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规定:停职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停薪留职一般不超过二年,与停工留薪期不同。
法律分析
根据劳动法规定,停职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需要注意的是,停薪留职一般不超过二年,与停工留薪期不同。
拓展延伸
停职留薪的法律规定及适用范围
停职留薪是指在特定情况下,雇主暂时停止雇员工作,但仍支付工资或薪酬的一种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停职留薪的适用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劳动争议、纪律处分、调查等情况。具体停职留薪的时间要求因国家、地区和行业而异,一般来说,停职留薪的期限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确定,通常在数天至数月之间。在决定停职留薪期限时,雇主需要综合考虑公平、合理和法律要求,确保雇员的权益受到保护。停职留薪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维护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平衡,并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结语
停职留薪制度是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特定情况下暂停雇员工作但仍支付工资的一种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停职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但可根据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停职留薪期间,雇员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需要注意的是,停薪留职与停工留薪期不同,一般不超过两年。停职留薪制度的实施有助于维护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平衡,促进劳动关系的稳定与和谐。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