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抢劫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使用轻微暴力或威胁索要财物,未造成轻微伤或危害后果,不视为犯罪。犯抢劫罪最高可判无期或死刑,但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虽然未成年人抢劫处罚较轻,但后果严重,影响终身,社会对有案底者仍存在偏见。
法律分析
一、未成年人犯抢劫罪怎么处理
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此,已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抢劫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不过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使用轻微暴力或者威胁,强行索要其他未成年人随身携带的生活、学习用品或者钱财数量不大,且未造成被害人轻微伤以上或者不敢正常到校学习、生活等危害后果的,不认为是犯罪。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具有前述规定情形的,一般也不认为是犯罪。
二、犯抢劫罪最多判多少年
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综上,抢劫罪最多可以判无期甚至死刑。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犯抢劫罪最严重的,可以判处死刑。虽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抢劫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且也不适用死刑,但是后果依然很严重,可以说一辈子都会抬不起头,毕竟现在的社会上,虽然说不能歧视有案底的人,但实际上很多单位还是不太愿意招录犯过罪的人。
结语
未成年人犯抢劫罪的处理方式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也指出,未成年人使用轻微暴力或威胁,强行索要少量财物且未造成严重伤害的情况,一般不被视为犯罪。而犯抢劫罪的刑罚最高可达无期徒刑甚至死刑。虽然未成年人在犯罪处罚上会得到从轻或减轻,但犯罪行为对其未来产生的影响仍然严重,可能导致长期的社会排斥。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远离犯罪,为他们的未来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六十七条 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抢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