,进而感受苗苗要送给奶奶的决心。

  (2)了解阳光的可爱,感受苗苗的决心。

  ①开展想象:阳光太美了,在阳光下,小花绽放着笑脸,小树摆动着枝条,你还能看到什么呀?

  ②多好的阳光啊!我要把它带回去,送给奶奶。所以苗苗把阳光紧紧包在裙子里,回家了。

  4、小结。

  (1)自由读第四段。

  体会感悟:

  ①通过朗读感悟苗苗送阳光紧切的心情。

  ②通过朗读体会:从严严实实你看出了什么?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2)有感情地读一读奶奶的话,要读出她的慈祥、爱心、窝心的感情。(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运用读读、议议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本进行无声的对话与有声的交流。一方面凸显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样的阅读教学新理念,一方面通过阅读使学生感悟亲情与爱心,认识世界,发展思维。)

  三、扩展延伸,引导归纳。

  1、创设情境,说一说。

  (1)如果你是苗苗,不是4岁的苗苗,而是7、8岁的苗苗,你还会为奶奶做些什么?

  (2)你为他人做些什么呢?

  2、引导归纳,读一读。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希望同学们用你的爱心去帮助每一个有困难的人:一个人,心里有爱,就会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心里有爱,就会关爱他人,把他人的冷暖放在心上;心里有爱,内心就会永远充满灿烂、明媚的阳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谈一谈,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优秀品德。)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